張燁敏, 何雙雙, 史曉巍, 姚翠云, 馬 寧, 李 星
海軍第九〇五醫院1.婦產科;2.檢驗科,上海 200052;3.德宏州隴川縣人民醫院 婦產科,云南 德宏州 678799;4.上海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 精神科,上海 200335;5.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婦產科,上海 20008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常見的代謝系統并發癥之一。我國GDM發病率約為14.8%,GDM對母兒的近遠期影響取決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1]。有研究報道,GDM患者的血糖波動(glycemic variability,GV)明顯高于正常妊娠人群,且妊娠并發癥、胎兒患病風險更高[2]。妊娠早期高水平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為GDM的風險因子[3-4]。本研究旨在探討GDM患者GV與血脂指標的相關性,為分析GDM患者動態血糖與血脂的相互作用機制提供基礎。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91例GDM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診治指南(2014)》[5]中GDM診斷標準;單胎妊娠。排除標準:未接受正規產檢者;合并其他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者;合并肝炎、膽囊炎、膽道結石等可造成血脂異常疾病者;長期服用影響糖類代謝藥物者。通過動態血糖監測系統連續監測患者3 d的血糖情況,計算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MBG)及血糖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根據MBG及SDBG變化將患者分為高血糖波動組(3倍SDBG≥MBG,n=38)與低血糖波動組(3倍SDBG 1.2 治療方法 確診GDM后,兩組患者采用相同治療方案。(1)飲食控制:患者飲食標準為33 kcal/kg,4餐/d。(2)健康教育及運動療法:堅持監測血糖,適當補充鈣鐵鋅及各種維生素,進行輕到中等強度運動。(3)胰島素治療:根據患者血糖情況,給予胰島素泵皮下注射。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及血液生化指標,包括年齡、孕次、產次、孕前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孕周。比較兩組患者血糖、血脂指標,包括SDBG、MBG、糖化血紅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lc)、TG、TC、HDL-C、LDL-C水平。比較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及血液生化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年齡、孕次、產次、孕前BMI及孕周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及血液生化指標比較 2.2 兩組患者血糖、血脂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MBG、HbAlc、TC、HDL-C、LDL-C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高血糖波動組患者SDBG、TG均高于低血糖波動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糖、血脂指標比較 2.3 GV與血脂指標相關性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GDM患者SDBG與TG存在正相關性(r=0.418,P<0.05);GDM患者SDBG與TC、HDL-C、LDL-C均無相關性(P>0.05)。 2.4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比較 兩組患者產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膜早破、羊水異常、脂肪肝、早產、巨大兒、剖宮產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比較/例(百分率/%) GV是指血糖水平在高值與低值間變化的非穩定狀態。正常范圍內的GV在糖代謝的正常生理中起到重要基礎調控作用,超出一定范圍的GV通常與糖耐量異常有關。波動性高血糖可以引起氧化應激反應增強、活性氧自由基產生增加,導致細胞組織結構與功能障礙,可以繼發不同的代謝途徑,導致微血管、大血管病變[7-9]。孕期的波動性高血糖與早產、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剖宮產分娩、巨大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低血糖、肩難產、死胎等不良妊娠結局有關,還會增加兒童糖耐量異常風險[10-12]。高GV預示低血糖風險升高,高、低血糖水平的異常交替會導致組織細胞的氧化損傷[13-14]。SDBG是評估GV的有效指標,可反映短期的日間血糖變異,同時對無癥狀低血糖發生率具有較好的預測效果[15-16]。胰島素抵抗是脂類代謝異常的常見原因。胰島β細胞中TG積聚可以使細胞內脂滴形成,產生細胞毒性反應。TG水平升高可以作為單獨的致病因素,引起胰島素抵抗,使胰島細胞功能異常,進而形成惡性循環,導致代謝紊亂和相關疾病[17-20]。 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血糖波動組患者SDBG、TG均高于低血糖波動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與血糖波動性低的GDM患者比較,血糖波動性高患者血脂中TG水平更高,可能更易出現脂代謝異常,從而繼發圍產期并發癥,增加子代罹患代謝綜合征概率。本研究中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GDM患者SDBG與TG存在正相關性(r=0.418,P<0.05)。這提示,SDBG不僅是評價GV的有效指標,還能間接反映患者脂代謝情況。采用動態血糖監測系統監測GDM患者的血糖變化,可以為預防脂代謝異常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此外,兩組患者各項妊娠結局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在GDM患者的中孕期調控血糖波動幅度,并不影響患者孕期并發癥的發生及新生兒的臨床結局。 綜上所述,孕中期血糖波動高的GDM患者TG水平高于血糖波動低的患者,GDM患者的SDBG與TG水平呈正相關。2 結果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