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茹 蔡立彬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廣東 廣州 510225)
農家書屋是我國的重點文化惠民工程,2005年起部分地區試點,2007年在全國范圍推廣,截至2021年,落地農家書屋58.7萬家,數字農家書屋12.5萬家,總計輸送書冊超過12億。發展農家書屋文化工程,有助于營造農村地區的文化氛圍,推動農村管理數字化,從而實現鄉村振興的大目標。目前,農家書屋的發展大都不盡人意,書屋在各個方面都出現了發展瓶頸,如不能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將會對書屋的持續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本文將廣州市增城區作為研究對象,基于鉆石模型和實地調研,構建農家書屋鉆石模型,具體化分析了解影響書屋發展的因素,以期為農家書屋的建設與發展提供參考。
為梳理鄉村振興背景下農家書屋的實際研究情況,本文圍繞農家書屋定義,農家書屋發展現狀研究,鉆石模型應用研究這3方面的內容,在中國知網進行文獻檢索,并根據檢索結果進行綜述。
農家書屋作為中國特有工程,在國外并沒有得到廣泛深入的研究,在我國政策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到農家書屋的發展,并且投身于農家書屋有關研究中。劉孝文等[1]、袁旭等[2]指出,農家書屋有一定數量的報紙、書本,或電子數字讀物,在實質上與大型圖書館有著較大區別,從面積和藏書量來看,是遠遠小于圖書館的存在。在如何定義問題上,學術界展開了廣泛深入的討論:農家書屋是一種帶有公益性的,由政府主導的文化場所[3],實際上是設立于廣大農村地區,服務于農民群眾的一種“圖書館”,包含的“圖書空間”有農家書屋、社區圖書室、鄉鎮圖書館、基層圖書館[4],也是農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主陣地[5]。綜上,農家書屋是農村地區特有的“小型圖書館”,具有一定數量的報紙、書本,或電子數字讀物的由政府主導的公益性文化場所,并包括農村地區的各級圖書館。
從國家層面來看,農家書屋屬于鄉村文化振興戰略范疇。王寧[6]認為,鄉風文明建設是黨和國家工作的目標和要求,無論何時,搞好鄉村文化建設一直是黨和國家的重點工作。從社會層面來看,農家書屋是維護社會公平,縮小城鄉差距的體現。為了更好地推進書屋建設,全國各地的農家書屋充分利用改造行政村中的已建房屋,如吉林省和甘肅省將書屋建在供銷合作社、小賣鋪等消費性場所中;湖南省和河北省將書屋建在中小學或技校中;甚至還有其他省市將書屋建在農民家中或家族祠堂中[7]。從農民個人層面來看,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很多地區的農民群眾對農家書屋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如陶愛蘭等[8]探討了寧夏地區農家書屋的建設現狀發現,95%的村民知曉農家書屋的存在,93%的村民肯定農家書屋建設的必要性,因為書屋,其讀書積極性得以點燃,文化生活習慣得以改善,社會主義公民的文化權益得以享受。
近年來,鉆石模型得到學者廣泛應用,如張春香[9]對鉆石模型進行修正,并將河南、陜西、湖北3個省份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旅游生產、需求、支持性產業等要素分析;韓振興等[10]使用鉆石模型對陜西省特色農產品產業集群的發展進行集中化程度研究和競爭力評價研究,得到推進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的具體化對策;胡翔等[11]運用鉆石模型解釋生態核心區縣域經濟的發展的影響因素,強調政府、機會2個要素的重要性,并改造鉆石模型,對縣區經濟的發展階段進行了動態探討;羅穎等[12]視角新穎,從法律角度入手,基于鉆石模型分析我國新修訂的《森林法》對我國木材加工業以及其國際競爭力的具體影響,并于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在使用鉆石模型研究圖書館方面,荊玲玲等[13]將鉆石模型與數字圖書館相結合,并引入協同理論,提出數字圖書館動態發展的鉆石模型,嘗試提出解決方案。
綜上所述,我國學者對農家書屋的總體關注度逐步提升,但是書屋的競爭力方面鮮有人關注,基于此,本文將波特的“鉆石模型”作為研究基礎,用于農家書屋的發展競爭力分析,構建出一個新的農家書屋鉆石模型,綜合分析農家書屋發展的優劣勢,為書屋進一步的發展提供參考。
鉆石模型是著名的美國戰略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的,此模型從6個方面分析某種產業或行業的競爭力,包括要素條件、需求條件、相關產業與支持產業、企業戰略和組織結構與競爭狀態、政府、機遇;前4個為基本要素,后2個為輔助要素,當這6種要素整合在一起時,會對產業或行業的競爭力起到決定性作用,形成一個形似鉆石的模型體系,如圖1所示。現將鉆石模型應用到我國農家書屋中,分析其發展競爭力。

圖1 波特鉆石模型
從研究目的出發,鉆石模型是為評價某種產業或行業的競爭力而誕生的一種有規律可循的且為學術界所公認的方法,而本文是探究農家書屋的發展競爭力,兩者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鉆石模型共有2種要素,屬于微觀層面的基本要素和屬于宏觀層面的輔助要素,農家書屋與之相似之處是,也極大程度上受到政府與機遇的雙重影響。另外,在鉆石模型中,需求條件、要素條件、相關產業與支持產業、組織結構和競爭狀態都有緊密聯系,處于同一分析框架中,可以從6個不同角度出發,分析農家書屋競爭的優勢劣勢,為找到農家書屋發展最優道路,以及從頂層設計切入為指導書屋的各項規劃的調整提供了科學方法。
由于我國農家書屋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且屬于公益性的服務場所,市場對書屋的作用微乎其微,政府對書屋的作用屬于決定性作用。因此,對鉆石模型進行修改,將政府作為突出要素,機遇作為輔助要素,忽視市場的作用。另外,書屋與企業并不相同,將“企業戰略”改為“書屋戰略”,刪除“競爭狀態”,更為貼合研究實際,見圖2。

圖2 農家書屋鉆石模型
要素條件是指某種產物在產出時所需的各種投入,針對書屋來說,包括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天然資源以及知識資源。
以廣州市增城區為例。廣州市增城區農家書屋的基礎設施配置較為完備,書籍種類多樣,藏書數量最少的近1000冊,最多的達到15萬冊。部分模范書屋內統一配置了少兒閱覽區、成人閱覽區、電子閱覽區、交流服務區、書畫展覽區等功能區域,其中少兒閱覽區是使用頻率最高的閱讀區域。另外,書屋會經常性開展文藝演出、藝術展覽、免費電影等文化活動,引導村民建立閱讀興趣,陶冶情操。
目前,書屋的人力資源多為臨時調配,不具備完備的圖書館學學科知識,雖然在上崗前經過了統一培訓,但由于培訓時間短,人員流動性大,受教育程度相對不高,工作經驗缺乏等問題,直接影響到書屋的服務質量。另外,根據國家圖書館服務規范,每10000~25000人需配備1名工作人員,根據實地調研,多數書屋的員工總數未達到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市增城區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天然旅游資源,很多書屋依青山綠水而建,風景秀麗,有的甚至處于國家級旅游景區旁。相對而言,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人們看書的欲望,優美的環境更有利于人們陶冶情操。
3.2.1 需求量大
文化需求量與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根據發展經驗,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人民對文化的需求度將會明顯提升。隨著我國農村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文化生活的豐富和精神層次的享受,農家書屋自然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增城區位于廣州市市轄區內,常駐人口達到了150萬,有6個街道和7個鎮,共284個行政村。如果每個村都能建成屬于自己的書屋,廣州市增城區將建設297個書屋,但通過調研發現,書屋的數量以及質量顯然不能滿足農民的需要,甚至有個別書屋只是為了應付檢查掛牌,實際上只是個空架子。
3.2.2 需求具有多樣性
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不同學歷的人,對于書屋服務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尤其對于農村的留守兒童而言,農家書屋就是其知識的樂園,培養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就是在為國家的發展增磚添瓦。
3.2.3 需求具有動態性
群眾對于書屋的需求是具有動態性的,不是一成不變的,農家書屋的服務應當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呼應,從書籍類別到經營模式都將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
農家書屋是一種新興的公益性文化工程,發展農家書屋能夠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從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但是,書屋廣泛存在自主經營能力不足的缺陷,影響到其自身發展。牽一發而動全身,相關產業與支撐產業的生產力提升會帶動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增城區十分注重發展教育文化產業,政府為教育產業注入大量資金,書屋就有了資金購置書籍、桌椅板凳、電子設備等;信息產業的急速發展,也為書屋升級更新提供載體。
農家書屋的發展戰略以及內部的組織結構對未來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廣州市增城區農家書屋的發展戰略充分體現推動全民閱讀,為社會主義文明建設開通窗口的作用,書屋建設緊緊圍繞廣州“圖書館之城”的建設目標,推動文化服務覆蓋鄉村,把加強人才引流,加強業務水平作為發力點,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始終將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作為發展方向,不斷豐富館藏,舉辦多項閱讀活動,提高書屋資源利用效率,著力打造集閱讀書籍,外借書本,交流知識,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農家書屋,激發農民閱讀興趣,幫助農民培養閱讀習慣。其中,書籍外借目前只有鄉鎮一級的圖書館開始實行,還有村級書屋處于建設階段。
廣州市增城區農家書屋的組織結構較為簡單,是由增城區圖書館統一領導,書屋內部包含幾個主要活動區域,如少兒閱覽區、成人閱覽區、電子閱覽區、文化活動區、書畫展覽區等。書屋多臨近黨群服務中心而建,工作人員多為基層政府工作人員兼職管理,職工學歷多為大專及以上,另外,書屋還會定期招募中小學學生作為志愿者對書籍進行系統整理。
廣州市增城區政府在推進農家書屋發展進程中一直發揮著中流砥柱的力量,通過建設書屋將精良的書籍與服務擴展至下層鄉村地區,滿足農民群眾的文化閱讀需求。自2016年起,始終將建設作為重點,積極探索出一條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新道路。在鉆石模型中,要素條件,需求條件,相關產業與支撐產業,書屋戰略和組織結構4個方面都受到來自政府的直接影響,政府也通過控制這4個要素來完成對書屋間接影響。在要素條件方面,增城區政府落實國家和廣東省、廣州市的政策法規精神,按照部署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規劃方案,包括《增城區公共圖書館建設規劃(2015—2020)》《增城區公共圖書館區域總館建設試點和組街道分館專業化改造試點方案》《增城區公共圖書館區域總館建設試點和鎮、街道分館專業化改造試點方案》等,明確了區、鎮(街)、村(社區)3級架構的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建立了定期通報機制,以實際行動推進圖書館文化服務建設。在需求條件方面,廣州市增城區委與增城圖書館攜手舉辦一系列文化活動,引導群眾關注閱讀,增加農家書屋需求。在相關產業與支撐產業方面,增城政府積極引導文化產業發展,形成文化產業鏈,為農家書屋的發展提供助力。在書屋戰略、組織結構方面,政府加強對書屋的監管,引導書屋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完善組織結構。
對于農家書屋來說,最好的機遇就是國家政策的支持,與上文所提到的政府作為息息相關。2019年2月,中共中央宣傳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農家書屋深化改革創新提升服務效能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推動農家書屋提質增效,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出臺,國家將鄉村文化振興提升到了重要位置,在政策的引導下,農家書屋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眾多有利條件帶動了農家書屋的繁榮,然而從鉆石模型的剖析中可以看出,農家書屋還有問題丞待解決。在發揚書屋專長要素的同時,還應竭力解決這些問題,讓農家書屋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4.2.1 針對人力資源不足問題
可以加強員工培訓,開展圖書采集、分編、上架、借閱等業務能力培訓,提高員工專業度,充分發揮農家書屋的服務效能,實現書屋專業化管理,把書屋的培訓與增城圖書館對接,讓書屋管理員與專業圖書管理員集中培訓,相互借鑒管理經驗,并統一頒發結業證書。另外,還可以開啟招聘渠道,引進素質人才,緩解專業人才緊缺的問題。
4.2.2 針對書屋數量不足的問題
要加緊推進書屋建設,推進公共圖書館與農家書屋融合發展,將優秀文化更多延伸至基層,滿足基層群眾的需求,構建布局合理,發展均衡,覆蓋面廣泛的書屋服務網絡。同時,還要因地制宜、因需而建,以群眾為導向,與當地資源相結合,突出地方特色,努力建造模范型書屋。
4.2.3 針對藏書不能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問題
要加大書籍購買量,豐富藏書種類,尤其兒童書籍,優先滿足留守兒童的需要;成人讀者,力求全面收藏,確保結合實情,服務農民;可以推行“流動書屋”進農村活動,讓圖書資源“動起來、活起來”,以流動的形式來提高藏書量,既節約了資源,又促進了書屋更新換代,可以更好地滿足農民群眾多樣化的需求。
4.2.4 針對基層借閱系統不完善問題
應盡量改善書屋配置,將中央財政撥付的農家書屋經費,與地方配套經費統籌使用,幫助書屋引進電子設備,推進數字化閱讀,順應數字化時代潮流。有了設備就可以引進省圖書館的電子圖書資源,免費向農民群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