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珍,高 超,楊學娟,朱瑞芳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山西 030001
中醫認為呃逆是以氣逆上沖,喉間呃逆聲短而頻,無法自制為特征的一種病證[1]。現代醫學認為呃逆主要是膈肌痙攣所引起,若持續發作時間長于24 h 則稱為頑固性呃逆[2]。惡性腫瘤病人臨床常采用放化療治療,但不可避免地要產生某些副作用,據資料證實惡性腫瘤病人放化療后發生頑固性呃逆的可能性高達2%[3]。頑固性呃逆病情反復、時間持續,嚴重影響病人的睡眠、飲食、精神,使病人的生活質量下降,不能很好地繼續配合放化療的正常進行[4]。目前,西醫在臨床上對于頑固性呃逆的治療主要為鎮靜解痙藥、抑制胃酸治療、手術阻滯膈肌神經等,副作用明顯,效果較差[2]。中醫對于頑固性呃逆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腕踝針療法是一種皮下針刺療法,操作方便,簡單易學,可疏通經絡,調和臟腑功能[5]。腕踝針療法對軟組織損傷、腱鞘炎等引起的疼痛和呃逆、惡心嘔吐等癥狀有較好的療效。經過多年臨床實踐,腕踝針在各市、各區及醫療機構進行推廣,為常見疾病的治療提供了簡、便、廉、驗的治療方法。對于惡性腫瘤頑固性呃逆的治療,本研究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用腕踝針聯合胃復安治療,臨床療效顯著,病人滿意度高,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2 年4 月—2023 年8 月于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腫瘤科放化療后頑固性呃逆病人為研究對象。診斷標準:頑固性呃逆以呃逆持續時間超過24 h 以上,呃聲或高或低,能夠自行停頓30~60 min 后復起,重者不間隙,晝夜不止,出現打嗝聲頻發的情況。納入標準:1)符合診斷標準,病情穩定,意識清楚,經CT、磁共振成像、B 超、腫瘤標記物術后病理確診為惡性腫瘤;2)年齡25~75 歲,不限性別;3)生命體征平穩,主動接受治療;4)預期存活時間超過6 個月;5)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確認。排除標準:1)頑固性呃逆是由于消化道出血或其他消化道系統疾病引起;2)頑固性呃逆是由于中樞器質性病變引起;3)電解質紊亂引起的頑固性呃逆,如低血鈉、低血鉀、低血鈣等;4)病人合并高熱、癲癇等意識障礙,病情處于不穩定期;5)懷孕或哺乳期的病人;6)拒絕針刺治療或暈針。根據前期的預試驗結果,代入樣本計算公式,設定α=0.05,計算得知干預組和對照組各納入27 例,考慮10%的脫失率,最終共納入60 例病人,隨機分成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干預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59.93±6.79)歲;肝癌14 例,胃癌10 例,腸癌6 例。對照組男16 例,女14 例;年齡(60.86±6.75)歲;肝癌13 例,胃癌10 例,腸癌7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過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編號:〔2021〕倫審字(013)號。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治療和胃復安肌內注射治療。常規護理治療包括:1)生活起居護理,病室環境清潔、舒適、安靜,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2)飲食護理,飲食上宜清淡、富有營養、葷素搭配、易消化;3)運動護理,病人應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凡能下床活動的病人每天都應保持適度的活動與鍛煉;4)情志護理,加強情志護理,疏導不良心理,使病人能安心治療,積極配合;5)嚴密觀察病人生命體征,觀察病人病情變化。給予胃復安20 mg 肌內注射治療,每日1 次。
1.2.2 干預組
在常規護理治療基礎上給予腕踝針聯合胃復安治療。1)腕踝針治療針具選用規格0.30 mm×25.00 mm的華佗牌針灸針,進針部位選擇雙側上1、上2[5],針尖朝心臟方向,操作前用75%乙醇消毒穿刺部位,與皮膚呈30°,刺入皮下后再平行進針,以局部無酸麻脹痛感為宜,留針6~8 h,1 d 1 次;2)肌注胃復安20 mg,每日1 次。
觀察時間為7 d(1 個療程),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呃逆癥狀消失即可停止治療,若觀察第2 天,病人再次出現打嗝現象,則重復上述處理。
1.3.1 治療起效時間
在治療期間,由護理人員參考呃逆頻率觀察表,記錄病人治療前和治療期間每天呃逆次數和頻率,將病人從開始接受治療到呃逆癥狀減輕(發作頻率降低或者發作次數減少)的時間(h)計為起效時間。無呃逆為正常;每小時<5 次,且病人能耐受,不影響進食為輕度;每小時6~10 次,或每小時5 次,但病人難以耐受,影響進食為中度;每小時>10 次,或每小時<10 次,但不能進食為重度。
1.3.2 治療有效率
在1 個療程治療結束后,觀察比較兩組病人的治療有效率。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相關內容擬定。在1 個療程治療過程中癥狀消失,隨訪1 周不復發者為痊愈;在1 個療程治療結束后癥狀減輕(包括呃逆次數減少或發作頻率降低),但未完全消失,或者在癥狀消失后,隨訪1 周內有復發者為有效;在1 個療程結束后并沒有明顯好轉,甚至有加重情況發生為無效[7]。總有效率=(痊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3 生活質量
在治療前和治療周期結束后,使用《最新消化系統疾病臨床診斷實用技術手冊》[6]評價兩組精神狀態、飲食狀態、睡眠狀態。精神狀態、飲食狀態、睡眠狀態評分參照制定。精神狀態分為很差、較差、有影響但時好時差、精神尚好、精神正常,分別計1、2、3、4、5 分;食欲狀態分為幾乎不能進食、食量<正常的1/2、食量為正常的1/2、食量略少、食量正常,分別計1、2、3、4、5 分;睡眠狀態分為難入眠、睡眠很差、睡眠差、睡眠略差、大致正常,分別計1、2、3、4、5 分。
1.3.4 病人滿意度
1 個療程結束后,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量表對病人進行測評,滿分為100 分,分數越高表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越高,≥90 分表示很滿意,60~<90 分表示滿意,<60 分表示不滿意,總滿意度=(很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1.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以例數、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起效時間為(1.92±1.53)h,明顯早于對照組[(3.13±1.63)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起效時間比較(±s)單位:h
表1 兩組起效時間比較(±s)單位:h
注:t=-2.945,P=0.005。
組別干預組對照組例數30 30起效時間1.92±1.53 3.13±1.63
干預后,干預組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7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
干預前,兩組精神狀態、睡眠狀態及飲食狀態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精神狀態、睡眠狀態及飲食狀態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精神狀態、睡眠狀態及飲食狀態評分比較(±s)單位:分
表3 兩組干預前后精神狀態、睡眠狀態及飲食狀態評分比較(±s)單位:分
時間治療前例數30 30治療后組別干預組對照組t 值P干預組對照組t 值P 30 30精神狀態2.13±0.62 2.06±0.58 0.426 0.670 3.80±1.06 3.26±0.86 7.791<0.001睡眠狀態2.03±0.61 2.03±0.66 0.000 1.000 3.63±0.99 3.16±0.87 6.817<0.001飲食狀態1.93±0.69 2.00±0.64 0.387 0.700 3.86±1.07 3.13±0.81 8.709<0.001
干預后,干預組總滿意度(96.67%)高于對照組(7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病人滿意度比較
近年來,惡性腫瘤發生的風險持續上升,已成為當前嚴重威脅人們生活質量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公共安全問題[8-9],針對惡性腫瘤,放化療仍是臨床上治療的最主要方法,但同時也引發一系列副作用[10],其中,約2%的惡性腫瘤病人在放化療結束后會出現頑固性呃逆,對病人的飲食起居造成嚴重影響,使病人的生活質量下降。西醫認為惡性腫瘤放化療后出現頑固性打嗝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1)惡性腫瘤放化療后直接刺激迷走神經,使其張力增高,使膈肌發生痙攣;2)惡性腫瘤放化療后壞死產物的不良反應;3)病人因長期受疾病折磨而出現精神應激反應[11]。《景岳全書·雜癥漠·呃逆》認為,打嗝是由于胃氣上逆,而惡性腫瘤本來就是正氣虧虛,放化療使人體正氣進一步虧損,脾胃受損,脾氣不升,胃氣不降,最后氣逆動膈成了呃逆[12]。目前,西醫治療多采用鎮靜劑、促胃動力藥等進行治療,但療效不佳,不良反應較大[13],而中醫學積累了豐富的呃逆經驗,治療手段豐富多樣,得到了臨床認可[14-15]。本研究采用腕踝針治療惡性腫瘤放化療后頑固性呃逆。腕踝針的治療機理和經絡學密切相關,絡脈之氣散布于皮膚的部位為皮部,是十二個經脈作用活動表達在人體表的重要部位,與經脈及氣血密相關系。《素問·皮部論》提及:皮部是絡脈分屬在皮膚的部位。病邪之氣侵犯皮膚時,汗孔舒張,邪氣則順著汗孔侵入絡脈,再從絡脈侵犯經脈,最后邪氣到達腑臟,所以刺激皮部可調節全身的氣血,從而對人體各處的疾病進行治療。腕踝針在身體兩側的6 個縱區是按照疾病表現的部位進行歸納的,在腕部和踝部各設有6 個進針點,凡是腕踝針的進針點都在腕踝關節附近,相當于本部與根部分布的經絡穴位,所以可以治療全身各部的疾病[16]。腕踝針具有操作簡便、易懂易學、方便、價廉、療效確切、見效快、病人針刺時感覺不明顯等特點[15]。腕踝針不同于傳統的針灸,操作時針是送至皮下組織,不要求得氣。本研究中,干預組方法簡單、有效且快速,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可以改善病人的精神、進食和睡眠狀態,疏通經絡、扶正祛邪。由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未來需擴充樣本量,增加不同類型的干預,為此法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提供實踐依據。
綜上所述,采用腕踝針聯合胃復安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惡性腫瘤病人頑固性呃逆癥狀,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