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高校學業評價》
作者:劉永鳳,袁頂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5-1927-3
出版時間:2021 年1 月
定價:31.8 元
高校學生學業評價是高校學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環,高質量的高校學生學業評價實施對學生和教師雙方皆有積極作用,既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也可以促進教師的教學。由劉永鳳、袁頂國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校學業評價》一書,秉持學業評價是教育評價系統的基石,學業評價的重心在于過程評價,以過程評價為重心的學業評價必須將教師評價作為專業評價的理念,從高校學業評價的歷史、內涵、評價主體、目的與標準、類型、方法、質量鑒定、偏差與糾正等方面對高校學業評價進行了探究。全書論述系統全面,為讀者和研究者提供了詳實的、可資借鑒的經驗,對改善高校學生學業評價具有啟發和借鑒意義。筆者基于2018 年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基于智慧校園的應用型高校學業預警模型研究》(2018SJA1268)的研究結合該書對高校學生學業評價實施的意義及改善策略進行探究。
一、高校學生學業評價實施的意義。高校學生學業評價是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質量地完成高校學生學業評價,能使整個教學活動處于良性循環運轉狀態。教育活動涉及的直接主體便是學生和教師,高校學生學業評價亦然。一方面,高校學生學業評價實施有利于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效果。學生在學習了一部分知識內容后,通過學業評價可以在自我檢驗和教師評價中明確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查漏補缺,有利于學生夯實目前所學知識和對后續知識的繼續學習。另一方面,高校學生學業評價實施有利于教師改進教學。教師通過學生的學業評價可以了解學生對于哪部分知識內容掌握程度比較好和哪部分知識的掌握比較欠缺和薄弱;還可對自我教學進行檢驗,檢驗自己在教學設計中出彩和欠缺的地方,檢驗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的教學設計部分,檢驗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和參與度與互動性不高的教學設計部分。由此在后續教學中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高校學生學業評價實施的改善策略。高校學生學業評價對教學相長具有積極作用,探究高校學生學業評價實施的改善策略有利于學生和教師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以往的高校學生學業評價以期末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注重結果性評價,忽視過程性評價。如此,部分學生在期末考試前突擊復習,在課堂學習中不認真、不鉆研,不利于學生循序漸進和全面透徹地掌握知識。因此,高校必須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在平常的課程教學中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了解到自己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督促學生的日常學習。過程性評價還應該注重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不能以分數作為唯一評價標準,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學習。
注重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的結合。傳統的高校學生學業評價以教師為主要評價主體,忽視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改善高校學生學業評價,應將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進行結合,更好地促進評價體系的完善。教師對于知識的了解具有極強的深度性和專業性,應該將教師評價作為學生學業評價的主體,給學生學習給予反饋和提出建議。學生自評對于學生學業評價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古人常言“吾日三省吾身”,學生對自我本質有著最為透徹和深刻的了解,其在自我評價中不僅可以從學業知識內容方面對自我作出評價,而且可以從自我狀態和學習習慣等方面對自我作出評價,為往后學習和生活的自我改進提供支撐。學生互評同樣對于學生學業評價至關重要。學生是同齡人,發展特點和認知具有相似之處,學生互評有助于取長補短,互相規避錯誤、借鑒優點。
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化評價。每個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獨立個體,往常的學生學業評價以學校和教師的評判標準為主,以學生的分數成績作為唯一標準,忽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改善高校學生學業評價,要注意對學生的個性化評價,尊重學生發展的獨特性,發現和挖掘學生的潛在特質。一方面,教師在進行評價時可以對學生期末成績及其學習過程進行綜合性評價,如評價學生觀察力、表達力等能力的提升,以鼓勵教育促進學生進行遷移學習。另一方面,教師在日常布置作業時應體現作業形式的多樣化和內容的多元化,不以筆試、論文作為唯一形式,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和擅長的方式展示學習內容和學習效果,如漫畫、音樂、話劇等形式。教師需在個性化評價中多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對高校學生學業評價進行改善,對于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和教育發展都有積極作用?!陡咝W業評價》所秉持的理念和研究的角度對改善高校學業評價有借鑒價值,可以為本文研究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