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丹
(吉林省延邊腦科醫院神經內科,吉林 延邊,133000)
腦梗死病情危重、復雜多變,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恢復良好的患者中也有約1/2 的患者由于并發癥而影響生存質量[1]。隨著醫學技術的提高,當前腦梗死患者的預后有了明顯改善,但是在臨床診治與護理中只注重考量患者的生存期,很少照顧到患者的負性情緒,也無法持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2]。現代優質護理要求各級護理人員以最大的責任心,一切從實際出發,用現代護理管理方法建立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滿足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需求,從而持續提高護理質量[3]。零缺陷護理管理屬于優質護理范疇,是指以提供給患者百分百的優質服務為工作目標,針對缺陷高發環節進行針對性護理,嚴格按照護理流程進行護理,能相對杜絕資源浪費及護理延遲等現象的發生,減少甚至消除護理隱患,從而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護理服務質量[4-5]。本研究探討與分析了零缺陷護理管理理念聯合細節干預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以促進改善患者的預后。現報道如下。
選擇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吉林省延邊腦科醫院收治的96 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1:1 抽簽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48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見表1。所有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吉林省延邊腦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s)/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s)/n]
組別 例數 性別(男/女) 腦梗死直徑(mm) 年齡(歲) 身體質量指數(kg/m2)發病位置(左側/右側)受教育年限(年)試驗組 48 26/22 4.10±0.21 56.22±4.29 23.19±2.48 26/22 15.58±1.10對照組 48 24/24 4.07±0.15 56.09±5.82 23.00±3.19 25/23 15.87±0.98 t/χ2 0.167 0.211 0.125 0.326 0.042 1.364 P 0.683 0.893 0.901 0.745 0.838 0.176
納入標準:①單側發病;②年齡40~75 歲;③符合腦梗死的診斷標準;④順利完成急診治療,處于病情穩定期。
排除標準:①精神心理障礙者;②合并有腫瘤者;③合并血液性疾病者;④合并傳染性疾病者;⑤妊娠與哺乳期婦女。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指導患者或患者家屬進行自我護理,責任護理人員定期進行隨訪,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并指導進行健康宣教、飲食調節、環境護理等。
試驗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零缺陷護理管理理念聯合細節干預護理。(1)成立零缺陷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由1 名主治醫師、1 名護士長和3 名護理人員組成,護士長為組長,所有小組成員都系統學習了腦梗死治療相關知識和護理方法、零缺陷護理管理理念聯合細節干預護理的方法和具體實踐方法等。(2)結合護理實際的不足和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根據醫院的實際狀況制作護理缺陷報告單。護理小組成員需要針對缺陷護理具體的發生過程進行全面的分析和闡述,并且針對相關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加強環節質量控制,保證護理管理者和各級護理人員對護理質量管理更加明確,注重質量控制,重視質量改進。(3)護理方案制訂。以現有的護理標準及常規為依據,充分了解患者及其家屬的需求之后,將研究報道、專家指導與醫生建議相結合制訂出護理計劃,為每一位患者制訂符合自身情況的細節護理方案,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多次更改、補充。并且積極采取不同的溝通、宣教方式,保持良好的社會互動,提高患者的自信心。(4)積極向患者介紹負性情緒的有害性,幫助患者解除顧慮、消除對疾病的恐懼,提高患者的自信心與遵醫依從性。對護理質量控制檢查存在的共性問題與個性問題利用小組會議反饋給科室,要求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并積極進行監督,實行獎罰措施,保持護理質量管理。
兩組均護理1 個月。
①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出血、靜脈血栓、尿潴留、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出血+靜脈血栓+尿潴留+感染)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情緒狀態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焦慮、抑郁狀態變化,分數越高,焦慮、抑郁癥狀越嚴重。③比較兩組生存質量。選擇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100)進行評定,主要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生理狀態、環境狀態、獨立狀態、情緒狀態及社會關系等,評分0~50 分,分數越高,生存質量越佳。④比較兩組Barthel 指數。采用Barthel 指數評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總分0~100 分,分數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關。
應用SPSS 25.0 統計軟件分析研究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SAS 評分與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AS 評分與SDS 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試驗組SAS 評分和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SAS 評分與SDS 評分比較 (±s,分)
表2 兩組SAS 評分與SDS 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 SAS 評分 t P SDS 評分 t P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試驗組 48 53.42±1.85 40.28±2.14 26.177 <0.001 55.33±1.47 40.17±1.74 28.117 <0.001對照組 48 53.10±2.16 46.39±3.17 13.444 <0.001 55.13±2.14 47.02±2.11 15.582 <0.001 t 0.780 11.068 0.534 17.353 P 0.438 <0.001 0.595 <0.001
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n(%)]
護理前,兩組Barthel 指數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Barthel 指數評分顯著高于護理前,且試驗組Barthel 指數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Barthel 指數評分比較 (±s,分)
表4 兩組Barthel 指數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 t P試驗組 48 43.57±2.57 78.58±2.34 41.559 <0.001對照組 48 43.69±3.10 65.18±2.68 19.477 <0.001 t 0.206 26.094 P 0.837 <0.001
護理后,試驗組心理狀態、生理狀態、環境狀態、獨立狀態、情緒狀態、社會關系等生存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s,分)
表5 兩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 心理狀態 生理狀態 環境狀態 獨立狀態 情緒狀態 社會關系試驗組 48 34.22±3.29 36.29±1.59 34.88±2.19 35.22±2.84 36.28±2.47 36.29±2.42對照組 48 26.49±3.32 31.84±3.11 28.40±3.84 30.99±3.48 31.77±3.22 30.87±3.22 t 11.458 8.827 10.156 6.524 7.699 9.322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腦梗死為臨床上比較危重的疾病,采用積極的對癥治療雖然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是存活患者依然伴隨著較多的并發癥,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存質量[6-7]。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SAS 評分與SDS 評分均低于護理前,試驗組SAS 評分、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零缺陷護理管理理念聯合細節干預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緩解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從機制上分析,零缺陷護理可讓患者及家屬真正了解掌握整個護理過程,規避護理缺陷,充分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護理質量[8-9]。零缺陷護理管理理念聯合細節干預能改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使患者心情舒暢,更樂于敞開心扉,糾正不良情緒,樹立治療信心[10-11]。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如何提高腦梗死患者的護理效果,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意義重大[12-13]。零缺陷護理管理理念聯合細節干預在護理程序的各個環節及細節的銜接方面較常規護理更加細致,可提高護理質量,讓患者感受到更加全面系統且具有針對性的護理[14]。零缺陷護理管理理念強調護理人員在進行基礎護理操作時要體現出人性化,通過健全護理規章制度,讓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感受到舒適性,保證護理操作規范化,促進改善患者預后[15]。特別是腦梗死患者的護理不應該只是被常規護理及輔助治療效果所局限,對患者預后的評估也包括心理狀態、情緒狀態及生存質量等,尤其是有必要分析患者的生存質量狀況[16-17]。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Barthel 指數評分顯著高于護理前,且試驗組Barthel 指數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心理狀態、生理狀態、環境狀態、獨立狀態、情緒狀態、社會關系等生存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零缺陷護理管理理念聯合細節干預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從機制上分析,零缺陷護理管理理念聯合細節干預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讓患者與家屬積極配合行為鍛煉,提高遵醫依從性,從而延緩或阻止病情發展[18]。零缺陷護理管理理念聯合細節干預也可通過科學的方法分析護理流程中的每個缺陷環節,尋找到影響護理質量的潛在危險因素,從而制訂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持續改善患者預后[19-20]。由于經費問題與人力資源問題,本研究沒有建立起更加成熟的零缺陷護理管理理念聯合細節干預體系,調查例數相對較少,沒有對患者的預后改善機制進行探討分析,將在后續研究中分析。
綜上所述,零缺陷護理管理理念聯合細節干預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緩解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還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