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珍珍
(赤峰市醫院重癥醫學科,內蒙古 赤峰市,024000)
重癥急性胰腺炎發病原因包含暴飲暴食、酗酒、膽道疾病等,是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癥,由多種因素造成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伴隨器官衰竭、局部并發癥,易發生胰腺組織的出血、壞死、自身消化、水腫等炎性反應[1]。重癥急性胰腺炎臨床癥狀表現為發熱、惡心、嘔吐等,且通常起病急驟、病情兇險,疾病發展迅速、并發癥多。目前,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2]。常規護理方式干預雖然能對患者的病情和癥狀起到一定緩解作用,但是整體上取得的遠期預后和療效等并不太理想,所以亟需尋求一種科學、合理的、更適合于疾病護理干預的重癥胰腺炎患者護理對策。針對性護理是一種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所衍生出的新型護理干預方式,以患者為中心,重視每個患者的疾病干預,能夠提供極具個性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策,按照患者實際的病情特點和各方面情況等,實施單一化、個性式的護理,以此加強對患者疾病預后的改善,同時對其生活質量的提升作用明顯[3]。因此,本研究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方式用于重癥胰腺炎患者,獲得較好的效果,現匯報如下。
選取2021 年12 月—2022 年12 月赤峰市醫院收治的100 例重癥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27例;年齡25~66 歲,平均年齡(41.77±1.44)歲;病程1~4 d,平均病程(2.67±0.13)d。觀察組男20 例,女30 例;年齡24~65 歲,平均年齡(41.70±1.43)歲;病程1~4 d,平均病程(2.70±0.15)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赤峰市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重癥胰腺炎診斷標準[4]者;②意識清楚、行為自主者;③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腫大、滲出及壞死者;④出現膿腫、壞死等局部并發癥者;⑤血、尿或腹水淀粉酶升高者;⑥無其他疾病對本研究產生干擾者。
排除標準:①腸梗阻和急性腸炎者;②伴隨消化性潰瘍穿孔者;③心肌梗死或腦梗死者;④伴隨肝、腎、心腦血管等系統疾病者;⑤因各種原因無法配合治療者;⑥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史者;⑦臨床資料不全者。
選擇日機裝Aquarius 機器、管道,150~250 mL/min 血流量、30~60 mL/(h·kg)置換液流量 、超濾量2 000~4 500 mL/d。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模式持續治療時間≥11 h/次,并按照患者實際病情治療3~5 d。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①密切觀察患者皮膚黏膜是否發生滲血,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當有感染或出血等發生時,告知醫生及時遵醫囑處理;②定時檢查管路是否發生扭曲、牽扯等;③使患者了解床旁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關鍵性,以此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和依從性。
觀察組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①監測腹內壓。通常情況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腹內壓升高時需開展床旁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將對腹內壓測量造成影響,限制患者體位。因此,為了可以實現對患者腹內壓的精準測量,需要將其頭部抬高30 °~45 °,應用無菌測壓管接頭監測腹內壓。若患者有腹內壓高壓警報,完成測量后恢復體位,保證床旁血液凈化治療的連續性,最大程度上減少治療中斷情況。②液體管理。加強對患者血漿輸入量和脫水量的動態監測,實施輸液泵持續勻速輸注,保證出入量平衡。同時要避免液體潴留的發生,對脫水量、廢液量以及透析液量、置換液量等實施嚴格準確、真實地記錄。③抗凝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觀察是否存在凝血塊,嚴密監測濾器凝血情況,詳細記錄過濾器數值,若超出250 mm Hg(1 mm Hg≈0.133 kPa),注意警惕濾器凝血的出現。當發生濾器凝血時即刻更換濾器,重新上機。④管路護理。護理人員做好對濾器壓力的定時檢查,若發生壓力異常,及時調整體位。此外,還要預防意外拔管情況發生,定時對各管路是否暢通等進行檢查。⑤低血壓預防。對血壓動態變化進行監測,遵醫囑對發生血壓下降等情況的患者補充膠體。
①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對生活質量進行評估,主要包含26 個項目,社會、軀體、環境、心理4 個維度,每個維度滿分均為40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5]。
②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包含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落實是否滿意、對護理效果是否滿意等,分為不滿意、一般滿意和非常滿意,10 小項共100分,80~100 分為非常滿意,60~79 分為一般滿意,0~59 分為不滿意[6]。共發放問卷100 份,回收100 份。總滿意度=(一般滿意+非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③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腹腔高壓、感染及高熱等[7]。并發癥總發生率=(腹腔高壓+感染+高熱)例數/總例數×100%。
④比較兩組血清降鈣素原(PCT)及炎性因子水平。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按照1 000 r/min 速度進行離心,取上清液于-20 ℃保存。選擇免疫熒光分析儀[生產企業:瑞萊生物科技(江蘇)有限公司,蘇食藥監械(準)字2014 第2400874 號,型號:TZ-300 型]和配套試劑檢測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PCT 等指標水平;采用酶聯免疫法檢測白細胞介素(IL)-18、IL-6 水平,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完成檢測[8]。
采用SPSS 23.0 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社會、環境、軀體、心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s,分)
表1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 社會 軀體 環境 心理觀察組 50 27.55±5.18 25.36±5.41 24.67±5.43 24.50±5.47對照組 50 18.20±4.26 17.25±4.11 17.28±4.14 17.26±4.91 t 9.858 8.440 7.652 6.964 P<0.001 <0.001 <0.001 <0.001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n(%)]
觀察組IL-18、IL-6、PCT、hs-CRP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血清PCT 水平和炎癥因子指標比較 (±s)
表4 兩組血清PCT 水平和炎癥因子指標比較 (±s)
組別 例數 PCT(ng/mL) IL-18(mg/L) IL-6(mg/L) hs-CRP(mg/L)觀察組 50 1.64±0.52 48.12±11.35 9.75±3.38 5.12±1.70對照組 50 5.85±2.49 95.53±21.25 18.69±6.18 9.58±3.89 t 11.703 13.915 8.974 7.428 P<0.001 <0.001 <0.001 <0.001
目前臨床上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時,床旁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是一項有效的干預方式,為保證臨床治療效果,掌控病情,輔以護理干預措施極為重要[9]。常規護理會阻礙床旁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順利實施,同時極易忽視細節,并不關注患者的個體化差異,制約臨床治療效果[10-11]。針對性護理有較強的針對性特征,通過聯合床旁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取得的療效更好[12-13]。但當前尚未完全統一安全性以及具體的可操作性,亟需臨床大量樣本驗證證實。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社會、環境、軀體、心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對性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患者實施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可降低其血漿內毒素水平,有效清除血漿中的炎性反應介質、各種胰酶、細胞因子,維持內環境穩定,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改善機體免疫系統功能[14-16]。另外,通過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可提高患者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效果,還能夠明確預防低血壓休克、心力衰竭等并發癥,維持患者內環境的穩定,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7-1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對性護理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針對性護理在護理過程中通過實施監測腹內壓,保證床旁血液凈化治療連續性,最大程度上減少治療中斷;實施液體管理,對脫水量、廢液量、置換液量等準確、真實記錄;抗凝護理,監測濾器凝血狀態,當發生濾器凝血情況時,需保證即刻更換濾器,重新上機;通過實施管路護理,定時檢查各管路是否暢通、堵塞等;實施低血壓預防,監測血壓動態變化,患者對護士的服務質量給予肯定,從而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對性護理可以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IL-18、IL-6、PCT、hs-CR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對性護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針對性護理是一種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所衍生出的新型護理干預方式,以患者為中心,重視每個患者的疾病干預。因此,針對性護理能夠提供極具個性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策,按照患者實際的病情特點和各方面情況等,實施單一化、個性式的護理,從而顯著改善患者的炎性反應指標,同時針對性護理能夠預防血液凈化治療生物膜過敏反應發生[19-20]。
綜上所述,對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胰腺炎患者予以針對性護理,對患者生活質量水平的提升、病情控制、血清PCT 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時能夠提升患者對針對性護理的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