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長麗,井 琳
(北京交通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044)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中強調:“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增強,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不斷形成和發展,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1]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經百余年仍朝氣蓬勃的密鑰,而自我革命精神是在這一百多年自我革命實踐中形成的精神瑰寶,它既是黨淬煉自身永葆先進的精神武器,也是當代青年提升自我綻放青春的精神動力。探尋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的生成過程,總結并詮釋自我革命精神的豐富內涵,對于引領青年精神成長、培育新時代好青年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歷史不僅是社會革命逐步推進的歷史,也是黨的自我革命不斷深入的歷史。自我革命精神根植于黨的革命實踐,歷經四個歷史時期的不斷淬煉,跨越一個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其精神內涵愈加豐富,展現出愈發強大的精神引領力。
自成立之日起,中國共產黨所具有的革命品質就已顯現出來。我黨不僅善于領導革命戰爭,而且敢于自我革命,自我革命精神是深藏于中國共產黨黨內的精神特質。黨的二大所通過的第一部黨章已展現出黨對自身紀律建設的重視。之后,在大革命失敗的血淚教訓中迅速成長起來的中國共產黨知難而上、迎難而進,八七會議上將革命的矛頭直指黨自身,糾正了黨內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此后,黨又通過古田會議、遵義會議等重大會議,堅決同黨內紀律問題和錯誤思想傾向作斗爭,端正全黨思想認識。作為黨堅持自我革命重要實踐的延安整風運動,掀起了全黨進行思想大學習和自我批評的浪潮,黨內認識得到有效糾正,黨內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全黨統一得到堅定維護。自我革命精神催生于中國共產黨一次次思想斗爭實踐中,又以其強大的精神引領力鞭策中國共產黨人不斷進行自我革命。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共產黨面對外部環境嚴峻挑戰的同時,也面臨著黨內不正之風所帶來的壓力。部分黨員抱著“革命已經結束”的念頭,驕傲自滿、精神懈怠,最終導致思想滑坡,滑向官僚主義、享樂主義;新吸納的黨員也存在思想水平不高、思想作風不純的問題,“思想上并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2],嚴重阻礙了黨組織的發展。以問題為導向,中國共產黨深挖黨內官僚主義和腐敗問題根源,開展整黨整風運動,緊抓干部問題,教育了一大批走上錯誤道路的黨員干部,清除了一大批變質分子,有效地凈化了黨員思想、純潔了黨員隊伍。在黨的事業遭遇挫折時期,總體上仍堅持了自我革命,補救了錯誤決策帶來的嚴重后果。七千人大會上,毛澤東等領導同志作了自我批評,反思了“大躍進”以來黨和政府出現的錯誤。領導干部發揚民主和自覺進行自我批評的精神鼓舞了全黨,強化了全黨的自我革命意識。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仍然重視思想建黨,自我革命精神在曲折的革命實踐中得到淬煉。
“文化大革命”的破壞性不僅嚴重阻礙了經濟社會發展,而且使得黨內思想僵化,自我革命意識弱化。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中國共產黨堅持實事求是,做到有錯必糾,積極平反冤假錯案,及時處理了黨內歷史遺留問題,逐步喚醒了自我革命意識。之后,黨內主題教育活動接續開展,集中性的學習教育使廣大黨員的思想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黨的自我革命堅持加強思想學習教育的同時,注重以改革開放精神引領自我革命實踐,向制度領域進行了創新探索。黨的十三大明確提出要走“靠改革和制度建設的新路子”[3],此后,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集中制、黨的領導制度、反腐倡廉法規制度等方面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探索,“先后6次修改黨章,全黨制定出臺了2萬多件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4]。這一時期,黨成功開辟了以制度建設尤其是“制度反腐”為主要手段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嶄新路徑。
進入新時代,“強起來”既是國家發展的特征,又是政黨發展的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我革命”一詞被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黨的自我革命也愈發受到重視。“全面從嚴治黨”的提出更是黨進行自我革命的一大創舉。面對新時代的危險與考驗,中國共產黨人發揚自我革命精神,以內在精神的主動性推進外部革命實踐,通過自我革命實踐把黨真正建設成為一個“強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在新時代自我革命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針對黨內痼疾,刮骨療毒反腐敗,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正風肅紀,一批腐敗變質分子被清理出黨的隊伍,更加先進純潔的中國共產黨以更堅定的信念、更主動的精神推動自我革命向縱深發展。這一時期,黨還通過經常性的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凈化并鞏固黨員思想,不僅維護了自我革命成果,而且將自我革命精神真正內化為全黨的精神自覺。
黨的自我革命精神孕育生成于自我革命實踐,在引領黨推進自我革命的過程中其內涵亦有所發展,主要包含“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斗爭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擔當精神、“刀刃向內、自我批評”的自省精神、“勇于探索、革故鼎新”的創新精神、“持之以恒、不斷學習”的進取精神。
中國共產黨人所踐行的斗爭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在黨和人民事業發展中面對困難挑戰敢斗、善斗的精神,彰顯了黨積極向上、從不妥協的態度與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主動。“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5]黨的自我革命史歸根結底是一部不斷與黨內矛盾斗爭的歷史,與錯誤思想斗,與變質分子斗,與頑瘴痼疾斗,在斗爭中豐富認識和實踐。面對“革他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難”的困境,中國共產黨人從未退縮,始終直面自己的錯誤和問題,堅定不移地借助思想教育、制度建設等手段進行自我革命。進入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直指黨內痼疾,聚焦腐敗問題,革命難度之大顯而易見,但黨的決心和力度從未消減,中國共產黨正以“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斗爭精神引領自我革命,積極主動地把握機會,在黨的建設上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始終堅信,只有切實維護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黨和國家的事業才能順利推進。因此,必須通過不斷的自我革命保持黨的先進性。初心和使命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價值起點,也是黨堅持自我革命的勇氣來源,黨的自我革命史展現了踐行初心使命的自覺性。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新時代,擔當精神引領下的中國共產黨不斷進行自我革命,“不忘初心”使我黨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使命”使我黨始終守正不移。新時代要求黨繼續堅持自我革命,消除影響先進性純潔性的不利因素,以堅強、奮進的姿態堅定不移地領導人民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邁進。
“刀刃向內”是中國共產黨對內因這一具有決定性因素的深刻把握。“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進行自我革命的主要手段之一,作為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自省精神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基因。黨的自我革命即中國共產黨自己對自己的革命,就是將革命矛頭對準自己,這里的“革命”表明一種堅決性、徹底性。因此,黨的自我革命實踐實際上是自省精神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對自身情況的審視與有錯必糾的實踐自覺。在自省精神的引領下中國共產黨以刀刃向內的勇氣,由內而外進行變革,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在自省與他律中一步步走向自我完善。縱觀黨的自我革命實踐,黨的自省精神體現在對思想與立場、路線與政策、紀律與作風等全方面的自我反思與完善,這也正是中國共產黨充滿活力、始終保持先進性和正確方向的原因所在。
一個政黨如果不堅持創新,最終必將被歷史淘汰。中國共產黨在推進自我革命的過程中從來不局限于已有的思想與方法,而是勇于探索、開辟新的理論與路徑,進而推動新的實踐。面對自我革命實踐中不斷遇到的新問題、新矛盾,中國共產黨能夠及時、有針對性地提出創新理論,突出表現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諸多戰略思想中,如“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等。關于黨的自我革命方法,在自我革命精神生成的初期階段,黨提出了通過開展自我批評進行自我革命的創新方法;在創新探索階段,黨開辟了以制度建設推動自我革命的嶄新路徑;在賡續發展階段,黨推進了“全面從嚴治黨”這一創造性舉措。隨著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實踐的不斷深入,受國內外復雜環境的影響,難免會遇到現有思想與方法無法妥善處理的新矛盾,但堅持創新精神,終能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并持續獲得推進實踐發展的新動力。
從整體上看,黨的自我革命是以進取之心推動自身能力全方位提升的過程。保持思想認識的正確性和先進性才能做到行動上以及其他各方面實踐的正確性和先進性。中國共產黨深知黨內學習教育的重要性,毛澤東在革命早期就明確指出,黨內最迫切的問題是教育問題[6]。在黨的自我革命歷程中,思想教育始終是主要手段之一。黨不斷開展理論學習教育活動,督促黨員干部學習科學思想,保持先進思想,從而以內在精神引領外在行動。同時,以實踐中的新問題為導向,黨內思想教育表現出內容多樣性、主題針對性與頻率經常性的發展趨勢。黨內教育不僅局限于思想學習,更要加強對黨內法規制度、黨史、黨性等多方面的主題學習。黨的十八大以來,經常性主題教育的開展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全黨在進取精神的洗禮下越發堅定地團結在一起,朝著共同的理想目標不斷前進。
自我革命精神引領下的中國共產黨以堅強有力的姿態帶領中國人民團結奮斗,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斷取得新的偉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要做青年群眾的引路人[7]。黨的自我革命精神對于青年成長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以斗爭精神、擔當精神、自省精神、創新精神與進取精神引領新時代青年堅持自我革命、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這是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路徑。
以黨的自我革命精神引領青年成長,首先要以斗爭精神鞭策青年堅持自我革命。自我革命不僅是黨保持先進性的必要武器,也是青年實現成長的重要途徑。黨的自我革命是“不斷與損害黨的先進性、純潔性與長期執政能力的因素作斗爭”[8]。對于青年來說,自我革命意味著勇于面對自身存在的問題,以決不妥協、知難而進的積極態度與困難作斗爭,化解阻礙自身發展的矛盾。
第一,以斗爭精神激發青年自我革命意識。將發揚斗爭精神納入青年教育內容之中,通過開展以斗爭精神為主題的黨、團特色活動,宣傳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實踐中勇于斗爭的先進個人和事跡,以榜樣的力量激發青年進行自我革命的意識。同時,重視青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密切關注處于巨大壓力中的青年,通過心理輔導鼓勵青年以更加主動的斗爭精神應對壓力,積極與自身矛盾作斗爭,強化自我革命意識,將自我革命作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第二,以斗爭精神增強青年自我革命勇氣。黨的初心使命賦予黨不斷推進自我革命的巨大勇氣,自我革命實踐過程中形成的自我革命精神又助力、引領黨推進新的實踐。青年堅持自我革命也應向自身內部尋求勇氣與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寄語青年,要勇擔民族復興大任。時代使命時刻感召青年以斗爭求發展,勇于發揚斗爭精神。青年內在的斗爭精神又能夠發揮主動精神的引領力,鞭策青年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勇于堅持自我革命。
第三,以斗爭精神提高青年自我革命能力。除了要敢于斗爭,還要有一定的斗爭本領,這樣才能具備斗爭精神。青年的自我革命能力歸根到底是與自身作斗爭的能力,為此,青年應當在斗爭實踐中磨煉意志、提高能力。青年應堅持以斗爭精神為動力,積極投入到具體的斗爭實踐中,學習斗爭策略,總結斗爭經驗,并靈活運用化解自身矛盾,從而提高自我革命能力,為通過自我革命實現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青年實現成長應當發揮擔當精神的引領力,推動青年堅持自我凈化,成長為思想上勇于擔當、善于擔當的新時代青年。黨的自我凈化是“通過過濾雜質、清除毒素、割除毒瘤,不斷純潔黨的隊伍,保證黨的肌體健康”[9]534。對于青年來說,自我凈化意味著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引導行為實踐,以科學思想取代落后認識,以堅決的態度抵制不良文化思潮,不斷凈化自身思想,提升思想認識水平。
第一,以擔當精神感召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對初心使命的堅守與踐行是中國共產黨擔當精神的重要體現。擔當精神呼喚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重任。青年教育應當結合新時代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充分發揮紅色資源這一生動教材的作用,借助紅色紀念日舉辦主題教育活動,組織觀看紅色電影、紀錄片,組織開展重走革命圣地、參觀革命紀念館等活動,營造紅色文化學習氛圍,宣傳中國共產黨人的擔當精神,感召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勇于擔當時代重任。
第二,以擔當精神鼓勵青年學習科學理論。發揮科學理論在實踐中的指導作用對于青年更好地擔當時代重任至關重要。青年應堅持以擔當精神為引領,重視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學習,尤其是對于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學習,用科學理論凈化思想、改造實踐,在自我凈化實踐中逐步成長為善于擔當的新時代好青年。
第三,以擔當精神教育青年抵制不良文化思潮。擔當精神要求通過自我凈化提升擔當能力的同時對保有自我凈化成果也提出了要求。不良文化思潮不僅會以扭曲的價值取向、消極的精神狀態、落后的思想認識淡化青年自我凈化成果,還會誤導青年的行為實踐。面對諸多不良文化思潮的侵襲,青年應以堅決的抵制態度、科學的理論武器與不良文化思潮作斗爭,自覺保護并鞏固自我凈化成果。
審視自我、完善自我是自我革命的重要方面,聚焦自身不足有針對性地提升自我是實現發展的基本途徑。黨的自我完善是“堅持補短板、強弱項、固根本,防源頭、治苗頭、打露頭,堵塞制度漏洞,健全監督機制,提升黨的長期執政能力”[9]534。對于青年來說,自我完善意味著經常審視反思自身情況,善于發現問題與不足,加強自律,補足短板的同時發揮優勢,實現全面發展。
第一,以自省精神引導青年堅持自我審視。早在孔孟時期,先輩們已經提出了關于自我反省的諸多思想,給予世人以深刻啟示。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中傳承了自省精神,借助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主要手段進行自我完善。青年教育應當繼續推進“四史”教育,結合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以具體生動的人物事跡感染青年,引導青年自覺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學習先輩們堅持自省的實踐經驗與精神品質,發揚自省精神并在實踐中自覺踐行。
第二,以自省精神激勵青年堅持謙恭虛己。個人自身是自省的主體,但人的社會性要求必須重視他律的作用。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實踐中堅持自律與他律的統一,堅持自我革命與人民監督的統一,并重視制度規章的約束。青年進行自我完善應當以中國共產黨的自省精神為指導,堅持自我審視的同時虛心聽取他人建議,以樂于接受的態度更全面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第三,以自省精神引導青年堅持揚長補短。自省是對自身情況的全面審視,包括對優勢與劣勢的清醒認識。長期以來,教育堅持傳授“木桶原理”,教育青年學生要補足短板才能更好地發展,使青年形成思維定勢,反思時總是聚焦于自身短板。青年教育應當改變固有的教育內容,增加關于“新木桶原理”的學習內容,引導青年挖掘自身優勢,通過強化優勢開辟化解問題的新思路,堅持揚長與補短相結合的自我完善新路徑。
創新精神引領中國共產黨不斷破除發展束縛,在自我革新的實踐中獲得發展動力。創新精神也是青年成長的動力源泉。黨的自我革新是“深刻把握時代發展大勢,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勇于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通過革故鼎新不斷開辟未來”[9]534。對于青年來說,自我革新意味著將創新視角由外部轉向自身,革除“唯分數論”的錯誤認知,提升自身創新的積極性與實踐能力。
第一,以創新精神引領青年聚焦自我革新。面對矛盾問題,僅僅利用外部條件尋求解決方法的效果有限,內部思想認識創造性發展帶來的自身能力提高更有助于化解矛盾。青年在矛盾斗爭中成長,應當關注自身思想認識、技能方法等的創新,以創新帶動能力的全面提高,開辟化解矛盾的新視角。青年教育應當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導向,鼓勵青年通過自我革新實現思想認識的新飛躍,以內在思想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引領外在實踐的新發展。
第二,以創新精神幫助青年破除認知束縛。應試教育束縛了青年的創新發展,一方面學習內容的應試性造成青年思想僵化,另一方面過分追求學分的功利性導致青年認知偏差,青年對于創新活動的參與缺乏主動性。除了青年教育應當落實素質教育目標外,青年要堅持創新精神,轉變功利性取向,積極主動地參與創新實踐,勇于進行自我革新,從而實現自身發展,更好地擔當復興重任。
第三,以創新精神督促青年提高創新能力。青年教育應當積極引進專業創新人才,借助互聯網打造創新培育平臺,以雄厚的資源支撐青年創新能力培養;同時,依托課堂創新互動活動與課下各類創新競賽活動調動青年參與創新的積極性,引導青年自覺進行自我革新以獲得革新外部的巨大力量,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創新意識與能力。
人才培養的關鍵是學習[10]。青年實現成長應堅持進取精神,在不斷學習中提升自我。黨的自我提高是“自覺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加強黨性鍛煉和政治歷練,不斷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9]534。對于青年來說,自我提高意味著以進取之心抵御消極妥協文化的影響,加強全面學習,積極投身實踐,在自身周圍營造積極進取的學習環境,做到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知行合一。
第一,以進取精神鞭策青年抵制消極思想。在現代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下,青年面臨“積極”與“消極”的態度抉擇、“內卷”與“躺平”的行為選擇。青年應關注自身心理健康,發揚主動精神,堅定理想信念,以積極向上的態度應對競爭與壓力,重視自身主體性的發揮。同時,青年教育應當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營造積極進取、尊重個人勞動的大環境,幫助青年抵御消極文化與價值虛無主義的影響。
第二,以進取精神勉勵青年加強全面學習。社會發展要求青年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為此,青年應從進取精神中汲取內在力量,在學習中不斷進步,自覺學習除專業知識以外的其他有益知識。青年教育應注重能力培養,拓寬教育領域與內容,堅持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利用新媒體平臺和當地紅色資源開展歷史學習、精神傳承等特色教育活動,激發青年學習興趣,培養青年的進取精神。
第三,以進取精神督促青年積極投身實踐。中國共產黨人對理論的學習從未停留在書本層面,而是強調踐行理論,并在實踐中進一步學習。青年學習應朝著進取精神所要求的知行合一方向努力,借助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增進理論認識,在實踐中探索、創新學習方法,全面提升能力。青年教育要推進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創新以實踐為重點的教學模式,為青年成長提供實踐活動平臺,督促青年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