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宇 張潤桃
(四川農業大學體育學院 四川 雅安 625014)
“候鳥式”是人們為了保護健康和享受舒適生活而選擇遷往更適宜居住的地方的一種活動方式,也被稱為候鳥模式。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開始喜歡這種生活方式,并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型的養老模式——“候鳥式”養老。目前,候鳥模式的受眾范圍正在擴大,不再僅限于中老年人,也成為許多年輕人追求舒適、高品質生活的新趨勢。
旅行的真諦在于將情感注入到自然風景中,賦予物品以情感,并全程參與感受旅行的體驗,也就是體驗旅游的過程。體驗被視為一種無法完全以定量方式衡量且無法觸及的經濟形式。它指的是,當消費者達到特定的身體、精神和情緒水平時,產生難以忘懷的愉悅回憶和充滿情感力量的終極活動。體驗經濟被認為是人類經濟生活發展的第四個階段,緊隨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服務經濟之后,旨在擴展和補充服務經濟。《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的指導意見》明確闡明:“在推動旅游業蓬勃發展方面,體育資源發揮著關鍵的作用,與此同時,旅游業同樣成為促進體育產業不可或缺的推動力量。”因此,積極倡導體育旅游融合發展顯得尤為迫切,這一融合能夠擴展旅游產品體系、拓寬游客消費支出領域,從而促進旅游業升級與轉型,對于培育新興經濟動力和開拓經濟發展新空間具有重大意義。
黃水鎮地域內積淀了豐富的體育休閑旅游內涵,其潛在開發價值顯著。挖掘和開發體育休閑旅游資源,將為該地旅游產業注入嶄新的要素和生機。首先,深入挖掘和開發黃水鎮的體育休閑旅游資源對于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有效的資源開發是產業發展的不可或缺的支撐,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增長,消費者對體育休閑旅游的需求不斷攀升。體育休閑旅游資源的充分開發成為推動體育旅游產業可持續增長的核心動能。因此,通過充分發掘黃水鎮體育休閑旅游資源潛能,促進本地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繁榮;其次,有效開發體育休閑旅游資源有助于整合區域資源要素,促進這些要素的合理流動,解決剩余勞動力問題,提升區域人力資源素質,從而增加當地居民收入,改善民生福祉;再者,體育休閑旅游資源的充分開發可有效整合自然、體育和文化資源,深入推動“文體旅”融合發展。通過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項目,滿足個性化的消費者旅游需求,充分展現體育休閑旅游的獨特魅力。
由于黃水鎮區位的特殊性,呈現出明顯的“候鳥式”旅游消費特征。在此背景下,如何研發與當地旅游消費特征相契合的體育休閑旅游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獨特的體驗需求,成為當地旅游業發展者亟待解決的新問題。為解決此問題,本文采用ASEB 柵格分析法,融合體育休閑活動與富有體驗性的旅游元素,探索創新設計一套基于“候鳥式”理念的體育休閑旅游產品譜系。這種“候鳥式”體育休閑旅游產品譜系具備體驗經濟中的互動性、獨特性、促進性和印象性等特質,較傳統的體育休閑或旅游觀光活動更具吸引力與生機,為游客帶來新穎、愉悅、深刻的情感體驗,同時也蘊含一定的康養與療愈價值。
ASEB 柵格分析法,一項以顧客需求為核心的新型研究方法,側重解決體驗型消費的挑戰。這一方法常用于各類產品的市場營銷分析。近年來,學界開始廣泛運用該方法深入研究旅游產品的設計開發。它對傳統SWOT 分析法進行了改進和擴展,有助于提升顧客對產品的感知和體驗,同時專注于開發旨在滿足顧客需求的體驗經濟產品。ASEB 柵格分析法將SWOT 分析法的4 個要素(優勢、劣勢、機會、挑戰)與曼寧·哈斯·德賴弗·布朗的需求層次理論中的4 個需求層次(活動、環境、體驗、利益)相互融合,形成一個包含16 個單元矩陣的模型。通過逐步研究分析這16 個單元,從活動的優勢評估(SA)到利益的威脅評估(TB),旨在綜合考慮不同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為提升顧客體驗提供決策支持(詳見表1)。

表1 ASEB 柵格分析矩陣
然而,迄今為止,很少有研究使用ASEB 柵格分析法對重慶黃水鎮的旅游產品進行分析,更沒有研究專門采用此方法對重慶黃水鎮的體育休閑旅游產品譜系進行設計研究。因此,本文意在填補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
重慶石柱縣黃水鎮位于中國西部,是一個以土家族少數民族聚居為主的地區,擁有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旅游資源,也因其為避暑康養旅游勝地而聞名。該鎮面積為158.7km2;平均海拔高達1551.4m;年均最高氣溫為20.6℃,夏季涼爽無酷暑;森林覆蓋率高達82%。黃水鎮人口流動呈現“夏季聚集、冬季離散”的候鳥模式,常住人口與旅游旺季居住人口之間存在較大差異。該地的常住人口為8853 人,而旅游旺季每日居住人口約為20 萬人,最高峰值可達到35 萬人。近年來,石柱縣黃水鎮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與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建設相結合,旨在打造“全域康養·綠色崛起”的發展定位。全力打造了“風情土家·康養石柱”和“天上黃水”等特色品牌。截至目前,已完成了135 項創建任務,其中包括風貌整治25 萬m2、管線整治40km、店牌規范1150 塊、綠化美化2 萬m2。同時,還提升了6 個景區景點、2 個游客集散中心(服務點),新增了21 家住宿場所、7 家餐飲場所、2.3 萬m2的體育設施、5 個農貿市場和6 個停車場。此外,還推出了115 場特色文化活動,成功舉辦了2021 年中國·石柱成渝雙城鐵人三項公開賽、2022 年全市旅游度假區業務培訓推進會、2022 年“歡躍四季·舞動山城”重慶市廣場舞展演和2023 年中國·重慶康養大會等重大活動。截至2022 年底,黃水旅游度假區共接待了1320 萬人次游客,最高單日游客量約為35 萬人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游客數量增長了9.47%。旅游綜合收入達到了98.34 億元,同比增長了9.84%,創近十年旅游最熱門年。經過收集、整合、分析資料,黃水鎮目前開展的旅游產品如下(詳見表2)。

表2 黃水旅游度假區主要旅游產品
體育休閑旅游是指人們離開常住地以積極的身體活動為主要內容,能達到身心愉悅需要的一種活動形式。近20 年來,黃水鎮積極響應中國社會老齡化與體育休閑產業、康養產業興起的時代潮流,充分利用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逐漸轉變為一座擁有豐富植被和優美環境的康養休閑新城,吸引各地“候鳥”前來避暑。在這一過程中,黃水地區興建了多項重要設施,包括“天上黃水大劇院”和“秘境黃水·奇幻樂園”,這兩座大型室內演出場所標志著該地成為西部地區首個擁有如此大規模演藝設施的地方。2022 年7 月,新開設的黃水森林王國,占地面積達2000 余畝,其中包括林蔭步道、如畫花海、絕壁秋千、天空漫步等各項項目,呈現了生態游樂、極限挑戰、養生度假、戶外休閑營地等多種功能,成為該地度假休閑娛樂旅游的新亮點。此外,還增設了一系列體育休閑健身場所,如體育健身公園以及月亮湖環湖公園。黃水還迎來了新的大型度假酒店和療養基地,包括綠宮度假酒店、兩江假日酒店、明月戴斯酒店以及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黃水康復醫院。體育健身公園的設施也得到了擴充,除了現有的籃球場、足球場、竹鈴球場和門球場,還新增設風雨網球場,以及30 套乒乓球臺、10 套棋牌桌、12 套老年健身器材等。同時,公園的功能分區經過優化,增加了14 萬m2的景觀植被面積,并對導視體系進行了改進。觀景平臺也升級改造,推出了備受矚目的“最美夕陽”網紅打卡點。黃水逐漸成為一座新興體育休閑旅游度假綜合體。
通過對黃水鎮體育休閑旅游資源的整合、評價、分析,進一步盤活黃水經濟,總結得出黃水鎮“候鳥式”體育休閑旅游產品開發ASEB 戰略矩陣(詳見表3),為黃水鎮“候鳥式”體育休閑旅游產品設計與開發奠定前期理論基礎。

表3 黃水鎮“候鳥式”體育休閑旅游產品開發的ASEB 戰略矩陣
對于表3 的詳細分析顯示,黃水鎮在體育休閑旅游產品的開發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包括活動、環境、體驗和利益4 個關鍵領域,能夠生動地展示土家族風情和自然景觀。同時也必須注意到一系列明顯挑戰。首先,明顯的季節性特點極大地限制了全年旅游活動;其次,現有的產品設計更偏向于傳遞文化信息,游客通常只是被動地參觀景點,缺乏與當地特色文化的深度融合。此外,體育休閑旅游產品的形式相對單一,與此相關的專業人才更是匱乏;最后,地方整體體育休閑旅游資源的開發需要更全面的規劃。為了實現更深層次的身心愉悅旅游體驗,我們需要將這些劣勢和局限轉盡可能的化為潛在的優勢和機遇。因此,迫切需要設計開發與當地需求相符的“候鳥式”體育休閑旅游產品。
根據上文ASEB 戰略矩陣對黃水鎮體育休閑旅游產品開發的深度評估,我們進而構思設計出黃水鎮“候鳥式”體育休閑旅游產品譜系(詳見表4)。

表4 黃水鎮“候鳥式”體育休閑旅游產品譜系
以消費者需求體驗為核心,加強區域資源的協同合作,是當前發展的重要方向。需要加強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入了解和細致分析,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市場趨勢和消費者偏好,更精準地提供符合消費者期望的產品和服務。要實現區域資源的協同合作,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機制和溝通渠道。各相關部門和企業應加強溝通與協調,共同制定和落實相關政策和規劃。還可以通過建立共享平臺和信息共享機制,促進資源的互通互享,提升整體效能和服務水平。
盡管黃水鎮近年來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但由于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仍存在一些問題。其中包括交通運輸不便、轉乘換乘的繁瑣性、缺乏快遞物流服務點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的維護處理等方面。此外,還存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配套設施不足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黃水鎮需要進一步完善交通、醫療、通信和物流等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加大基礎建設財政投入,為體育休閑旅游活動的順利展開提供基礎支持。
當今,新媒體潮流盛行,充分利用新媒體對旅游產品進行推廣和宣傳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應將重點放在網絡宣傳上,利用微信公眾號、抖音短視頻、小紅書、微博等主要新媒體平臺進行有針對性的傳播。在宣傳過程中,可以運用明星作為旅游宣傳形象大使、當地的“網紅”、具有標志性的物品和文案等來進行傳播。通過積極互動的媒體手段來推動體育休閑旅游資源的開發,注重品牌效應,以構建全面、真實、廣泛的旅游信息傳播鏈。
體育休閑旅游的主要形式仍然是積極的身體活動參與。游客體驗體育項目時,尤其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專業體育指導人員的水平對于體驗滿意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培養體育休閑旅游專業人才,并充分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來反哺體育休閑旅游活動。為確保有足夠的人才儲備,可以通過與周邊高校合作建立體育休閑旅游人才實訓基地,共同培養體旅專業人才。
在任何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我們都必須始終以保護生態環境為首要任務,而不是以犧牲其為代價,我們必須不可動搖地堅守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黃水鎮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因此在開發其體育休閑旅游資源時,我們必須充分考慮當地環境的承載力。我們應及時追蹤與反饋已開發資源的情況,以便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將其地方特色最大彰顯,對于尚未開發和亟待開發的體育休閑旅游資源,我們需要提前進行有序規劃,確保科學利用。
旅游紀念品作為一種具備紀念性、欣賞性和實用性的美好回憶載體,集合了藝術性、民俗性、文化性以及整體性,能夠充分滿足消費者對異質文化的好奇心。致力于開發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旅游紀念品,不僅為黃水帶來可觀的經濟價值,更能向外界展示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和傳統風情,為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做出積極貢獻。在旅游紀念品的開發過程中,必須突顯土家族的文化獨特性,同時彰顯地方特有的元素,巧妙地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工藝相融合,倡導創造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旅游紀念品。這樣的開發理念旨在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同時在與高校的合作中選擇專業化設計道路,以確保旅游紀念品在市場上的獨特競爭力。
當地政府與相關產業應秉持豐富多樣的體育旅游指導理念,不斷努力優化體育旅游線路設計,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多元化需求和期望。這既是一種責任,也是對當地獨特而多元文化體驗的深刻認識。在體育旅游線路設計方面,應注重將多樣性的身體活動融入每一個環節。首先,通過深入了解黃水當地的文化歷史和自然特色,挖掘更多豐富元素,為體育旅游線路注入獨特魅力;其次,需要充分考慮消費者的多元需求,包括對不同景點、活動和體驗的不同興趣,使得體育旅游線路在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同時,仍然具備整體的流暢性和協調性。優化體育旅游線路設計不僅是為了提供更出色的旅行體驗,更是為了推動體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將多樣性理念融入設計過程,能夠喚醒更多人對黃水文化歷史、自然環境和體育休閑活動的關注,從而全面提升體育旅游業的水平。
由于黃水具有特殊的山地地理條件,尤其是在進行戶外和專項運動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和隱患,對消費者的人身安全構成一定威脅。因此,在開展山地體育休閑旅游活動時,確保消費者的安全成為首要前提。為此,有必要制定一套標準化的安全操作流程,并成立相應的安全保障組織,以為消費者提供多層次的安全保障服務。首先,需要定期檢查和維護相關設施設備,確保其安全可靠的使用,建立專業的安全保障團隊;其次,制定并完善相關安全應急預案,并將安全責任明確到相關主體,以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有序地應對。引入專業的體育指導人員,提供專業的安全操作指導,進一步加強對活動的安全控制。此外,建立智慧安全管理平臺,強化對安全的監管和管理,并嚴格執行相關規定。通過全面加強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全力保障消費者的安全,只有在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消費者的旅游體驗感才能得到大幅提升。
在ASEB 柵格分析法的指導下,我們深入探討了該方法的廣泛應用領域,將其研究范圍進一步擴展。以體驗經濟理論為基石,我們將消費者體驗置于研究的核心,對重慶黃水鎮的體育休閑旅游資源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評估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我們著力構建一套完整的體育休閑旅游產品譜系,該譜系涵蓋了多元的體育休閑旅游產品,包括民族體育文化體驗項目、少數民族盛大節日慶典項目、重要體育賽事觀賞項目、體育休閑娛樂和體育健身體驗項目,以及體育科研和考察項目。通過精心設計多層次的體驗產品和旅游路線,以感官、身體、情感、心靈和精神五個層次進行綜合呈現,我們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消費者不僅有機會獲得期望的體驗、實地感受和回憶追溯,更能夠逐漸將其體驗升華至頂峰的心靈享受。這種全方位的呈現不僅有助于提高消費者的整體滿意度,更讓他們深刻領略到體育休閑旅游產品所蘊含的珍貴價值。
除了對旅游產品的深度研究,本研究還在黃水鎮“候鳥式”體育休閑旅游產品推進路徑方面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從區域資源協作、專業人才培養、創新宣傳策略、生態環境保護到基礎設施投入、旅游紀念品打造、旅游線路優化等方面進行探討,這一系列探討旨在為重慶黃水鎮充分利用其豐富資源提供理論指導,促進“文體旅”融合發展,為該地區的經濟振興貢獻一份力量,同時也為其他類似地區的積極發展提供新的思路。然而,我們深刻認識到研究不能僅限于理論設計的層面。我們希望后續相關研究在理論與實踐的交融中取得新的突破,以更為全面的方式支持我國實現全民健身、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這三大重要目標。只有通過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我們才能更好地推動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國家的體育事業作出更為顯著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