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新
隨著教育方法的不斷完善和創新,廣大一線教師積極探索、嘗試教學新途徑,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在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一單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研究文中的標點使用,孔子的談話藝術,孔子與莊子的思想異同,以讀聯寫。通過多維度的創新教學法,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培養學生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
首先,探討如何引導學生對文中標點使用進行評價。通過分析文中的標點,學生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文學風格,他們將學會如何在閱讀中注意標點的作用,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情感。
其次,研究孔子的談話藝術,即他與弟子們的對話方式。孔子以開放式的提問和引導式的回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通過分析孔子的教學方法,學生將了解到如何在交流中保持尊重和理解,同時也能激發創造性思維。此外,本文還將比較孔子與莊子的思想異同,以激發學生的哲學思考。孔子和莊子代表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的兩個重要流派,他們的觀點有時截然相反。通過比較他們的思想,學生將培養辯證思維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最后,探討如何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拓展出去,以讀聯寫,讓學生以課文原話為基礎寫一篇“我的老師”的文章,加深學生對孔子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寫作表達水平。通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創新性嘗試,讓學生在語文教育中獲得更多的啟發和成長。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可以專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各個方面進行點評、討論,讓學生在交流中思維碰撞,共同學習成長。例如,可以關注文中的標點符號。文言文的標點都是后來的人所添加的,所以有些標點會有爭議。比如:“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有人覺得這里的“?”用得不太妥當,應該改為“!”針對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根據對課文的內容,談談自己的看法并闡述理由,這樣可以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在討論交流中,有學生認為“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中使用問號是合適的,不需要用感嘆號。因為在這句話中,孔子并沒有表達出驚訝、贊嘆或憤怒等情感,而是在回應曾皙的問題,表明每個人都在表達自己的志向。在這種語境下,使用問號更符合對話的平靜和理性氛圍。孔子以平和的態度回應曾皙的問題,他并沒有表現出特別激動或情感強烈的情況,因此使用感嘆號不太適合。文言文追求簡潔、清晰和準確的表達,通常避免過多的標點符號以來保持文字的純粹性。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問號可以更好地維護文言文的風格和特點。總之,根據語境、孔子的態度以及文言文的特點,這句話中使用問號更為合適,更符合孔子的談話內容與說話語氣。
在文中,孔子通過閑聊談心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志向,體現出平易民主的教學態度與潤物無聲的教學藝術。比如“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這句話中,孔子展現了平易謙虛的態度。他以一種溫和、和藹的方式,融洽了與學生的感情,并強調了自己與學生之間的平等。這種自謙的態度不僅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能夠消除學生的思想顧慮與緊張情緒。孔子的這種談話方式使學生更愿意敞開心胸與他交流,學生因為感受到老師的尊重和關心,從而更愿意向老師深入交流,更容易接受老師的教導。為此,可以讓學生參照這一示例,另選一個句子對孔子的談話藝術作出評價。
除了探討標點的用法、評價孔子的談話藝術之外,教學中還可以創造虛擬情境,引發學生的討論。比如提問這個一個問題:“如果莊子在孔子師生對話的現場,你覺得莊子會比較欣賞誰?假設莊子也欣賞曾皙,你覺得莊子和孔子的欣賞點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事實上,莊子和孔子代表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的兩個重要流派,他們的觀點和態度在許多方面有所不同。因此,莊子和孔子在欣賞某個學生時可能會有不同的側重點。如果莊子在孔子師生對話的現場,他可能會更欣賞曾皙。這是因為曾皙的回答強調了個體的自由和追求個人志向的權利,這與莊子的思想有一定的相似性。莊子強調個體的自由和追求自我滿足,而曾皙在他的回答中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特別是在描述如何治理一個小國時,他強調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等待君子來推行禮樂教化。這與莊子的強調個體追求自由和自我實現的思想相契合。
與此不同,孔子更側重于社會秩序、禮儀和道德教育。他在對話中強調了合乎禮義的行事準則,以及如何在治理中培養人民的忠誠和勇氣。雖然孔子也尊重個體的追求,但他更關注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因此,莊子和孔子的欣賞點主要有以下不同:莊子可能更欣賞曾皙,因為曾皙的回答更符合莊子追求個體自由和自我實現的思想。孔子可能更欣賞子路,因為子路強調了在困難環境中培養人民的忠誠和勇氣,這與孔子強調社會秩序和道德教育的思想相契合。
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之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學中還要以讀聯寫,提高學生讀寫能力。可以讓學生以“我的老師”為題,描繪老師上課的一個片段,要求至少引用課文中的兩句原話。身為教師的孔子,對教育有很多創見,為此,可以請學生寫出幾點,并和小組的同學“互通有無”,以此豐富學生對孔子的認識,并讓學生在寫好之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闡釋。
孔子強調了個性化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教育應根據學生的特點、才能和興趣來進行,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他鼓勵教育者了解每一個學生,并根據其個性特征制定合適的教育計劃。孔子強調德育的重要性,他認為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比僅僅傳授知識更為重要。他的教育理念強調了正直、誠實、忠誠等美德的培養,認為這些是成為有用的人和良好的社會成員的基礎。孔子強調知識應該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他主張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追求知識,還要能夠將所學應用到實際情境中。他認為,只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成為有用的人。孔子鼓勵教育者承擔社會責任,他認為教育者應該是道德榜樣,對社會起到積極的影響。他的教育理念不僅關注個體的發展,還強調社會和共同體的利益。引導學生更全面深刻的認識、評價孔子的教育思想,并在寫作“我的老師”時有意識地突出老師教育思想的一兩個方面。這樣,以讀聯寫,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本文提供了有關文言文教育的新思路,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文本、理解談話藝術、拓展寫作,可以使文言文教學更富有趣味和深度,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學中進行教學創新嘗試,可以探討標點的使用、孔子的談話藝術與以讀聯寫三方面做出積極嘗試,有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優化與讀寫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