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健楠
(朝陽縣種子管理站,遼寧 朝陽 122000)
為加快農作物良種推廣應用,為種子企業和農民搭建展示推廣的平臺,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為新品種推廣提供準確的試驗數據提高農業育種國際化水平,筑牢農業高質量發展基礎。在省、市種子管理部門的指導下,朝陽縣種子管理站完成了“2021年玉米新品種展示示范項目”。現將展示示范情況總結如下。
展示地點:朝陽縣賈家店國營農場。
展示地概況:土質中等,前茬作物為玉米,地勢平坦,肥力中等,地力均勻,交通便利。
玉米展示面積:10畝。展示品種30個,分兩排播種,四周設4行保護行,每個品種種植面積不少于180平方米,中間留有2米觀察道。中熟品種10個,密度為4000株/畝,中晚熟品種10個,密度為4000株/畝,晚熟品種10個密度為3500株/畝。
整地:4月25~27日翻地起壟,行距0.5米。
播種日期:5月12~14日播種。
播種方式:人工播種器播種,并及時鋪設滴灌管,田間開始滴灌。
施肥:每畝施二銨12公斤,一次性摻混肥45公斤。
間苗、定苗:5月22~28日。
田間除草、噴施農藥:6月17日打苗后除草劑、玉米專用煙硝銹懸溶劑,6月23日無人機噴施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防治玉米螟蟲。
追肥:6月27~30日沖施尿素每畝28公斤。
9月28日組織各市縣種植大戶、種子經銷商觀摩指導。
收獲日期:10月22日。
前期干旱,拔節時缺雨,所以株高、穗位不高,8月后雨水增多,但風力不大,沒有倒伏。
為了達到優良品種的宣傳推廣力度,讓廣大農民群眾了解品種特征特性及栽培要點,先后召開大小各類觀摩會10多場次,組織周邊區域經銷商、鄉鎮種田大戶、種植合作社、農戶1000多人次到展示田進行了觀摩。通過發放品種的技術資料,由技術員對各品種栽培要點現場進行了培訓指導。邀請媒體及電視臺做宣傳,擴大了優良品種的宣傳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0月10日組織人員將每個品種整區收獲全部果穗,10月21日脫粒稱籽粒重量、測含水量并計產,產量折13%標準水分。
選擇適宜本地區生長的優良品種是關鍵。在為本地區選擇品種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審定區域包含本地區的品種,并且根據品種的抗病性、抗蟲性、抗倒性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本地生長的優良品種,才能展現出品種的良好特性。今年大多品種表現出較好的抗逆性、豐產性,與品種的選擇有極大關系。同時,要結合當地的栽培技術條件和田間管理水平。做到品種與當地生產條件相適應。在展示田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地勢平坦、肥力上等,地力均勻、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塊。既有利于品種特性的發揮,又便于田間管理和農民參觀。應逐步提高展示田的基礎設施,展示田具有良好的灌溉、排澇設施,保證極端異常氣候發生時對農業生產不造成太大的影響,從而保證展示品種的正常生長。
篩選表現突出的玉米新品種15個,通過整個生育期的調查和室內考種進行綜合性狀評價,篩選出興業402、DK1777、東單1775、東裕208、禾盛昌5578、興業129、怡耀555、周玉1、東單1991、東裕555、宏碩728、沐玉808、興業3804、致泰8號、AH1868等15個表現較好的品種。這些品種抗逆性強,果穗均勻,整齊度、豐產性、商品性都比較好,這些品種適合朝陽縣不同氣候區種植,值得推廣種植。
玉米展示示范田給種子經銷商和種糧大戶及農民提供了選擇新品種的平臺,給種子企業提供了展示的舞臺,加快了品種的更新換代,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通過新品種展示示范田,對周邊鄉鎮,甚至周邊旗縣起到輻射帶動作用。篩選出的15個玉米優良品種,每個品種推廣面積1000畝,15個品種推廣面積為1.5萬畝,每畝增產50公斤,可增產糧食75萬公斤,每公斤玉米2.00元,農民增收150萬元。通過展示示范,加快了新品種新成果轉化速度,農民獲得了豐收,不但提高了農民經濟效益,而且提高了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