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娜
(朝陽市龍城區果樹開發服務中心,遼寧 朝陽 122000)
金絲王棗是20世紀90年代末在北票市上園鎮繁育出來的新品種,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09年,上園鎮因金絲王棗被評為“遼寧特產金絲王棗之鄉”。隨著金絲王棗的引種栽培,北票市發揮出了示范的作用,對周邊縣市起到了輻射效果,金絲王棗的種植區域逐漸擴大,栽植面積不斷增加。發展金絲王棗是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文結合當地實際對金絲王棗的綜合效益、嫁接與管理技術進行總結。
一是經濟效益。品質優良的金絲王棗品種產量較一般的棗園增加,按照10元/公斤的單價折算,平均效益可增加7.5萬元/公頃左右,經濟效益可觀。
二是生態效益。遼西地區大棗是重要的生態經濟林樹種之一,其抗寒能力強、抗旱,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有著繁茂的枝葉、發達的根系,對雨水蓄積效果好,可以發揮出很好的防風固沙、改善水土流失等作用,生態效益明顯。
三是社會效益。作為遼寧省重要的經濟林樹種,金絲王棗不僅可以為農業的高產穩產提供很好的生態保障,還可以為人們提供較高營養的名特產品,發揮出很強的產業延伸能力。通過建立金絲王棗基地、推進優質品種及技術的轉化,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對當地經濟發展、農戶增收意義重大,發揮出很好的社會效益。
金絲王棗育苗的方式主要是進行嫁接,砧木選擇當地資源豐富的山棗。因此育苗前需要進行砧木的培育。
山棗的種子播種的時間以每年的3月底到4月中旬為好,也可在秋季進行播種,要求在土壤封凍前完成。播種的方式主要為條播,條播行之間的距離為30~45厘米,溝深在3~5厘米即可。播種結束后上方覆蓋一層1.5~2.5厘米厚的土層,最后覆蓋1層地膜,以起到土壤保溫的效果,為幼苗盡快萌發創造適宜的土壤溫度條件。當種子萌發破土后、幼苗高度10厘米以上時即可按照15厘米左右的株距進行定苗,當幼苗高度達到30厘米時再追肥一次,追肥的同時及時灌溉。當幼苗高度達到60厘米時即可將幼苗上主莖的中心摘除干凈,以利于其長粗,為后期順利開展嫁接工作提供保障。
接穗的選擇、保存要科學。一是要求接穗的采集母樹長勢健壯,在其休眠期時采集接穗效果最好。一般采集長勢健康、生長2厘米3年、半徑在3毫米以上的一二次枝條,經過短截處理涂抹蠟后密封處理,并轉移到冷凍環境下保存起來,一般保存期限在6個月左右。二是接穗以隨時采、隨時用為好,將上面的二次枝葉削去,并浸泡在水中。嫁接的方法主要有皮下接、劈接。
嫁接工作結束后將砧木上萌發出來的嫩芽削除,以便于養分集中為接口供應、促使其更快愈合。當嫁接位置的長度達到30厘米時,如果遇到大風大雨天氣易出現折斷現象,需要用木棍、竹竿等做好捆綁,以起到支撐的作用。嫁接苗處于生長期時需要每隔3周左右撒施肥料1次,每次撒有機復合肥3300公斤/公頃左右,連續撒施3次。水分管理、雜草等防治工作同當地金絲王棗園內常規管理。
幼苗修剪的部位在根部上方80厘米左右的位置,利于主干盡快發芽。對首要的主枝進行培養,剪除其余多余的枝干。經過一年的管理,第2年時第1主干長勢已趨于成熟。之后的修剪在主干上50厘米左右的位置進行,以促使長出新的棗頭,其余生命力不強的部位全部剪除,選擇長勢旺盛的予以保留。造林后第3年時的修剪從中心干100厘米左右的位置進行,目的是促進其他枝干生長。培育枝干中將長勢過長、互相重疊交叉、過于細弱的枝條清除干凈,為枝條均勻生長創造條件。針對金絲王棗苗長勢不直的情況,還需要選擇捆子、繩子等工具拉拽、捆綁,確保干形良好、健壯生長。
第一,施肥方面。一是基肥。為了給金絲王棗的生長提供足夠的養分,需要在底肥時施入足量的肥料,確保棗樹葉片在全部脫落之前有足夠的養分,不僅包括有機肥,還包括專用復合肥、化肥等。秋季土壤中溫度未降低之前進行底肥的施入,以促進根系的生長。具體底肥施入的量因棗樹的樹齡有所差異。二是追肥。金絲王棗生長過程中結合各階段棗樹對養分的需求科學施肥。棗樹的生長中主要追肥3次即可,分別在4月、6月左右、8月左右。4月正處于棗樹生長關鍵階段,對礦物質有著較大的需求,因此要及時追肥,增加礦物質肥。6月正處于棗樹生長的高峰期,有著非常大的養分需求量,追肥以氮磷肥為主。8月正處于棗樹生長的后期,及時追肥對果實的發育非常有利,主要施入專用復合肥,用量≥2公斤/株。一般以溝狀施肥居多,即為在金絲王棗樹根系附近挖溝(寬40厘米左右),在底部施入肥料,之后填土至原來的高度。除此之外,沿著樹根到樹冠的投影挖長≥樹高1/2的放射狀溝,具體深度結合土壤質地而定。
第二,灌溉方面。金絲王棗生長處于幼年期時對水分有較大的需求,需要確保水分充足。幼年期遼西地區正處于較為干旱的氣候,因此要及時人工灌溉,為樹體的健壯生長提供水分。進入開花階段后,若水分不足,易導致樹體花果脫落現象,此階段合理灌溉對增產有很好的效果。灌溉不可大水漫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進行滴灌,以提高結果的品質。金絲王棗果實在9月左右生長速度最快,此階段的管理與最終果實的產量密切相關,因此灌溉一定要及時跟上、確保水分充足。
金絲王棗開花量大,對養分的需求非常大,樹體內積累的營養可很大程度上對花的萌發產生影響,營養不足的情況下非常容易出現羅花落果現象。因此要重視花期的管理、確保實現金絲王棗的產量。
每年的6月左右進行開甲,以花朵還沒有完全開放、開放程度在1/2左右時進行為好。幼年時期金絲王棗樹的開甲位置在樹干基部向上25厘米左右,之后每年上升,達到最高處后再逐漸下移。開甲的時間一般在晴好的天氣里,對于幼齡的棗樹可以直接進行開甲,中老齡的棗樹可先將表面的陳皮去除,選擇內部新長出的白色皮進行開甲。開花的工具要求專用,從上部切入皮中,沿著樹體一周切斷,不能對內部結構產生損傷。
每年的年初刮去金絲王棗樹體上的老皮,將表面淺層的去掉,以紅皮露出為最好,對病蟲害的預防比較好。春季中旬時選擇石硫合劑等對準棗樹均勻噴施。金絲王棗生長中易發生的病害主要為棗銹病。為了對此病進行有效的預防,可在每年入夏前選擇大量波爾多液進行噴施,30天后再選擇粉銹寧等大量噴施1次。之后管理中繼續加大滅殺力度,針對性施藥,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