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娟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下簡稱“原理”)課程教材內容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成果,在教學內容上,該門課程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教材緊緊圍繞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要始終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一主題,以闡述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為重點,以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為主線,以人的解放為價值訴求,全面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力求做到史論結合、深入淺出、情理相融,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他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1]因此,將紅色文化融入高?!霸怼闭n中,不僅有利于將紅色文化傳承下去,還能讓紅色文化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偉大實踐中獲得創新與發展。
深刻理解和學習紅色文化,不僅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紅色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提升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具有重要意義,還堅守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經濟、政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21世紀的今天是一個信息化時代,我們在享受著科學技術帶來的諸多好處的同時,我們的思想也在不停地受到西方思想的沖擊。當代大學生作為互聯網的主力軍,受到西方思想的沖擊也是最多的,特別是享樂主義、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等思想,深刻影響著當代大學生,這與紅色文化所宣揚的艱苦奮斗、不怕吃苦等精神截然對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肩負著宣傳和弘揚紅色文化精神的任務,旨在幫助大學生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為了向黨和國家輸送更多高質量的人才,必須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原理”課教學當中,將紅色文化帶入大學校園,宣傳革命戰爭時期的英雄事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要善于引導大學生學習革命戰爭時期的英雄事跡。長期堅持下,大學生的思想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教育過程中,要充分學習革命戰爭中革命先烈們吃苦耐勞、團結一致、無私奉獻等高尚品質,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紅色文化蘊含著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給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留下的寶貴財富。紅色文化展現了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英勇斗爭、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是先進歷史文化的體現。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原理”課當中,有利于促進紅色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那么,如何促進呢?繼承是發展的重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結果。將紅色文化融入高?!霸怼闭n的前提是我們必須繼承紅色文化,紅色文化的發展是我們繼承紅色文化的必然結果。只有繼承了紅色文化,我們才能將其融入高?!霸怼闭n教學中。在將紅色文化融入高?!霸怼闭n的教學過程中,紅色文化會隨時代而產生變化,但是紅色文化的核心與本質不會變化,變化的是呈現紅色文化的形式和載體,并且紅色文化會在實踐中獲得發展。因此,我們將紅色文化融入高?!霸怼闭n中,不僅有利于將紅色文化傳承下去,還能讓紅色文化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偉大實踐中獲得創新與發展。
紅色文化中的英勇斗爭、視死如歸、愛國主義精神等正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它是我國先進歷史文化的體現。通過采取多樣化的形式將紅色文化融入高?!霸怼闭n教學當中,會加深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深入了解,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且,可以讓原本枯燥的理論教學變得更加形象生動,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激發學生對“原理”課的學習興趣,讓“原理”教學從內容和形式上變得更加豐富,豐富教學內容和素材,使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變得多樣化及形象化,從而增強了課堂的生動性和吸引力。
總之,將紅色文化融入高?!霸怼闭n教學的方方面面,不僅彰顯了紅色文化的意義與價值,還有利于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和發展。
將紅色文化融入“原理”課教學時,要結合該門課程的內容和特點,既要有理論的深度,又要有實踐的溫度。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精神實質,幫助他們確立科學社會主義信仰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把握紅色文化融入“原理”課的耦合性和關聯性,幫助學生進一步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理解并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基本觀點及當代價值;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觀察及分析問題,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此,將紅色文化有機融入“原理”課的教學內容,從教學宏觀思路和原則方法兩個層面來研究并引入各類紅色文化資源及內容,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審視和領悟紅色文化所蘊含的深刻的哲學思想并揭示的科學的客觀規律。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創造并積累的無產階級文化,具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和鮮明特征,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從內容上看,是中國人民艱苦奮斗、致力于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堅定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現實寫照和思想積淀。從內涵來看,蘊含了中國共產黨的價值理念和人文關懷、道德理想以及政治追求,體現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宗旨意識和堅強的意志品質。從表現形式上看,紅色文化以具體的行為行動為紐帶和載體,表現為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的形態。紅色文化與馬克思主義有著內在的理論價值關聯。
結合“原理”課的課程性質、課程特點以及紅色文化的深刻內涵、表述特點,系統深入地闡明這二者之間的理論價值關聯,從而為紅色文化融入“原理”課提供堅實的學理基礎與合法性依據。
精準把握紅色文化內涵的哲學前提、思想基礎、科學規律和必然趨勢及其與“原理”課各章節的內在思想關聯,將二者不僅從形式上而且從內容上實現真正的有機融合,使學生能夠在二者的相互貫通、相互強化中得到精神的洗禮、心靈的凈化和思想的升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理念,強化情感認同、理論認知、行動自覺、知行合一的有機統一。以課堂講授為主,輔以其他實踐性環節,主要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如下。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方法。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將書本知識和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從而深化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2]。
2.案例講解與課堂討論相結合教學方法。用豐富的紅色文化幫助學生理解基本理論,提高科學認識、分析、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根據不同單元的課程內容,教師深入分析基本理論,在此基礎上,提出討論課題,然后經過學生的思索,提出問題。對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習進行正面引導,指導學生用理論思維分析問題。
3.體驗教學法。主要是指任課教師把親身的體驗和經歷引入課堂教學環節,以實例的形式向學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景,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將紅色文化融入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恰當采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以聲、像、圖、表的形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為提升紅色文化融入高?!霸怼闭n堂的教學效果,需要從內容和形式上下功夫,既注重內容上的有機融合,又突出形式上的靈活運用,彰顯高?!霸怼闭n接地氣和潤物無聲的育人實效。
從形式上看,建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為紅色文化融入高?!霸怼闭n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下面,選取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原理”課程建設為例,探索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原理”課提升教學效果的現實路徑。
1.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凸顯紅色文化融入“原理”課堂教學特色。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該門課程網絡教學平臺為智慧樹,在課程教學設計上,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理論課時分配為線上教學8個學時,線下見面課32個學時。在線上教學,借助各高校的網絡教學平臺,共享全國各地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實驗課時分配為網絡實踐教學和實踐教學各4個學時,其中網絡實踐教學環節為線上開展“讀中國共產黨故事、悟馬克思主義原理”文學、藝術、科學作品大賽活動,活動分兩個階段,分別是準備與評選階段和展示階段,展示平臺是“原理”課程公眾號(萌新與馬克思),屆時把獲獎作品發布在公眾號上,供全體學生學習交流。
2.發揮紅色文化在高?!霸怼闭n堂授課中的重要作用。作為高?!霸怼闭n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能夠更好地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使其更加自覺地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不斷地將紅色文化中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艱苦奮斗精神永久地繼承并發揚。
如何更好地提升高?!霸怼闭n實踐教學效果,建構以紅色文化為核心的實踐育人模式,豐富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實踐體驗和感受,從而讓大學生更加了解和熱愛紅色文化值得深思。以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為例,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原理”課實踐教學過程中。
1.積極推進校企合作,通過紅色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為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原理”課實踐教學活動提供廣闊的平臺。借助三亞紅色娘子軍演藝公園、母瑞山革命根據地和臨高角等紅色教育實踐基地,分批次組織學生前往紅色教育實踐基地實地考察學習。參觀前,要求學生通過書籍、網絡、新媒體等途徑搜集海南紅色文化的歷史資料,為現場參觀學習奠定良好的知識儲備。參觀時,通過情景再現、圖片及影音播放、現場講解等,增進對紅色文化的認知,更好地理解“原理”課講述的實事求是的深刻內涵,注重引導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和思想的共識,堅持學而信、學而思和學而行。參觀后,以小組的形式課后討論,撰寫實踐報告進行評比獎勵,并選出小組代表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交流。
2.通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和實地參觀等方式,發揮“原理”課教師的指導作用,積極組織學生申報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社會實踐項目,拓寬紅色文化融入“原理”課實踐教學的渠道。以調研團隊的形式,組織大學生在省內外開展暑期社會實踐調研活動[3],利用課堂所學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深化對紅色文化的認知,從而強化紅色文化融入“原理”課的實踐育人實效。
3.制訂和完善“原理”課實踐教學方案,開展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實踐教學活動,拓展紅色文化融入“原理”課實踐教學的廣度和深度。為引領學生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按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本原則,緊扣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開展“原理”課程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旨在通過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學習并分析社會問題及現象,深刻領悟“原理”課程中的相關理論,深刻體會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人民性、發展性和實踐性。以課程教學班級為單位,每學期至少開展兩項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實踐教學活動,例如,組織開展“觀紅色經典電影(視頻)、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一個精彩觀點,一段紅色故事”比賽活動等系列實踐教學活動。利用重大節假日契機,教師提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本觀點,提取章節的核心知識點和重點內容,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理解和掌握“原理”課與紅色文化的內在聯系。
總之,突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中融入紅色文化不能故步自封,機械地將各個模塊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的各個知識要點,而是要堅持動態融入、及時跟進、強化熱點、突出重點、講求實效,有針對性地篩選并融入典型性的重大熱點、焦點、難點問題,強化學理闡釋并觀照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