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長明,陳偉意
(廣州市番禺區婦幼保健院,何賢紀念醫院產房產科手術室,廣東 廣州 511400)
妊娠期高血壓是指在妊娠20 周以后出現的高血壓、水腫、蛋白尿等表現,是孕婦所特有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癥,若不及時開展相關干預,隨著病情的發展,孕婦可出現昏迷、抽搐、腎功能異常等表現,對孕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2]。由于妊娠期高血壓需要通過長期服藥來控制血壓,加之妊娠期間孕婦的內分泌不穩定,極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其依從性較低[3]。隨著臨床關于妊娠期高血壓研究的不斷深入,部分學者認為運動量不足以及營養不均衡均與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具有較高的相關性[4]。有氧運動是一種通過有氧代謝提供運動能量的運動模式,具有改善新陳代謝的作用。本研究將有氧運動應用于妊娠期高血壓孕婦的血壓管理中,并配合開展個體化飲食管理,然后對該管理模式的應用效果以及對孕婦血壓和妊娠結局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選擇2021 年4 月至2023 年2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20 例妊娠期高血壓孕婦,依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將研究對象分為試驗組(n=60)及參比組(n=60)。試驗組:年齡為25 歲至38 歲,年齡平均值為(30.26±2.57)歲;孕周為20 周至35 周,孕周平均值為(29.51±2.74)周;產次平均值(1.34±0.42)次;BMI 平均值為(26.05±2.81)kg/m2。參比組:年齡為23 歲至38 歲,年齡平均值為(29.75±2.66)歲;孕周為20 周至36 周,孕周平均值為(29.91±2.53)周;產次平均值(1.22±0.39)次;BMI 平均值為(25.76±2.79)kg/m2。兩組孕婦的各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后正式啟動,且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中的倫理準則。
納入標準:(1)符合2020 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5];(2)首次發病且為單胎妊娠;(3)孕婦在家屬的陪同下加入本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1)孕婦存在高血壓家族史;(2)孕婦存在肢體功能障礙,無法進行有氧運動訓練;(3)孕婦存在胎盤早剝及前置胎盤、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子癇等其他妊娠期并發癥;(4)孕婦合并惡性腫瘤、感染性疾病;(5)孕婦自愿退出或一般資料缺失。
參比組實施常規妊娠期高血壓干預,包括臥床靜養、健康教育、心理干預、飲食指導、基礎治療等,并囑咐孕婦定時記錄每日飲食及運動情況。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有氧運動聯合個體化飲食的干預,方法是:(1)有氧運動:首先囑咐孕婦完成健走訓練,并對孕婦在此過程中的實際心率變化情況進行檢測,再根據公式計算孕婦的安全運動心率范圍,以便后續調整孕婦的運動計劃。28 周前以訓練大腿肌群、腹部肌群、盆底肌群的張力訓練及彈性訓練為主,每周3 次,每次50 min。28 周后增加盆底肌的收縮訓練,并保持同樣的運動頻率。在運動的過程中,家屬應全程陪同。以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運動鍛煉,運動強度以孕婦輕微出汗并開始感覺疲憊為宜。(2)個體化飲食:在孕早期,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并實施少食多餐,注意對糖分的攝入。若孕婦出現尿量偏少、無法保證有效進食的情況,可以靜脈輸注的方式為孕婦補充葡萄糖,并保證每日攝入600 μg 的葉酸。孕中期注重對能量的攝入,保證每日攝入谷類(450 g)、奶制品(300 g)、水果(150 g)、肉和魚(100 g)、豆制品(70 g)、植物油(15 g)、雞蛋(1 個)以及適量的糖、鹽,烹飪方式的選擇以蒸、煮、炒為主,避免攝入過多油炸食物。若孕婦出現水腫等癥狀應嚴格控制對鈉的攝入。孕晚期應適量增加對奶制品及脂肪酸的攝入,多食用富含鈣、鐵的食物。
(1)血壓水平:分別于干預前、干預1 周后及分娩前1 天使用上臂式電子血壓儀(生產廠家: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型號:YE670CR)測量孕婦的收縮壓及舒張壓,測量3 次取平均值。(2)妊娠結局:在分娩結束后統計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包括胎盤早剝、剖宮產、產后出血以及子癇。(3)新生兒結局:在分娩結束后統計兩組的新生兒結局,計算早產兒、極低體重兒(體重<1500 g)、巨大兒(體重>4000 g)以及新生兒窒息(1 min Apgar 評分≤7分或5 min Apgar 評分≤7 分)的發生率。
本研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9.0 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孕婦的收縮壓及舒張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1 周后、分娩前1天,試驗組孕婦的收縮壓〔(141.05±10.35)mmHg、(133.06±9.97)mmHg〕和舒張壓〔(96.25±8.81)mmHg、(86.69±8.04)mmHg〕均低于參比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血壓水平的對比(mmHg,± s>)

表1 兩組孕婦血壓水平的對比(mmHg,± s>)
注:將干預1 周后的數據與干預前相比較,*P <0.05;將分娩前1 天的數據與干預前相比較,#P <0.05。
干預前 干預1 周后 分娩前1 天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試驗組 60 151.68±12.54 109.64±10.22 141.05±10.35* 96.25±8.81* 133.06±9.97# 86.69±8.04#參比組 60 152.34±12.87 109.91±11.06 145.26±11.37* 99.68±8.99* 138.84±9.67# 91.05±8.32#t 值 0.285 0.139 2.121 2.111 3.223 2.919 P 值 0.777 0.890 0.036 0.040 0.002 0.004組別 例數
兩組孕婦胎盤早剝的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試驗組孕婦剖宮產、產后出血及子癇的發生率均低于參比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的對比[例(%)]
兩組極低體重兒及巨大兒的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早產兒及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均低于參比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情況的對比[例(%)]
妊娠期高血壓可導致孕婦出現小動脈痙攣,進而可危及其生命。對于胎兒而言會導致胎盤供血不足,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如果在此基礎上再發生血管內栓塞,則更易促使胎兒窒息甚至死亡[6-7]。目前對于該疾病的治療主要是休息、鎮靜、預防抽搐,有指征的降壓和利尿、密切監測母胎情況、適時終止妊娠。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效的干預措施有助于提高孕婦的血壓控制水平,進而減輕疾病對孕婦及胎兒造成的損害。
本研究結果可見:干預前,兩組孕婦的收縮壓及舒張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1 周后、分娩前1 天,試驗組孕婦的收縮壓〔(141.05±10.35)mmHg、(133.06±9.97)mmHg〕 和舒張壓〔(96.25±8.81)mmHg、(86.69±8.04)mmHg〕均低于參比組(P<0.05)。該結果提示對妊娠期高血壓孕婦實施有氧運動聯合個體化飲食的干預能夠有效改善其血壓水平。分析原因可能為運動時,血液流動會變得更為順暢,同時鈉(使血壓上升的原因之一)也會隨著流汗而大量排出體外;另外,使血壓上升的物質——兒茶酚胺在血液中的含量也會減少,這些因素都會使得血壓下降[8-9]。同時適度的有氧運動能夠幫助孕婦增強心肺耐力,能夠增加孕婦氧氣的攝入量、改善機體血液循環,從而改善血管壁彈性、降低血壓。同時研究中還發現兩組孕婦胎盤早剝的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孕婦剖宮產、產后出血及子癇的發生率均低于參比組(P<0.05)。兩組極低體重兒及巨大兒的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早產兒及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均低于參比組(P<0.05)。分析原因可能為有氧運動能夠有效地舒張小動脈,抑制小動脈的過度興奮,增加胎盤的血流量,進而避免胎兒窘迫等不良事件的發生[10-11]。而個體化飲食能夠根據孕婦自身的情況調整日常食譜,使孕婦能夠獲得日常所需的營養元素,也可為胎兒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同時根據孕婦的實際情況,嚴格控制孕婦對鈉的攝入有助于避免水腫等癥狀的發生[12-13]。
綜上所述,在妊娠期高血壓孕婦的干預中實施有氧運動聯合個體化飲食的干預有助于改善其血壓水平,減少不良妊娠結局及新生兒結局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