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良 張現軍 向鵬 向蓉
“職業教育要堅持就業與升學并重,要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的育人導向,要聚焦短板和突出重點,不斷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守住教育安全底線……”11月21 日至30 日,一場職業教育教學視導行動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湘西州”)18 所中職學校全面鋪開。湘西州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耀宗帶隊成立工作專班,從辦學水平、辦學效益等5個板塊直面職業教育發展熱點難點,為各中職學校把脈問診,提供智力支撐,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湘西州把職業教育發展作為建設教育強州的重要抓手,不斷創新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優化專業設置,提高教育質量,積極構建“校企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進雙贏”的職業教育新格局,全州職業教育走上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快車道”。
保障有力,夯實辦學條件“硬指標”
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前提是夯實辦學條件這個“硬指標”。
12 月1 日,走進吉首市民族幼兒師范學校新校區,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青磚黛瓦、依山傍水,“園林式”的校園環境賞心悅目,階梯式教學樓簇新靚麗,恢宏大氣的實訓樓里設備先進齊全……
作為湘西州唯一的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和入選湖南省“楚怡行動計劃”的學校,當地政府狠抓“硬件”升級,新征地432 畝、投入5.4 億元,蹄疾步穩推動新校區建設,以破解學校學位不足、辦學條件落后等難題。
“目前,學校一期建設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可滿足3500 多名學生在校學習需要。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二期工程項目建設進度,為學校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學校副校長彭洋滿懷期待地說道。
辦學條件不斷優化所帶來的憧憬和欣喜,并非該校專屬。
2023 年10 月,州為民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整體搬遷至吉首市經開區張社大道,新校區總投資1.2 億,校園建筑面積60000 余平方米,學校一改過去租賃經營的辦學歷史。
永順縣職業教育技術中心建有“高大上”的阿里巴巴客服中心,建設項目儀器設備總值達2560 萬元,其中實訓設備總值1069.98 萬元,有重點建設創新創業實訓基地電商直播、物聯網技術應用、無人機等14 個實訓室。還開設有校內駕校,學生在學校學車不僅能實現快速拿證,更有機會近距離觀察了解汽車的構造和工作原理、體驗汽車性能、學習汽車日常維護與保養,真正體會理實一體化教學。
……
在湘西州各中職校園內,隨處可見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先進一流的實訓空間。近年來,湘西州以實施職業院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為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按國家中職學校建設標準加大教育投入,加快中職教育發展步伐。
截至2023 年11 月,湘西州新增5 所中職學校辦學條件重點監測指標全部達標,全州18 所中職學校達標率80%,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的憧憬和欣喜,在越來越多職教人心中充盈。
德育為先,淬煉德技并重好工匠
教育之始,以德為先。立德樹人,是教育的首要和根本任務。
走進鳳凰縣職業中專學校,整潔清爽、書香怡人,從優美的校園環境到禮貌問好的學生,無不彰顯了學校文化育人內涵。作為“湖南省文明校園”和“湘西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示范學校”,該校以“三全育人”為抓手,不斷健全學校陽光德育工作體系,通過精細管理、多彩活動、文化浸潤,厚植文化沃土,播種德育之花。
“在禮儀訓練中,我的形體和內心都在改變。”2017 級學生小劉曾十分厭學,在學校老師的鼓勵下,她報名加入了校禮儀隊,從一開始害怕展露自我,到變得越來越大膽自信,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2020 年通過單招考試考入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空乘專業。
該校還結合地方特色開設第二課堂,組建茶藝、苗鼓等27個興趣小組,深入開展扎染、蠟染、土家織錦等傳統文化技藝培訓,既弘揚民族文化,又培養學生一專多能,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得到提升。
在花垣縣職業高級中學,對學生實行學習、德行雙百分管理,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平時德育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評價結果將被記入個人檔案,作為評優選模的重要依據。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還制定了“六條高壓線”和“兩項新規”對學生進行管理,幫助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近年來,湘西州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通過“一校一策”,打造德育品牌,將立德樹人落實到學生成長發展全過程。各職業學校積極推進“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構建課程育人、規范育人、活動育人、家校協同育人的網絡立體化“大德育”模式,大力培育適應新時代需要的“德技并修”人才。
產教融合,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
如何精準對接市場需求,讓學生在學校成才、在社會出彩?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拓寬了人才培養的新路子。
“在校內就能接觸到真實的汽車維修保養案例,實在太方便了。”11 月30 日上午,瀘溪縣第一職業中學汽車服務實踐中心內,瀘溪縣金橘汽車服務中心的汽修師傅一邊進行修理,一邊給汽修專業高三學生講授技術要點。
2018 年以來,瀘溪縣第一職業中學與瀘溪縣金橘汽車服務中心簽約合作,引廠入校,在校內建立了汽車服務實踐中心,實施產教融合生產性實訓,推行現代學徒制試點。基地模擬公司化管理方式,產、學、研相結合,以項目教學引領工學結合,提高學生專業技能,促進學生優質就業,實現學生畢業后就業零適應期。
“學校每個專業都建有校內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寶貴的實踐機會,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校長李玉宏介紹,今年,該校汽修、平面設計、界面設計等專業392 名畢業生全部就業,其中升入高一級學校就讀84 人,就業率達100%,對口就業率97.62%,最高工資達近萬元每月。
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今年10月,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與湖南花垣十八洞苗繡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湘西年輕人廣告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內成立了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十八洞苗繡產業學院和邊城非遺文化傳媒產業學院,將學校專業群與當地重點發展的產業群緊密對接,將產業先進技術、產業優秀文化、產業發展需求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引導師生融入湘西地方特色產業和創意產業發展。
如今,高質量發展成為湘西州職業教育的關鍵詞。全州堅持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不斷提高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成立了以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為龍頭,州內外14 所職業院校、40 家企業和湘西高新區等共同參與的湘西現代職業教育集團,形成“高職院校牽頭、中高職有效對接、政行校企研”多元互動的職業教育共建共享格局。同時,鼓勵大型實體企業、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建設實習實訓基地,每個縣市建設有1 個政校行企共同參與的縣域共享性職業技能實習實訓基地。
目前,全州校企合作企業有186 家,建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166個,訂單培養班級60個。政校企聯動促進就業機制運行正常,2023年,全州就業學生數8445人,其中直接就業人數3871人,升學人數4309 人,就業率96.75%。新時代的能工巧匠,奔跑在不斷拓寬加長的技能成才賽道上,逐夢閃閃發光的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