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陳先紅,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故事創意傳播研究院院長(中國外文局—華中科技大學共建),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新聞史學會公共關系分會會長。研究方向為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中國故事國際傳播、品牌傳播等。出版著作和教材20 多部,發表論文百余篇。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 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 項,中國外文局重大課題2項,其他省部級項目幾十項。
書訊:
《講好中國故事元敘事傳播戰略研究》
作者:
陳先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9月
定價:70元
“講好中國故事”不簡單。如何從中國實踐和中華文化中提煉學術概念和思想要素,激發中國知識的生產和再生產,并上升為“中國理論”,為解決全球性問題提供“中國智慧”,為拯救現代性危機提供“中國方案”,這是中國學者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和緊迫時代課題。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講好中國故事元敘事傳播戰略研究》一書,聚焦文化中國、元敘事、戰略傳播三個關鍵詞,展開“講好中國故事”的理論探索和應用研究。
本書選擇家庭價值觀、春節、漢字、《西游記》、儒釋道五個元故事題材,作為一組具有示范性和實驗性的研究樣本。
第一,家庭價值觀作為一種可對話的共享價值觀,具有貫通古今、融通中外的“戰略眼”元話語價值。實施家庭價值觀敘事金字塔大戰略,即以“家和萬事興”為核心價值主張,以中國家庭、外國家庭為兩個面向,以官方—民間—公共為三組話語空間,以接觸、交流、教育、授權為四種傳播路徑,通過人民、產品、文化、媒介和旅游五大載體渠道,講好責任中國、誠信中國、文化中國、品牌中國、創新中國、美麗中國六大故事,塑造可敬、可信、可愛的中國形象。
第二,春節作為最悠久、最隆重、最盛大的中華民族文化儀式,蘊含著中華民族集體的世界觀與生活哲學,從時間意識與空間意識規范著中華民族的生活節律,具有特殊的元話語性質。通過實施春節文化儀式整合傳播戰略,可以將春節打造為祭典與慶典相結合的中華節慶儀式話語,持續增強中國故事的生活儀式感、市場能見度、國際影響力。
第三,漢字是中華文化之元。中華文化的“字”有助于建構中華文化符號話語體系。通過實施漢字故事多模態跨媒介敘事戰略,打造漢字文化產業鏈。制定“講好漢字故事跨媒介敘事規范”,鼓勵國際中文學習者參與講好漢字故事;站在提升漢字作為國際通用語的新起點新高度,制定國際漢字學習戰略、國際漢字審美戰略、國際漢字文化交流戰略、國際漢字產品供給戰略等。
第四,《西游記》作為享譽世界的文化作品,其故事話語具有全球化消費潛力,可以圍繞《西游記》故事的個性話語、自由話語、合作話語、快樂話語、神奇話語、信仰話語,有針對性地開發和推廣《西游記》文化產品和文旅產品。
第五,儒釋道思想作為中國人的文化信仰,為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一個范疇系統和文化思想基礎。要針對不同目標人群的現實需要,實施儒釋道思想多語種語料庫建設戰略、儒釋道思想返本開新學術交流戰略、儒釋道文化跨媒介產品敘事戰略、儒釋道文化儀式化生活敘事戰略、儒釋道文化關鍵詞對外傳播戰略。
第六,通過中國故事的要素性融合和市場營銷的工具性融合來建構一個統一的中國故事世界,不斷向國際社會提供具有共享價值觀的、可以互文對話的、充滿情感能量的“中國故事流”,確保中國對外話語體系的統一性,從而實現從戰略到戰術的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