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印度和以色列的軍事技術合作有了新成果。作為以色列“狂暴”空對地導彈的第一個海外客戶,印度海軍成功地將這種武器整合到其米格-29艦載機上,讓印度航母編隊獲得了縱深打擊能力,對印度洋周邊區域的威懾力由此顯著增強。
據印度“歐亞時報”網站報道,“狂暴”導彈是一款從空中發射的高速精確制導武器,在對抗突然出現的時間敏感型目標時非常有效。印度軍方近日在社交媒體發布的一張照片顯示,一架米格-29K艦載戰斗機在機翼下方掛載了一枚“狂暴”導彈。在一張拍攝于今年夏天的照片上,幾名印度海軍人員在機庫中檢查“狂暴”導彈,旁邊有幾名來自中東國家的參訪人員,背景中可以看到更多米格-29K戰斗機。
“狂暴”導彈最早于2018年曝光,它以一款從地面發射的增程火箭彈為基礎,針對空中發射的特性做了小幅修改,主要是加固彈體、增設用于和載機連接的接口。按照以色列方面的說法,“狂暴”導彈的典型作戰距離為140公里左右。以軍戰機曾用它挫敗了武裝分子的進攻,凸顯了它在“對峙場景”下的強大威力。
印度是“狂暴”導彈最早的海外用戶。外媒認為,比起印度自行研發的同類武器,這款導彈的優勢體現在很多領域:它使用GPS輔助慣性導航系統(INS)制導,抗干擾能力強,在電子對抗激烈的作戰環境下能夠穩定運作;“狂暴”導彈的最大射程超過250公里,可以在短程和中程防空系統的覆蓋范圍之外投放,大大提高了載機的生存能力。由于采用火箭發動機,“狂暴”導彈的速度非常快,甚至能打擊機動防空系統或彈道導彈發射車這類稍縱即逝的目標,只需在短時間內對目標進行定位。根據以色列IMI公司的說法,“狂暴”導彈可以在5分鐘內擊中處在最大射程上的目標。更重要的是,“狂暴”導彈比傳統的空射防區外武器便宜。(摘自《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