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夏 施毅颋 杜佳 蔡婷
[摘要]黨建在康復醫聯體建設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以靜安康復醫聯體為研究對象,從黨建調研、項目試點、平臺共享、制度創新、黨建督查、品牌創建六個維度,闡述黨建引領區域康復醫聯體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和成效。黨建引領區域康復醫聯體高質量發展要進一步務實黨建調查研究,強化黨建品牌意識,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發展,探索康復醫聯體區域化黨建新模式。
[關鍵詞]黨建;康復醫聯體;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識碼:B
構建分層級、分階段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是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作為一種機制探索,區域康復醫聯體應運而生。靜安康復醫聯體始于2012年,并在2017年快速發展成為上海第一家區域性的康復專科醫聯體,2019年獲選上海十大醫改創新舉措。經過十年發展,通過黨建引領將“組織所能”對接“群眾所需”,以“黨建鏈”引領“健康服務鏈”,充分利用黨建資源推動區域康復醫聯體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在康復醫療方面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1黨建引領區域康復醫聯體建設的內在邏輯和模式選擇
1.1黨建引領區域康復醫聯體建設的內在邏輯
黨建在醫聯體建設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主要體現在帶動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迸發內生動力、促進醫療衛生資源整合以及激發醫護人員能動性。區域康復醫聯體是以康復學科為紐帶的區域性專科醫療聯合體,其特點是從區級層面進行頂層設計,明確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優化康復資源配置,提高康復資源利用效率。其主要任務是將存量資源向康復資源調整,推動部分公立醫療機構功能轉型,這個過程亟需黨組織發揮強大的黨建引領作用。通過區域化黨建引領,把黨的全面領導融人區域康復醫聯體建設,加強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確保康復事業發展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前進,實現區域康復醫聯體高質量發展。黨建引領是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的迫切需要,通過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管理優勢,明確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定位,使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明顯提升。黨建引領是加強醫院黨的建設的現實要求,通過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在建陣地、強隊伍、塑品牌中更好地發揮黨建組織動員、資源整合、多方協調、凝心聚力等方面的優勢,實現黨建引領區域康復醫聯體高質量發展。
1.2靜安康復醫聯體黨建工作的模式選擇
回顧靜安康復醫聯體十年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始于2012年,靜安康復醫聯體初見雛形,由華山醫院、華東醫院、上海市第四康復醫院和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成;第二階段是2015年閘北、靜安兩區“撤二建一”后,醫療機構布局與醫療資源配置發生了新的變化,區屬康復專科醫院數量增加至兩家,三康和四康一南一北輻射帶動基層康復能力提升;第三階段是2017年至今,由華東醫院和靜安區組建區域康復醫聯體,成員單位包括區屬兩家康復醫院、5家綜合醫院和1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黨建引領靜安康復醫聯體建設是因地制宜構建起的創新發展模式,隨著醫聯體成員單位的持續增加,黨建引領成為促進多元主體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黨建模式也從最初的“結對共建”向推進“共同行動”的模式轉變。黨建工作理念上突出區域化和扁平化,黨建工作布局上形成點線面的三位一體工作格局,黨建服務方式轉變為以需求為導向提供精準服務項目對接。經過十年發展,基本實現了黨建與業務融合式發展,通過建好康復陣地,做強康復隊伍,培育了一批具有康復特色的區域黨建服務項目和示范品牌,形成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整體推進的區域康復醫聯體黨建格局。
2黨建引領的實踐路徑與成效
2.1黨建調研推動公立醫院康復轉型發展
公立醫院功能轉型為康復醫院是靜安康復醫聯體的首要任務,作為涉及民生的重大決策事項,必須加強黨的領導,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多層次、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將調研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的政策措施。靜安實踐是從三個層級開展黨建調研,分別是:區委出題政協委托調研課題、區衛生黨工委委托第二軍醫大學調研課題和醫院黨總支組織的專家論證會和調研座談會。在政策層面,通過調研發現要落實好政府投入、醫保管理、人才發展、編制調整等相關支持性政策。在醫院層面,調研發現康復亞專科基礎薄弱、職業規劃不清晰、康復隊伍不穩定是亟待解決的難點問題,要強化黨建在康復轉型中的政治保障作用,在科室調整、崗位設置、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重大事項上起到了把方向、作決策、保落實的領導核心作用。此后,靜安康復醫聯體其他重大決策事項,如黨建服務項目試點、建設示范性社區康復中心等均借鑒了該調研模式。
2.2黨建項目試點構建三級康復網絡體系
靜安康復醫聯體發揮區域化黨建的組織優勢,堅持以點帶面,采取先試點后推廣的方式,構建層次分明、功能完善、區域聯動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2014年,在華東、四康和南西社區醫院三家黨組織的牽頭下,探索“共同行動”區域化黨建組織新模式,試點開展“康復醫療進社區”的黨建服務項目,發揮黨員組團式幫扶的人才和技術優勢,強化社區康復服務能力建設,構建三級康復網絡體系,實現雙向轉診,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捷、經濟的康復醫療服務。2017年,該黨建試點經驗獲全區推廣,華東醫院一靜安區康復醫聯體正式組建,隨著試點單位的不斷擴增,發展至今已構建起以華東醫院為依托,康復醫院為平臺、二級綜合醫院康復科為有效補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礎、康復學科為紐帶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形成住院康復、門診康復和居家康復緊密結合的康復醫療服務網。
2.3黨建平臺共享提升康復醫療服務能力
靜安康復醫聯體依托區域化黨建醫療健康專業委員會,將分散的黨組織和黨員聚合為提升康復醫療服務能力的重要力量,搭建起靜安區康復治療技術培訓中心,康復護理培訓中心等教學平臺,旨在培訓全區康復專業技術人員,打造醫聯體康復專業實訓基地,有計劃地開展黨建十醫療、教學、科研、護理、管理等活動。促進成員單位的業務交流,建立覆蓋全區的康復協作網。此外,靜安康復醫聯體還依托區域化黨建平臺,將康復服務場景延伸至社區站點、養老機構、商務樓宇等場所,打通社區居民康復服務“最后一公里”。
2.4黨建制度創新賦能康復專業隊伍建設
推動黨管人才機制創新。在黨建引領下,建設初期以現有醫務人員康復轉崗或加注執業為主,黨員干部積極發揮帶頭作用,康復醫院全體動員參加各類康復專業資格考試。華東醫院-靜安康復醫聯體組建后,逐步建立以需求為導向、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康復醫療專業人員培訓機制,每年對醫聯體內的醫療工作人員開展系統培訓,至2021年醫聯體內注冊康復醫生、注冊康復治療師占全市比重分別達到了16%和10.2%,位列全市前茅。制定康復醫聯體人才柔性流動方案,引導康復醫師至社區多點執業,鼓勵康復治療師下社區駐點開展社區康復服務,探索全科規培醫師康復崗位規范化培訓,從而突破社區醫院康復醫生難培養的困境。以黨建雙培養機制為抓手,十年來,康復醫聯體共選拔培養32名康復骨干入黨,13名黨員培養成康復亞專科學科帶頭人。
2.5黨建督查機制確保服務項目精準對接
在提煉“康復醫療進社區”黨建服務項目的經驗做法時,發現通過項目化服務和黨建督查機制,有助于康復醫聯體提質增效。通過黨建督查機制,定期開展黨建調研,以需求為導向,成員單位黨組織利用好資源清單、需求清單和項目清單這三張清單,形成精準化的項目運行鏈,提供多元化服務項目,服務項目從最初的5類5項提升至7類17項,涵蓋康復醫療、康復培訓、康復科普、康復學術、康復人才、康復管理和康復信息化服務,服務對象也不斷向社區、養老院、樓宇、家庭延伸,打造一站式康復服務。強化管黨治黨的主責主業,堅持項目推進,黨組織全程跟蹤、動態管理,通過三會一課部署實施,以項目化的方式激發黨員的參與熱情,發揮黨組織的組織優勢和制度優勢,提升康復服務的發展潛能。
2.6黨建品牌創建培育康復特色品牌矩陣
靜安康復醫聯體堅持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將黨建品牌創建與康復醫聯體工作深度融合,以推動康復行業發展和服務社會群眾為宗旨,努力打造“1+N”具有鮮明康復特色的黨建品牌矩陣,有力推動康復醫聯體提質增效。在康復醫聯體層面構建一個黨建主品牌“康復·靜安行”,依托區衛生健康系統黨校,搭建一個學習康復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技術的交流平臺,鼓勵各級黨組織開展院間康復合作,引導黨員干部主動參與康復醫聯體舉辦的康復義診、康復講座等活動。N是在黨建主品牌的統領下,由各級黨組織結合各自醫院特點打造的特色品牌,通過“一院一品”的培育,增強黨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三康的“康復XIN體驗”和四康的“三全康復”黨建品牌,旨在探索全周期全鏈條康復管理,提升康復整體服務能力。社區醫院在黨建品牌創建中更突出康復亞專科特色,如南西社區醫院的兒童康復,曹家渡社區醫院的肢體康復等。
3思考與討論
3.1夯實區域康復醫聯體黨建調查研究
應重視康復醫聯體黨建調研工作,引導黨務干部深入一線開展調查研究,及時把康復政策深入宣貫下去,把黨員群眾的需求反映上來,就康復資源配置、康復服務利用、康復能力建設、黨組織參與度、黨員參與度、滿意度調查等進行綜合評價。在黨建引領下,就康復醫聯體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區域化黨建智庫作用,把調研成果及時轉化為促進康復醫聯體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措施,定期跟蹤評估并不斷動態調整優化,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且符合民意。靜安康復醫聯體要主動融入區域化黨建大格局,以需求為導向,以調研為基礎,成員單位黨組織精準梳理好資源清單、需求清單和服務清單,確保資源有效統籌、需求有效對接、服務有效落地。
3.2強化區域康復醫聯體黨建品牌意識
黨建品牌創建是推動新時代黨建工作落地見效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區域康復醫聯體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強化黨建品牌意識,用活“主題黨日+”模式,康復志愿服務要與黨日活動同步推進,形成聯動效應,打造黨建康復志愿品牌。開設優秀黨建品牌展示,對康復醫聯體黨組織的經驗亮點和典型做法進行集中展示,讓品牌亮起來,黨建活起來,全力打造黨建宣傳的窗口、支部交流的平臺、黨員學習的陣地,進一步擦亮黨建品牌,凝聚發展合力,發揮區域康復醫聯體的示范引領效應。把黨建品牌創建過程變成增強黨員干部黨建意識的課堂,變成凝聚干部群眾團結奮斗的動力,引領黨員干部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努力推動康復醫聯體高質量發展。
3.3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堅持以深度改革推進黨建和業務的深度融合,必須把握好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區域康復醫聯體的黨建與業務高度融合,主要體現在思想政治上筑牢融合的基礎,在組織體系上明確融合的責任,在項目實施上落實融合的方式,在價值契合上激發融合的動力。在黨建引領下,區域康復醫聯體要沿著黨建方向性指導一項且探索性試點一康復醫聯體政策整合一頂層設計下再精細化建設的路徑不斷深化,以基層黨組織的共同行動確保康復醫聯體始終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維護醫療衛生的公益性。黨建為業務提供服務陣地、機制創新、組織保障和干部人才支撐,業務為黨建提供實踐載體,在區域康復醫聯體的機構改革、體系建設、能力提升、人才培養、服務項目、文化建設上促進深度融合。
3.4探索康復醫聯體區域化黨建新模式
黨建引領區域康復醫聯體晟顯著的特色是將管黨治黨貫穿區域康復醫聯體發展的全過程,堅持公益性導向,以黨建調研、項目試點、平臺共享、制度創新、黨建督查和品牌建設,推動區域康復醫聯體工作由“垂直管理”向“區域整合”,由“條塊分割”向“條塊結合”轉變,探索建立黨建業務同步的需求反饋機制、協商議事機制、利益協調機制和監督評估機制。區域康復醫聯體也是區域化黨建工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發揮好區域化黨建的服務、文化和宣傳優勢,充分利用區衛生健康系統黨校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平臺,積極開展以健康義診、健康咨詢、技術幫帶、人才培養、康復科普等為重點的健康公益服務,把康復服務延伸到社區乃至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