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ISM的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發生機制研究

2024-01-09 08:58:35滕玉華,李寧,劉長進
新疆財經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滕玉華,李寧,劉長進

摘要:文章基于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農村居民的調研數據,運用回歸分析與解釋結構模型(ISM),對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和人際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與層次結構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和人際環境行為的發生機制存在差異。溝通擴散型政策、數字素養、生態價值觀、社會規范、健康狀況和自我效能感對環境素養行為有顯著影響,且溝通擴散型政策、數字素養是深層影響因素;溝通擴散型政策、新媒體環保接觸、生態價值觀、社會規范、健康狀況、自我效能感和政治面貌對人際環境行為有顯著影響,且溝通擴散型政策和新媒體環保接觸是深層影響因素。

關鍵詞:公領域親環境行為;環境素養行為;人際環境行為;解釋結構模型

中圖分類號:F323.6;C912.6?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1671-9840(2023)04-0053-09

DOI:10.16713/j.cnki.65-1269/c.2023.04.006

On Mechanism of Pro-Environment Behavior of Rural Residents

in Public Domain Based on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

TENG Yuhua1, LI Ning1, LIU Changjin2

(1.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2, China;

2.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6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rural residents in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ilot area in Jiangxi Province, this paper applies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ve structure model (ISM)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hierarchy of environmental literacy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rural residents' pro-environment behavior in the public fiel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mechanism of rural residents' public domain environmental literacy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environmental behavior. Namely, communication diffusion-type policies, digital literacy, ecological values, social norms, health status, self-efficac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ublic field of environmental literacy behavior, in which, communication diffusion-type policy and digital literacy are deep-seated root caus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rpersonal 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the public domain are communication diffusion policy, new media environmental contact, ecological values, social norms, health status, self-efficacy, and political outlook, among them, communication and diffusion-type policy and new media environmental contact the underlying factors.

Key words: public domai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environmental literacy behavior; interpersonal 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SM)

一、問題的提出

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求未來五年美麗中國建設要取得顯著成效。居民是建設美麗中國的主體,引導居民實施親環境行為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居民親環境行為包括公領域環境行為與私領域環境行為兩個維度[1-3]。《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調查報告(2021年)》顯示,僅有44.4%的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表現較好,且相較于城市居民,農村居民有更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引導農村居民在公領域實施親環境行為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為了更好地引導農村居民在公領域實施親環境行為,有必要準確識別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并厘清其中的作用機制。

現有關于居民親環境行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3類:一是居民親環境行為結構研究。目前,學者們對環境行為結構的劃分存在分歧[3-4],尚未形成統一的結構模式。岳婷[5]將居民自愿減碳行為劃分為自愿減碳素養行為、自愿減碳人際行為和自愿減碳公民行為;陳飛宇[6]將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行為劃分為習慣型分類行為、決策型分類行為、人際型分類行為和公民型分類行為。二是居民不同類型親環境行為影響因素對比研究。一些學者在將居民親環境行為劃分為不同類型的基礎上,研究居民不同類型親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發現居民不同類型親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存在較大差異[5-7]。三是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影響因素研究。相關研究發現,影響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如面子意識、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等)[2,8]、情境因素(如大眾傳媒、政策法規、社會規范等)[1,6-7]和人口統計特征因素(如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政治身份等)[1,7-8]。

既有關于居民親環境行為的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但仍有拓展空間。現有研究主要從整體上考察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而將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劃分為不同類型并進一步探討不同類型親環境行為影響因素的文獻較為缺乏。此外,現有關于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響因素的識別以及影響程度的分析上,揭示各因素之間相關關系與層次結構的文獻較少。本文將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劃分為環境素養行為和人際環境行為,基于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712個農村居民的相關數據,運用回歸分析與解釋結構模型(ISM),探究農村居民公領域不同類型親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和層級結構,以期能為相關部門優化居民環境行為引導政策提供參考。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模型認為,心理因素、政府政策、社會環保壓力和人口統計特征會影響個體環境行為。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是一種環境行為,根據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模型,心理、政策、人口特征等方面的因素也可能影響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對農村居民進行的深度訪談表明,數字素養、自我效能感、生態價值觀、新媒體環保接觸、政府政策、社會規范、健康狀況、政治面貌、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等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本文將數字素養、自我效能感、生態價值觀劃為心理因素,將新媒體環保接觸、政府政策、社會規范劃為情境因素,將健康狀況、政治面貌、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劃為人口統計特征因素,從心理因素、情境因素和人口統計特征因素3個方面提出研究假說進而進行實證檢驗,以準確識別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

從心理因素方面來說:第一,由行為轉變理論中的“知信行”模式可知,從外界獲取的信息和知識會影響個體行為。數字素養可反映農村居民運用數字工具獲取信息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9],其可通過信息獲取和規范約束影響農村居民的公領域親環境行為。從信息獲取角度來看,通常來說,數字素養高的農村居民利用數字工具更易獲取環保相關信息(如環保政策、環保知識等),這些信息有助于其提升環保素養、增強環保理念,進而提高在公領域積極實施親環境行為的可能性。從規范約束角度來看,農村居民提升數字素養能夠幫助其拓展社會網絡,使其可以從熟人網絡、衍生網絡獲取環保信息并進行交流互動[9],這有利于形成人人都要保護環境的社會規范,在社會規范的鼓勵與引導下,農村居民會自覺成為社會規范的踐行者[10]。第二,社會認知理論認為,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個體行為[11]。自我效能感高的農村居民認為自己有能力處理環境問題,更易持積極的環保態度,實施更多的親環境行為。第三,樹立生態價值觀的農村居民往往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能夠深刻認識自己的親環境行為對生態環境保護所能發揮的積極作用,其在公領域自覺實施親環境行為的可能性更大[10-11]。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說H1:數字素養、自我效能感和生態價值觀會影響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

從情境因素方面來說:媒介依賴理論指出,個體通過媒介獲得與行為契合的信息越多,就越可能實施該行為[12]。農村居民通過新媒體可以更便捷地獲取生態環境信息,了解這些信息有助于增強農村居民的環保認同感[13],促進農村居民形成保護環境的行為規范,從而引導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實施環保行為[12]。政府政策一般包括溝通擴散型政策和服務型政策[14]。就溝通擴散型政策而言,政府通過多個渠道向農村居民宣傳環保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效益性,可讓農村居民更好地理解環保政策,在環保政策的傾向性引導下,農村居民基于接收到的環保政策宣傳而對公領域親環境行為作出積極反應[14]。就服務型政策而言,政府通過提供環保基礎設施和環保信息服務,能為農村居民在公領域自覺實施親環境行為提供更多便利[7],提高農村居民實施環境行為的感知控制力,從而有利于引導農村居民在公領域自覺實施親環境行為。一般來說,社會規范與他人評價相關[15],當農村居民發現周圍人多數已經在認知或實踐中傾向于實施公領域親環境行為時,為獲得他人認可,或避免未在公領域實施親環境行為而帶來的社會壓力,也會選擇在公領域實施親環境行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說H2:新媒體環保接觸、政府政策(溝通擴散型政策和服務型政策)和社會規范會影響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

從個人統計特征因素方面來說:已有研究表明,年齡、收入、政治面貌、受教育水平會影響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1,7-8],但在不同的研究中,學者們對影響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的因素及其效果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不同統計特征的農村居民對環境的認知存在差別[16],在實施公領域親環境行為時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說H3: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和政治面貌會影響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

三、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與樣本特征

本研究所需數據來自“農村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行為發生機制、溢出效應與引導政策研究”課題組于2022年6月至10月對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農村地區進行的實地調研。調研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選取調查樣本,共發放問卷774份,回收有效問卷712份,問卷有效率為91.99%。調研數據顯示:從文化程度來看,52.53%的受訪者僅接受過初中及以下階段教育,受教育程度整體偏低,調研樣本特征與統計年鑒相關數據大致相符,說明樣本具有一定代表性。另從公領域親環境行為實施情況來看,農村居民在公領域實施環境素養行為和人際環境行為的比例分別為28.51%、23.74%,表明農村居民在公領域實施親環境行為整體水平較低,并且在不同類型的環境行為上表現出一定差異。

(二)變量設置

研究中的潛變量說明如下: 第一,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對于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的測度,本文參考既有研究[4-6],設置“在公共場所,我不會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等4個題項;對于農村居民公領域人際環境行為的測度,設置“在公眾場合發現浪費資源(不關水龍頭等)行為,我會及時制止、勸告”等2個題項。第二,數字素養。對于農村居民數字素養的測度,本文借鑒李曉靜[9]的研究,設置“我會使用智能手機和電腦等了解、查找信息”等5個題項。第三,生態價值觀。對于生態價值觀的測度,本文借鑒已有研究[7],設計“我希望在日常行為中能做到保護環境”等3個題項。信度和效度檢驗結果(限于篇幅,文中未列示)表明:各潛變量(環境素養行為、人際環境行為、數字素養、生態價值觀)的 KMO值不小于0.5,表明可以進行因子分析;Alpha值大于0.599,CR值大于0.838,說明量表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AVE值大于0.635,表明測量題項區分效度良好。變量具體說明見表1。

四、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一)模型構建

本研究的因變量為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借鑒既有研究[4-6,12],將其分為環境素養行為和人際環境行為。環境素養行為指農村居民基于生活習慣,在工作場所或公共場所實施的親環境行為;人際環境行為指農村居民通過主動的人際活動,幫助他人增強環保意識,改變他人親環境態度,推動他人在工作場所或公共場所實施親環境行為的一系列行為。本文對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人際環境行為分別設置題項,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進行測量,最終取對應題項的均值(見表1),并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法,識別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和人際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回歸模型設定如下:

[Yi=α0+α1X1+α2X2+…+αjXj+ei]? ? ? ? ? ? ? ? ? ? ? ? ? ? ? ? ? ? (1)

模型(1)中,[Yi](i=1,2)表示農村居民公領域兩類親環境行為,[X][j](j=1,2,…,11)表示各影響因素,[α0]為常數項,[ ei]為隨機誤差項。

(二)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借助Stata15.0軟件,基于模型(1)分別對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和人際環境行為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中的列(a)(c)。此外,為了對估計結果進行穩健性檢驗,在剔除基準回歸中估計系數不顯著的變量后重新進行了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中的列(b)(d)。由表2可知,農村居民公領域不同類型親環境行為(環境素養行為和人際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存在差異。新媒體環保接觸、政治面貌僅對農村居民公領域人際環境行為有正向影響;數字素養只對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有正向影響;自我效能感、生態價值觀、社會規范、溝通擴散型政策和健康狀況均會對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和人際環境行為產生正向影響;服務型政策、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對農村居民公領域兩類親環境行為未表現出顯著影響。因此,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說部分得以驗證。

五、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發生機制的ISM分析

(一)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影響因素的層級結構分解

解釋結構模型(ISM)適用于分析復雜的社會經濟系統結構問題,通過明確各因素的相互作用關系和邏輯層次結構,識別行為的內在發生機制。為探明農村居民公領域不同類型親環境行為(環境素養行為和人際環境行為)影響因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本文運用ISM揭示其中存在的層級關系。ISM分析的基本步驟為:一是根據專家意見,確定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邏輯關系;二是構建鄰接矩陣并確定可達矩陣,進而得到各影響因素之間的層級關系;三是構建解釋結構模型。

下文將以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為例,基于ISM分析,揭示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發生機制。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以[S0]表示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同時根據表2的估計結果,確定其影響因素為數字素養([S1])、社會規范([S2])、溝通擴散型政策([S3])、生態價值觀([S4])、自我效能感([S5])和健康狀況([S6])。首先,經由此次研究邀請的環境行為和心理學領域專家共同討論,得到上述6個影響因素之間的邏輯關系(見圖1)。圖1中,V表示行因素會影響列因素,A表示列因素會影響行因素,0表示行因素和列因素之間無相互影響。

其次,根據圖1構建鄰接矩陣[R],運用Matlab.2018b軟件求得可達矩陣,并依據可達矩陣層次劃分方法確定影響因素層級劃分,得到[L1]={[S0]},[L2]={[S5]},[L3]={[S2],[S4],[S6]},[L4]={[S1],[S3]},再根據[L1]、[L2]、[L3]、[L4]對可達矩陣重新排序后得到骨干矩陣。將同一個層級的因素表示在同一水平位置的方框內,即可得到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影響因素的層級結構(見圖2)。

最后,由圖2可知,[S0](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為第一層, [S5](自我效能感)為第二層,[S2](社會規范)、[S4](生態價值觀)、[S6](健康狀況)為第三層,[S1](數字素養)、[S3](溝通擴散型政策)為第四層,由此可以揭示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發生機制(見圖3)。

采用同樣的方法,可以揭示農村居民公領域人際環境行為發生機制(見圖4)。

(二)基于ISM的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發生機制分析

1. 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發生機制分析。由圖3可知,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的發生有3條路徑。路徑一即“數字素養、溝通擴散型政策→生態價值觀→自我效能感→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在該路徑中,數字素養、溝通擴散型政策從根源上深刻影響著農村居民的生態價值觀。具有一定數字素養的農村居民可借助數字工具獲取環保信息,在環保政策宣傳的傾向性引導下,形成保護環境的價值取向。政府通過多種渠道向農村居民宣傳環保政策,讓農村居民深刻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這有助于樹立生態價值觀。生態價值觀同樣會影響農村居民的自我效能感。樹立生態價值觀的農村居民會認為人類在社會活動中要保護生態環境,其對公領域實施親環境行為持積極態度,通過自身的親環境行為保護環境。此外,自我效能感也是影響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的直接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農村居民認為自己具有保護環境的能力,更易養成良好的親環境行為習慣,實施更多的親環境行為。

路徑二即“社會規范→自我效能感→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當農村居民發現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都已實施親環境行為時,為避免聲譽受損或被群體孤立,其會將實施親環境行為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養成親環境行為習慣,因而其在公領域自覺自愿實施親環境行為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路徑三即“健康狀況→自我效能感→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農村居民健康狀況越好,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生活習慣的可能性也越大,也會更加認同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個人健康的理念,就越可能通過自身的親環境行為保護環境。自我效能感高的農村居民更希望養成環保生活方式,其在公領域實施親環境行為的可能性也更大。

2. 農村居民公領域人際環境行為發生機制分析。由圖4可知,農村居民公領域人際環境行為的發生有4條路徑。路徑一即“新媒體環保接觸、溝通擴散型政策→生態價值觀→自我效能感→農村居民公領域人際環境行為”。首先,新媒體環保接觸、溝通擴散型政策從根源上深刻影響著農村居民的生態價值觀。農村居民通過數字工具接收各類生態環境信息,這些信息會讓農村居民認識到環境保護與其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促使其逐步形成環保觀念。政府開展環境保護方面的宣傳教育,能夠幫助農村居民意識到親環境行為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價值,引導農村居民順應環保政策的要求,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其次,生態價值觀作為中間因素會影響農村居民的自我效能感。樹立生態價值觀的農村居民從有利于保護生態的角度積極實施親環境行為,并相信自己有能力保護環境。最后,自我效能感是農村居民實施親環境行為的直接驅動因素。農村居民的自我效能感越高,越有助于調動其實施親環境行為的積極性,并通過人際交往促進環保知識溢出,增強其他村民的環保意識,引導其他村民在公領域自覺自愿實施親環境行為。

路徑二即“社會規范→自我效能感→農村居民公領域人際環境行為”。當農村居民看到周圍的大多數人都實施親環境行為,就會感覺在生活中實施親環境行為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會產生“既然別人能做那我也能做”的心理,從而實施更多的親環境行為。此外,在與他人的社交活動中,農村居民更容易表達自己對親環境行為的積極態度,繼而帶動身邊其他村民在公領域實施親環境行為。

路徑三即“健康狀況→自我效能感→農村居民公領域人際環境行為”。健康狀況較好的農村居民大多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律,實施親環境行為的信心也更強。這些農村居民在與其他村民的交流中更能夠表達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主動保護生態環境,從而帶動其他村民在公領域實施更多的親環境行為。此外,自我效能感是農村居民在公領域實施人際環境行為的直接驅動因素。

路徑四即“政治面貌→農村居民公領域人際環境行為”。相較于非中共黨員,具有中共黨員身份的農村居民通常會更加自覺地擁護黨的方針政策,保護環境的責任感會更強,其會在人際交往中引導其他村民在公領域實施更多的親環境行為。

六、討論

現有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的研究主要是從整體上考察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1-2,13],鮮有文獻關注居民公領域不同類型親環境行為的發生機制。本文研究表明,農村居民公領域不同類型親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及作用機理存在一定差異。為了更好地引導農村居民在公領域實施更多的親環境行為,有必要在對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進行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和人際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及層級結構。已有研究表明,大眾傳媒(如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對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有正向影響[13],本文研究表明,新媒體環保接觸是農村居民實施公領域人際環境行為的深層影響因素。這表明,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媒介接觸都有利于農村居民實施公領域人際環境行為。本文研究還發現,數字素養是驅動農村居民實施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的深層因素。這不僅豐富了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的理論研究,還為有效引導農村居民在公領域實施親環境行為提供了新的思路。為鼓勵農村居民在公領域實施更多的親環境行為,需要進一步引導農村居民積極使用新媒體以了解更多環境保護方面的政策和知識,這也有助于提升農村居民的數字素養。另外,已有公領域親環境行為的研究表明,政策普及度、執行度會影響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17]。本文研究發現,溝通擴散型政策是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和人際環境行為的深層影響因素,這不僅可為優化居民公領域環境政策提供理論依據,還啟示我們在引導農村居民在公領域實施親環境行為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發揮溝通擴散型政策的作用。

七、結論與建議

本文基于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農村居民的調查問卷,在將農村居民公領域親環境行為劃分為環境素養行為和人際環境行為的基礎上,運用回歸分析與解釋結構模型,對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和人際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及層次結構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農村居民公領域兩類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及層級結構存在一定差異。溝通擴散型政策、數字素養、生態價值觀、社會規范、自我效能感和健康狀況對農村居民公領域環境素養行為有顯著影響。其中,自我效能感是表層影響因素,生態價值觀、社會規范和健康狀況是中間層影響因素,溝通擴散型政策和數字素養是深層影響因素。溝通擴散型政策、新媒體環保接觸、生態價值觀、社會規范、健康狀況、自我效能感和政治面貌對農村居民公領域人際環境行為有顯著影響。其中,自我效能感和政治面貌是表層影響因素,生態價值觀、社會規范和健康狀況是中間層影響因素,溝通擴散型政策和新媒體環保接觸是深層影響因素。

基于以上結論,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一是進一步提升農村居民的數字素養。政府可持續加強農村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居民使用手機、電腦等數字工具參與公共環境治理提供基礎保障,并可通過數字培訓進一步提高農村居民運用數字工具的能力。二是進一步優化新媒體生態文明宣傳方式。政府可做優做強生態文明新媒體主賬號,及時發布生態環境方面的政策和知識,進一步增強發布信息的可讀性和趣味性,精準推送符合農村居民需求的環保信息,引導農村居民運用新媒體了解與生態文明有關的信息,樹立生態價值觀。三是進一步創新生態環境信息傳播形式。可在用好廣播、墻報等傳統媒介宣傳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充分利用微信、視頻等新媒介開展多種形式的環保宣傳教育,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態認知水平,引導農村居民在公領域主動實施更多的親環境行為。

參考文獻:

[1]楊奎臣,胡鵬輝.社會公平感、主觀幸福感與親環境行為:基于CGSS2013的機制分析[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 ? ? ? ? ? ? ? ? ? 2018(2):15-22.

[2]王建華,鈄露露.面子意識對民眾公領域環境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江蘇社會科學,2021(3):90-100+243.

[3]彭遠春.城市居民環境認知對環境行為的影響分析[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68-174.

[4]CHEN F Y,CHEN H,GUO D Y,et al.Analysis of undesired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mong Chinese undergraduates? ? ? ? ? ? ? ? ? ? ? ?[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7(20):1239-1251.

[5]岳婷,王茜茹,陳紅,等.印象管理動機視角下個體情感對居民自愿減碳行為的影響研究[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 ? ? ? ? ? ? ?社會科學版),2022(2):40-52.

[6]陳飛宇.城市居民垃圾分類行為驅動機理及政策仿真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18.

[7]滕玉華,吳素婷,范世晶,等.基于解釋結構模型的農村居民生活自愿親環境行為發生機制研究[J].干旱區資源? ? ? ? ? ? ? ? ?與環境,2022(11):34-40.

[8]王薪喜,鐘楊.中國城市居民環境行為影響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全國民調數據的實證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 ? ? ? ? ? ? ? ?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69-80.

[9]李曉靜,陳哲,夏顯力.數字素養對農戶創業行為的影響:基于空間杜賓模型的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 ? ? ? ? ? ? ? ? ? ? 報,2022(1):123-134.

[10]賀愛忠,劉夢琳.生態價值觀對可持續消費行為的鏈式中介影響[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 ? ? ? ? ? ? ? ? ? ? ? (1):61-68.

[11]滕玉華,金雨樂,范小紅,等.基于規范激活理論的農村居民自愿親環境行為研究: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 ? ? ? ? ? ? ? ? ? ?西)為例[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22(2):25-35.

[12]BALL-ROKEACH S J.The origins of individual media-system dependency:a sociological framework[J].Communica-? ? ? ? ? ? ? ? ? ?tion research,1985(4):485-510.

[13]盧少云,孫珠峰.大眾傳媒與公眾環保行為研究:基于中國CGSS 2013數據的實證分析[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 ? ? ? ? ? ? ? 2018(1):43-49.

[14]蓋豪,顏廷武,周曉時.政策宣傳何以長效?:基于湖北省農戶秸稈持續還田行為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21? ? ? ? ? ? ? ? ? ? ? (6):65-84.

[15]葛萬達,盛光華.社會規范對綠色消費的影響及作用機制[J].商業研究,2020(1):26-34.

[16]STERN P C.New environmental theories:toward a coherent theory of 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J].Journal of? ? ? ? ? ? ? ? ?social issues,2000(3):407-424.

[17]李文杰.員工完全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及管理對策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16.

【責任編輯:甘海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亚洲免费黄色网|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网| 91国内在线观看| 精品91视频|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88av在线|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毛片基地视频| 高h视频在线|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99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性色一区|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99在线视频精品|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99re免费视频| 国产二级毛片| 欧美日韩导航|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综合色天天|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四虎综合网|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片|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午夜a视频|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欧美激情第一区|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少妇精品网站|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91福利在线看| 丁香婷婷久久|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亚洲综合二区| 天天色综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久久永久视频|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亚洲天堂网视频| 久草视频精品|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性欧美久久|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久久国语对白|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 无码丝袜人妻| 免费亚洲成人|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