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記平
在醫院普外科或者頭頸外科走廊的長椅上,經常能看到一些面帶愁容的姑娘:她們因罹患甲狀腺癌,而做了甲狀腺切除手術,也在脖子上留下了圓弧形的疤痕。如果你坐下來和她們聊天,她們或許還會調侃自己是“自殺未遂”,甚至滿心無奈地表示可能自己從此就與懷孕絕緣了……
那么,事情真的如此悲觀嗎?當然不是!且不說疤痕已有辦法修復甚至消除,擔心切除甲狀腺導致無法懷孕更是毫無必要。所以,姑娘們不要提前失望,美好的生活還在,只要把甲狀腺功能維持在合理的水平,照樣可以生一個健康的寶寶。
不過,空口畢竟無憑,那么我們就通過幾個問題一起來了解一下。
問題一:甲狀腺有哪些功能?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位于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形似蝴蝶,所以也有“小蝴蝶”的昵稱。顧名思義,它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狀腺激素,包括甲狀腺素(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兩種有生物活性的激素,以調節機體代謝。
甲狀腺激素的功能非常強大,對生理功能的調節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1)調節新陳代謝。甲狀腺激素能夠調節能量代謝,控制機體使用能量的速度,與基礎代謝率密切相關,能夠使全身絕大多數組織的基礎耗氧量增大,產熱量增加,體溫也會發生相應波動。因此,它是你減肥的“利器”,可以幫助你保持胖瘦均勻,獲得一個好身材。
(2)促進生長發育。甲狀腺激素對腦、長骨和生殖器官的發育生長至關重要;嬰兒期缺乏甲狀腺激素可能導致呆小癥。可見,甲狀腺功能正常可以讓你比較聰明。
(3)影響器官系統的功能。比如:加快心率、加強心收縮力和加大心輸出量;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減少焦慮和抑郁;加強和調控其他激素的作用等。
問題二:為什么說甲狀腺癌患者無須過于擔心?
甲狀腺癌是一種起源于甲狀腺濾泡上皮或濾泡旁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也是頭頸部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目前,我國甲狀腺癌發病率增長迅速,以每年20%的速度持續增長,已位居我國城市地區女性所有惡性腫瘤的第4位。
上面為什么要刻意強調“女性”呢?因為甲狀腺癌好發于女性,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等5種病理類型。而甲狀腺乳頭狀癌和甲狀腺濾泡狀癌合稱分化型甲狀腺癌,其中甲狀腺乳頭狀癌最為常見,約占全部甲狀腺癌的90%。
分化型甲狀腺癌惡性程度較低,進展緩慢;預后也很好,腫瘤總體死亡風險僅為0.5/10萬,基本不影響壽命。所以,一旦被診斷為分化型甲狀腺癌,不必過度恐慌,大多數患者經過規范治療依然可以擁有正常壽命,不影響正常生活。
問題三:甲狀腺切除后,什么時候可以備孕?
甲狀腺切除術后,患者需要服用左旋甲狀腺素來替代甲狀腺功能。服用左旋甲狀腺素需要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調整劑量,可先從小劑量開始,然后逐漸增加劑量;每4周根據甲狀腺功能和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調整劑量。
只要孕前TSH水平處于可接受的范圍內,就不需要因為左旋甲狀腺素劑量調整而推遲懷孕。亞臨床甲亢(指甲狀腺癌患者需要通過服用左旋甲狀腺素來替代甲狀腺功能,同時抑制TSH以防止疾病復發;不過,患者沒有甲亢的臨床癥狀,血清FT3和FT4也在正常范圍內,但血清TSH低于參考范圍)作為一些甲狀腺癌女性患者的治療目標,也不會對孕期的母親或胎兒產生有害影響。
問題四:懷孕期間發現可疑甲狀腺癌,必須要手術嗎?
懷孕期間發現可疑的甲狀腺結節,建議通過甲狀腺結節穿刺進一步明確診斷——即便穿刺結果懷疑為分化型甲狀腺癌,也不要過度緊張,妊娠期分化型甲狀腺癌的預后和非妊娠期相似,并不是所有的可疑結節都需要立即手術,需要根據疾病的具體情況,結合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以及患者的意愿做出合理的判斷和診療決定。
懷孕早期,若甲狀腺結節穿刺提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應做超聲密切觀察。如果到孕24~26周時結節明顯長大,或超聲發現頸淋巴結轉移,應考慮手術治療;如果到孕中期無明顯變化或在孕中期才診斷為甲狀腺癌,則可將手術延遲至分娩后。對甲狀腺結節穿刺可疑或確診甲狀腺乳頭狀癌的孕婦,建議使用左甲狀腺素治療,使TSH維持在0.1~1.0 mIU/L。
問題五:做過131I,是不是就不能懷孕了?
首先,131I治療對妊娠結局和后代都沒有危險。其次,妊娠時機最好選擇在放射碘治療結束6個月以后,此時左旋甲狀腺素的替代劑量已經穩定。
問題六:懷孕期間可以停用左旋甲狀腺素嗎?
甲狀腺癌患者由于失去了“小蝴蝶”的一部分或全部功能,需要終生服用左旋甲狀腺素來替代甲狀腺功能,同時抑制TSH,防止腫瘤復發。左旋甲狀腺素在孕期使用非常安全,懷孕期間必須堅持服用,停用后不僅會導致孕婦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還可能導致疾病復發,同時還會影響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導致智力低下。所以,這里必須著重強調:左旋甲狀腺素不能停用,需要終生服用!
問題七:服用左旋甲狀腺素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1)早晨空腹(早餐前至少30分鐘)用藥。
(2)用藥期間需要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以調整到適合患者的劑量。
(3)如出現以下情況,提示可能需要調整劑量。
—用藥過量或者劑量增加過快可能引起甲亢癥狀,如心跳過速、心絞痛、頭痛、月經紊亂、假腦瘤(頭部受壓感及眼脹)、震顫、坐立不安、失眠、多汗、體重下降、腹瀉等。
—用藥過少可能出現甲減癥狀,如畏寒肢冷、氣短乏力、指甲脆而增厚、體重增加、月經不調或閉經、皮膚非凹陷性水腫等。
請不要過度憂慮或者擔心,定期復查,做好劑量調整就可以。
(4)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骨質丟失,增加骨質疏松的發生風險。建議多曬太陽,適當補充鈣片和維生素D也很必要,此外還可進行飲食補充。
問題八:甲狀腺癌患者的TSH水平控制在多少合適呢?
妊娠后,孕婦對左旋甲狀腺素劑量的需求增加。人體對左旋甲狀腺素劑量的需求在妊娠早、中、晚期均會有不同程度增加,一旦發現懷孕,應盡快檢測甲狀腺功能;每4周檢測1次,根據檢測結果,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左旋甲狀腺素的劑量。
TSH的抑制目標需要結合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患者可能的不良反應進行綜合評估。疾病嚴重程度越高,復發風險越高,TSH的控制目標越低。同時,還要兼顧TSH抑制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絞痛加重、老年患者房顫風險增高,以及絕經后婦女出現骨質疏松的風險增高等。
具體來說,對于高風險患者,建議TSH抑制水平<0.1 mIU/L,以降低復發風險;中等風險的患者,建議TSH控制在0.1~0.5 mIU/L;甲狀腺全切且血清Tg(甲狀腺球蛋白,可反映甲狀腺癌是否有復發可能)低于可檢測水平的低風險患者,TSH水平可維持在正常參考值范圍的下限(0.5~2.0 mIU/L);甲狀腺全切且血清Tg水平較低的低風險患者,TSH水平可維持在或略低于正常參考值范圍的下限(0.1~0.5 mIU/L),并持續監測復發風險;對于接受單葉甲狀腺切除術的低風險患者,TSH水平可維持在正常參考值范圍的中低水平(0.5~2.0 mIU/L)。
“上帝為你關掉一扇門,就會為你開啟一扇窗”,不幸失去“小蝴蝶”的姐妹們不要怕,經過規范治療,你們依然可以擁有精彩的生活,依然可以做母親,也會讓你更加懂得珍愛健康和生命!所以,必須要更加積極努力地生活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