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婷梅,陸桂軍
(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廣西南寧 530022)
女性科技人才作為科技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事業發展重要的力量。近年來,女性科技人才成長與發展日益受到國家、社會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科技人才的性別研究已然成為新的研究熱點,研究的重點主要集中在科技領域高端女性人才缺失原因及女性科技人才成長遭遇的困境和影響因素。林桂安[1]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女性人才受教育的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我國女性在科技領域發展不平衡。楊麗[2]通過對中國科學院女性科學家群體的關鍵特征進行計量分析,從科學領域女性缺位現象、科研產出之謎、科學管道效應3個方面揭示女性科學家發展的瓶頸。李星蓉[3]就我國女性在高科技領域缺失現狀進行研究,發現女性自身價值傾向和傳統思想中的社會性別角色是制約女性高層次人才缺失的主要因素。黃千千等[4]針對我國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領域中的代表性、科技決策中的話語權、科技職場發展等方面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發現女性受限于自身的生理條件、不完善的女性科技人才發展政策、社會對女性的角色定位等因素影響了女性參與科技工作。
從現有研究文獻來看,國內關于女性科技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高端人才缺失、女性科技人才面臨的困境及對策建議等,對女性科技人才培養策略及如何發揮女性科技人才在創新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較少,尤其是針對廣西區域內女性科技人才發展方面的研究更為稀缺。文章針對廣西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開展調研,并在此基礎上研究、提出支持廣西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對策建議,有利于彌補廣西在這一研究領域的缺失。
為充分了解掌握廣西女性科技人才發展現狀,本研究對廣西女性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情況開展調查,調查對象為在廣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社會組織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教學、科學研究、工程技術、衛生技術、社會人文科學及實際從事系統性科學技術知識創造、開發、普及推廣和應用活動[5]的女性科技人才,調查內容涵蓋基本信息、職業發展、科研活動、創新創業現狀、婚姻家庭與社會支持等5 個方面。本研究共發放35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0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6.57%。調查對象的年齡、學歷、職稱分布情況見表1。
調查顯示,54.78%的受訪女性科技人才認為所在單位女性科技人才的職業發展通道比較順暢(含非常順暢),61.72%的受訪女性科技人才認為目前所從事崗位與專業發展匹配度比較好(含非常好);分別有67.99%、2.31%的受訪女性科技人才認為其薪酬水平與同等資歷男性同事持平、偏高。在收入總量方面,受訪女性科技人才中,有41.91%的女性科技人才稅前年收入為5萬~10萬元,40.92%的女性科技人才稅前年收入為10 萬~20 萬元(如圖1所示),2022年廣西城鎮非私營單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年平均工資為111 105 元[6],廣西規模以上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4 593元[7],在收入方面各類企業的女性科技人才大體上保持平衡。

圖1 受訪女性科技人才稅前年收入水平 (單位:萬元)
承擔科研項目數量、產出高水平論文數量和科研獎勵等級是反映科技人才科研能力的重要標志。調查顯示,2017—2022年,90.76%的受訪女性科技人才參加過科研項目,其中27.72%參加過6 個以上的科研項目;68.32%的受訪女性科技人才主持過科研項目,5.94%主持過6 個以上的科研項目(如圖2所示)。在高水平論文產出方面,32.01%的受訪女性科技人才撰寫的論文被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錄,其中收錄篇數4 篇及以上的占比為12.54%。在科研獎勵方面,72.94%的受訪女性科技人才獲得過科研獎勵,其中37.63%的受訪女性科技人才獲得的最高獎項級別為省部級,獲得最高獎項級別為國家級、國際級,分別占4.95%、0.33%。

圖2 受訪女性科技人才近5年主持、參加科研項目數量分布圖
調查顯示,40.59%的受訪女性科技人才近1年有創業意愿,3.63%已有初步的創業規劃,2.31%已經開始創業,有創業意愿或初步創業規劃、已經開始創業的女性科技人才的比例分別較2020年第3 次廣西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結果提高23.52 百分點、1.6百分點,雖然由于兩次調查樣本量差距較大,調查結果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廣西女性科技人才創業意識有所提高。從群體結構特征來看,女性科技人才的創業意愿與學歷、職稱呈正相關,學歷、職稱越高,創業意愿越強烈,其中擁有博士學歷的女性科技人才中,50%有創業意愿或初步創業規劃,分別較碩士、本科、大專及以下學歷者高5.47%、7.60%、16.67%;7.89%已經開始創業,分別較碩士、本科、大專及以下學歷者高6.43%、6.29%、7.89%(如圖3所示)。從創業動機來看(如圖4所示),女性科技人才創業的主要驅動力是實現個人價值(66.34%)和提高收入(54.13%)。

圖3 不同學歷結構的女性科技人才創業意愿及創業情況

圖4 受訪女性科技人才的創業動機

圖5 “十三五”以來女性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廣西科學技術獎獲情況
一是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發展的政策體系仍不完善。盡管近年來廣西先后出臺一系列婦女發展專項政策,在推動廣西女性科技人才成長、開展創新創業活動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從政策內容來看,現有的政策文件以倡議性政策、綱領性文件為主,缺乏切實可行的具體政策舉措。二是政策宣傳力度不足,政策知曉度不高。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0.86%的受訪女性科技工作者是通過自行上網搜索接觸到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在對《關于加強女性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廣西婦女發展規劃(2021—2030年)》知曉程度調查中,僅分別有3.63%、4.62%、4.95%的受訪女科技工作者表示非常了解。三是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發展的政策落地執行效果有待提高。在對上述3項政策作用發揮情況評價方面,僅分別有11.22%、12.54%、13.53%的受訪女性科技人才認為上述3 項政策對推動女性開展創新創業的作用發揮得非常好。
女性科技人才反映女性科技人員不受重視的現象比較嚴重。調查結果顯示,36.96%的受訪女性科技人才認為遇到重要的工作任務或更好的發展機會時,單位領導總是優先考慮男性科技人員;55.78%的受訪女性科技人才認為其所在單位的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當領導或占據核心崗位,受重視機會的不均等,影響了女性科技人才創新能力的發揮。76.9%的受訪女性科技人才認為自己的創新能力發揮程度小于或等于50%。
雖然調查顯示廣西女性科技人才科研活躍度和成果產出水平較高,但是從性別比例的視角來看,廣西女性科技人才在科研活動中主要從事科研輔助性工作,作為第一完成人承擔科研項目、獲得科研獎勵的較少,處于劣勢地位。一是女性科技人才承擔科研項目占比較低。根據內部統計數據,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廣西科技廳累計立項下達自治區級科技計劃項目共3 822 項,資助經費共計286 905.71萬元。其中,女性作為項目(課題)負責人承擔項目1 334項(約占項目總數的34.90%),資助經費60 590.74萬元(約占經費總額的21.12%)。二是女性科技人才牽頭獲得科研獎勵的數量偏少。對“十三五”以來廣西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進行性別鑒定分析發現,2016—2022年,廣西科學技術獎每年獲獎項目總量在148~162 項,女性作為第一完成人獲獎項目在22~34 項間浮動,占同期獲獎數量的比例為13.58%~22.97%。
受傳統社會性別分工的影響,女性承擔了更多家人照料以及家務勞動的責任[9],工作與家庭的沖突制約了女性科技人才向更高層次發展[10]。問卷調查結果顯示,40.19%的女性科技人才是照料子女的主要承擔者,與配偶相比,45.41%的女性科技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家務勞動時間,52.75%的女性科技工作者照顧家庭成員的時間更多,67.66%的女性科技工作者認為“家庭事業平衡難”是自身發展存在的最大問題和挑戰。
結合廣西女性創新創業現狀調查、存在關鍵問題識別與分析結果,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加快促進廣西女性科技人才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是加快女性科技人才立法進程。針對當前廣西女性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缺乏頂層設計、支持政策較為分散的問題,建議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健全結構合理、內容完整、保障充分的女性科技人才法律法規體系,制定符合廣西女性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實際的規劃和目標,為女性科技人才發展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加快完善女性科技人才配套政策體系。針對女性科技人才生理特點、成長規律、開展創新創業存在的難點、堵點,綜合利用強制性、命令性規定的權威工具,教育培訓機會等能力建設工具,以及稅收優惠、獎勵、榮譽等激勵工具和價值觀引導等勸誡工具[11],建立保障女性科學技術領域成長全過程的支持政策體系[12]。同時,加強相關職能部門、市場、用人單位之間的協同,加快制定出臺具體行動方案和措施[13],以清單化的方式,推進女性科技人才政策落到實處。三是設立女性科技人才成長專項基金和專項培訓計劃。設立面向女性科技人才的專項科研資助項目,對青年女性、孕哺期女性、高精尖女性人才給予重點支持;針對女性科技人才專業技能提升、領導力提升及重返職場等需求,提供線上、線下結合的多元化的專題培訓研修。四是多方位加強女性科技人才政策宣傳。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在自治區科技廳、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自治區婦聯等有關部門的官網和微信公眾號公布全文和解讀材料,在廣西日報等紙媒發布通稿,深入高校院所、大型企業、工業園區及各地市開展政策宣講等形式,進一步擴大政策知曉面,打破女性科技人才利好政策“深居閨中”的局面。
一是加強性別平等意識宣傳教育。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學校教育的教學內容中,貫穿至校園日常管理,提高社會對女性科技人才的認可度和支持度,消除社會對女性從事科研工作的偏見,營造有利于女性發展的科研環境。二是強化女性科學意識的培養。充分發揮高校院所女性科技工作者集中的優勢,積極組織“女科學家進校園”等活動,加大女性科學榜樣的宣傳力度,培養女學生的科學興趣,增強其投身科學事業的意愿。三是加大對女性科技工作者科技獎勵的力度。參照全國婦聯、中國科協做法,增設“廣西青年女科學家獎”,借鑒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經驗設立“廣西女科技工作者社會服務獎”等獎項,表彰在各科技領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女性,并擴大獎項的社會影響力,提升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公眾形象,逐步提高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其他科技獎勵中的入選比例,增強對其的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14]。
針對女性科技人才普遍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的問題,建議探索構建女性科技人才社會化服務體系,幫助女性科技人才實現工作與家庭的平衡。一是完善托育公共服務體系。在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及女性科技人才集中區域等先試先行,設立兒童托管中心,尤其是0~3 歲嬰幼兒托管中心,再在社會面逐漸鋪開,解決女性科技人才照顧和教育子女的“后顧之憂”。二是完善家政服務體系。由家政服務主管部門出具家政服務機構“白名單”,采用部分補貼或購買服務的形式為女性科技人才提供保潔、家居收納、照料老人等家政服務,減輕女性科技人才的家務負擔,增加女性科技人才可支配的科研時間。三是創造生育友好環境。建立女性科技人才關懷機制,采取彈性工作制、遠程辦公、靈活調休及為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配備科研輔助人員等支持性措施,促進女科技工作者有效平衡家庭和職業生活。
一是建立性別統計監測制度[15]。研究并開發反映女性科技人才群體發展的數據指標,在各職能部門尤其是科技部門的統計數據中納入性別指標,健全性別數據采集和分析制度,為全面掌握女性科技人才群體發展動態、科學制定女性科技人才支持政策提供有力的數據依據。二是加強女性科技人才政策落實情況的監測評估。加強女性科技人才政策研究專業機構建設,深入、持續地開展女性科技人才發展需求和發展現狀調研,對女性科技人才發展支持政策落實現狀、問題進行監測評估,在確保女性科技人才支持政策落實落地的同時,根據政策實施成效和女性科技人才新需求,動態調整支持政策,實現政策效率的最大化。
女性科技人才是科技創新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當前女性科技人才在參與科研機會、獲得科技資源和家庭支持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性別不平等現象,制約女性科技人才向更高層次發展。在當前環境下,高能力、高水平的女性科技人才未能脫穎而出,明顯有悖于黨中央最大化釋放科技人才活力和創造力的原則,故需要在客觀評價女性科技人才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為政府部門制定女性科技人才發展政策提供決策依據。
文章通過開展廣西女性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現狀調查,結合廣西科研項目、科研獎勵等數據,對廣西女性科技人才發展現狀進行客觀評價,發現廣西女性科技人才發展存在的瓶頸問題,針對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促進女性科技人才發展的傾斜性政策,將為弱化廣西科技領域性別不平等現象提供有益的決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