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萍 陸恒
中國共產黨奮斗一百多年的歷史征程,給社會各群體帶來了莫大的感動和激勵,應當抓住時機將黨的百年奮斗歷史這一寶貴豐富的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這也是隨著《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等文件陸續出臺的時代選擇和社會選擇[1]。
進行黨史教育首先要樹立對黨史學習的正確觀念,只有在正確的黨史觀下,才能指導形成良好的黨史學習教育效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首次提出“樹立正確黨史觀”,體現了應當堅持通過唯物史觀來認識歷史,用具體歷史的、客觀全面的、聯系發展的觀點來看待黨的歷史,準確把握黨史發展主題主線、主流本質的立場觀點方法,凸顯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堅決態度,為學習黨史提供了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根本遵循[2]。

黨史教育是中共中央決定的在全黨開展的教育活動,為了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黨史教育可追溯到2011 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 周年,2021 年,黨史學習教育在全國上下如火如荼地開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作出“特別安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2022 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認真總結黨史學習教育的成功經驗,建立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不斷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全社會各組織、各單位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知史學史,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在新教育改革模式下,加強對學生的黨史教育成為關鍵一步,加強對大學生的黨史教育有助于堅定青年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厚植青年大學生的愛國情懷,有助于激發青年大學生創新能力,有助于培養青年大學生艱苦奮斗精神。將新思想、新理念融入青年主力軍,幫助他們成為新時代的綜合型人才。黨史學習教育風潮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黨史學習成為常態化存在。目前以理論教育學習為主,現實工作中呼吁和倡導更多的實踐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融合黨史學習教育成為一種趨勢,這對于育人功效而言,一舉多得,切實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切實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
當代社會,每個人面臨的生死考驗少了,但各種思想考驗、價值選擇考驗多了,高尚偉大的價值追求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彌足珍貴且愈發重要。不管是從國際社會發展和國內現代化建設的整體考慮,還是由此帶來的思想價值對峙和價值選擇矛盾的個體較量,以及時代發展和從工作實際出發,黨史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必要和必需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我們是中華兒女,要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秉承中華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時時想到國家,處處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3]。當代大學生是2020—2050 年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和戰略安排的中堅力量,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起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的重任。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場合多次強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風險挑戰如何嚴峻,最根本的是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始終堅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奮斗方向,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青年的理想信念關乎國家未來。
黨史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從黨史教育的內容和意義出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目標,認識兩者的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黨史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樣堅持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不容忽視。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學科專業的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的發展,各行各業的演變和進步都離不開黨的歷史前進中的帶動和指引。在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過程中,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科特點和學科發展,將黨史教育結合專業知識傳達給學生。堅持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離不開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要從教師教轉化為學生學的主動性,結合時代特點和學生學習需求,在思政課程和專業課程教學中恰當充足地運用黨史素材,充分估計學生的潛力,發揮他們的潛能,以此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課堂教學質量和大學生學習成效,充分實現課程育人功能。
黨史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要求在課堂教學,更應注重落地實踐教育。所有知識要轉化為能力,都必須躬身實踐,要堅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加強磨練、增長本領。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無不強調躬身實踐的價值追求,學校和教師應在實踐教學環節努力提供更多切實可行且真實有效的實踐路徑,在實踐環節自覺關注黨的歷史學習黨的歷史。結合黨史教育,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凝聚更多的紅色力量,讓大學生專業課程教育實踐中創造更多的紅色價值,讓當代大學生發出更多響亮磅礴的紅色聲音。中國軍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