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敏玲(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手術室)
在我國60 歲以上的女性群體中,生殖道損傷、尿失禁以及盆腔器官脫垂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病癥的患者數量很多,但遺憾的是僅有不到25%的患者主動前往醫院就診。近些年,伴隨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人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女性更加重視個人健康,就診率有所提升。盆腔器官脫垂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一方面可對夫妻關系造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還會直接影響到患者個人社交以及工作等多種生活場景,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導致生活質量大幅下降。因此,此類疾病也被人們叫作“社交腫瘤”,已成為現今社會眾多女性的“難言之隱”。
女性盆底,主要由肌肉以及筋膜所構成,也可將其比喻成一張“吊床”,在會陰肛門處將子宮、膀胱、直腸等盆腔器官托起,保證各個器官處在正確位置并發揮出正常功能。而由于女性經歷妊娠、分娩以及衰老組織退化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肌肉、韌帶、筋膜等盆底支撐結構逐漸薄弱或者損壞,難以繼續支撐盆腔臟器,盆底這一“吊床”逐漸松弛無力,從而會造成子宮、陰道懸吊,尿道膀胱以及直腸出現下垂。因此,盆腔器官脫垂又涵蓋了子宮脫垂、膀胱膨出、陰道前后壁脫垂、尿道膨出等多種多樣的類型。

子宮脫垂患者通常能夠感受到腹部明顯下墜,腰部酸痛,而在步行以及下蹲過程中尤為顯著。對于輕度子宮脫垂患者,通常在平臥姿勢休息狀態下,陰道內脫出物可以自行還納。而嚴重子宮脫垂患者,陰道內脫出物無法自行還納,將會對日常活動產生嚴重影響。
陰道后壁脫垂更多發生在經產婦群體中,癥狀較輕的患者通常沒有任何臨床癥狀。有明顯膨出的患者可感受到下墜感及腰部酸痛,同時還有大便排出困難的癥狀,特別是大便干結時,大便更加難以排出。
輕度陰道前壁脫垂患者一般沒有明顯臨床癥狀。嚴重陰道前壁脫垂患者可自我感受到明顯的腹部下墜、腰部酸痛,并且陰道會有塊狀物脫出,脫出物就是陰道前壁。患者長時間保持站立或者進行劇烈活動之后,由于腹部壓力增加,塊狀物體積明顯增大,下墜感更加強烈。如果患者僅屬于陰道前壁合并膀胱膨出時,尿道膀胱后角將會變銳,從而引起排尿障礙,引起尿潴留現象,甚至還可出現繼發性尿路感染。
目前,臨床對于中重度盆腔器官脫垂患者經過保守康復治療盆底效果不理想時,應該考慮采取手術治療。
由于盆腔器官脫垂患者普遍年齡偏大,陰道黏膜較為薄弱,在器官脫垂病情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采取傳統盆底重建術時,術后面臨較高的病情復發風險。網片盆底重建手術是近年來臨床婦產科一種新興術式,主要指的是通過網片來修補和懸吊盆底松弛組織,實現子宮盆底組織架構的重建。經陰道網片植入前盆底重建術采用特殊設計的支撐性軟質網片,將其置入盆腔從而修復盆腔的支撐作用,通過陰道內的一個極小切開完成手術操作。與傳統的自體組織修補手術相比,經陰道網片植入前盆底重建術具有手術時間短、創口小、降低術后復發率等優點。該手術操作需要術者具有扎實的盆底解剖知識及嫻熟的手術技巧,不經過腹腔,完全在盲視下完成,具有較高的難度,并且盆底分布著大量的血管、神經以及其他器官,一旦經驗不足也容易產生損傷。經陰道網片植入前盆底重建術體現出明顯的微創優勢,避免開腹操作,術中失血少,術后疼痛減輕,特別是對于合并內科疾病、無法耐受大型手術、體質較為虛弱的患者而言更加適用。并且該術式在治療盆腔器官脫垂的同時,也能夠使盆底正常解剖結構以及盆腔臟器功能得到恢復。另外,該術式避免切除陰道,不會對患者陰道長度產生影響,也不會影響術后正常性生活。
腹腔鏡下側腹壁懸吊術(LLS)是目前臨床修復前壁和頂端盆腔器官脫垂的一種新方法。該術式主要是將一種特制生物網片裁剪呈“T”型,中段縱臂縫合將其固定于陰道前壁,兩側橫臂經過腹膜外側后懸吊于腹壁兩側。該術式解剖復位成功率高,能夠明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手術創傷小,術中很少損傷血管、神經、腸道等。同時該術式術后出血少,術后恢復迅速,并發癥風險低,可以有效縮短住院時間。另外,對于年輕患者來說,在接受該術式治療后還能夠保留子宮,保持子宮正常的軸向、盆底組織的完整性和正常的陰道長度,使患者術后享有較高的生活質量。個人生活方式的轉變對于手術效果、控制病情發展以及復發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患者術后有較多的注意事項:首先,應避免術后3 個月內從事重體力活動;其次,避免做增加腹壓動作,如果存在慢性咳嗽、便秘需要到醫院就診,術后3 個月內禁止同房、盆浴;最后,一旦發現存在異常陰道流血、腹痛、發熱等情況應及時就診。
針對重度盆腔器官脫垂患者而言,手術毋庸置疑是一項高效的治療手段。而對于部分輕度脫垂或者不想承受手術痛苦的患者,并非一定采取手術解決,還可運用其他治療措施。
針對盆腔器官脫垂患者的治療,目前臨床遵循規范化、人性化以及個體化的治療原則。對于處在早期階段病情較輕的盆腔器官脫垂患者,可以像對待其他慢性病一樣,由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指導患者調整生活方式,有效控制體重,日常生活中避免提起重物或進行高強度運動,少喝濃茶、咖啡、飲料等容易對膀胱產生刺激的飲料。如果排便存在困難,可以多攝入膳食纖維。指導患者進行凱格爾訓練,有助于增強盆底肌力量,提高盆底支持力,從而預防脫垂病情進一步發展。
中度盆腔器官脫垂患者需要結合損傷位置以及病情,適當采取生物反饋治療、盆底肌肉電刺激等治療手段。此類治療方法有助于促進盆底肌被動伸縮,增強盆底肌肉的耐力以及強度,加快盆底血液循環,從而讓盆底可以更好地托住盆腔器官。
總而言之,通過網片搭“浮橋”來重建盆底,是臨床婦科盆底重建技術的新突破,此項新技術的應用也為臨床眾多盆腔器官脫垂患者帶來了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