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偉
41 歲的劉先生一年前不慎跌倒,撞到頭部,當時檢查沒有發現嚴重的顱內損傷。劉先生自己也沒有明顯不適癥狀,所以很快就回歸正常生活。但是,沒過多久,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劉先生的左側鼻孔總會間歇性地流出“清水鼻涕”,低頭或者大便時流量比較多,而且最讓他苦惱的是每間隔幾個月他就會得肺炎,每次要住院治療才會好轉。第四次發生肺炎時到醫院就診時,呼吸科醫生仔細檢查后提醒他,需要到神經外科進一步排查。
鼻子流水、得肺炎,為什么要看神經外科呢?
劉先生在進行了頭顱CT 和磁共振檢查后,終于找到了他總是流清水鼻涕和得肺炎的原因。原來,劉先生之前的外傷導致了顱底骨折,后來逐漸進展為腦脊液漏,顱內的腦脊液經過顱底的漏口,進入鼻腔,當腦脊液流到鼻腔外時,就能看到鼻腔流清水;而腦脊液流到咽部、氣管,就會反復引發肺炎。
CT結合磁共振檢查,不僅能明確疾病的原因,還能準確定位漏口的位置。醫生就可以根據漏口的特點,采取內鏡下經鼻微創手術修補漏口。這樣,劉先生的“清水鼻涕”終于止住了,肺炎也治愈了。事實上,像劉先生這樣的情況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因為腦脊液漏容易引起顱內感染,可能會危及生命。
腦脊液是存在于腦室及大腦和脊髓表面的一種無色透明液體。它主要作用有兩點:一是支撐和保護大腦和脊髓;二是幫助清除神經系統的某些代謝產物。由于正常的腦脊液完全透明,看起來就像純凈水一樣,所以發生腦脊液鼻漏時,給人的印象就像是鼻子流“清水鼻涕”。
正常情況下,腦脊液僅存在于中樞神經系統,通過硬腦膜、顱骨等結構與其他器官相隔絕。當發生外傷、經鼻手術或其他一些尚不明確的原因時,這層屏障被破壞,就會出現腦脊液漏。
腦脊液漏最常見的表現為鼻腔或耳朵間斷或持續流出清亮、水樣液體,在低頭、用力提重物或大便等情況下有流量增加的特點。如果腦脊液漏的流量比較大,會出現低顱壓的表現,這時最典型的特征是直立性頭痛,平躺后頭痛緩解。約四分之一的腦脊液漏患者會出現顱內感染,這時癥狀會更加嚴重,主要表現為頭痛、發熱,甚至意識模糊,嚴重的可能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出現腦脊液漏,務必重視!不過還需注意的是,部分腦脊液漏的位置不是在顱底,而是在脊柱,腦脊液流進椎管內或腹腔,體外看不到明顯的流水,可稱之為“隱性腦脊液漏”,這時的主要癥狀就是直立性頭痛。
冬天到了,很多人會出現感冒、鼻炎等疾病癥狀,這些都可能引起鼻腔流液。而腦脊液漏跟這些表現的主要區別是:腦脊液是清亮的,不是黏稠的;單純腦脊液漏一般沒有鼻部瘙癢、打噴嚏等過敏的表現。因此,診斷腦脊液漏除了典型的臨床表現外,還要看看患者有沒有外傷或頭部、鼻部手術病史,再通過頭顱CT、磁共振等方式進一步尋找漏口,幫助確定診斷。
腦脊液漏的治療主要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兩種。事實上,非手術的保守治療是首選,具體措施有:絕對臥床休息,頭部建議抬高30°,盡量避免用力咳嗽,保持大便通暢,不要用紙巾或毛巾堵鼻腔或者耳道。大多數腦脊液鼻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得到緩解。如果腦脊液漏持續幾個星期仍不能好轉,或者有加重表現,那就需要手術了。手術方式可以有腦脊液引流,或者直接經鼻腔或開顱修補漏口。對于隱性的腦脊液漏,如果保守治療不能緩解,可以行硬膜外血貼治療。
選擇開顱還是經鼻修補腦脊液漏,主要取決于漏口的位置和數量,因此術前通過CT 和磁共振精準定位漏口很重要。事實上,隨著技術的進步,大部分腦脊液漏都可以通過經鼻微創手術成功修補。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開顱修補和經鼻修補分別有哪些優缺點。
如果選擇開顱修補,其優點顯而易見,那就是可視范圍廣,可同期處理顱內其他病灶。但是,選擇開顱手術的話,硬腦膜愈合能力差,切口較大,還有可能難以直視漏口。因此,一般漏口靠前或存在多發漏口,同時合并其他顱內病灶的情況時才采用開顱修補。
與之相對,經鼻修補適用于大部分腦脊液鼻漏,包括蝶竇、中后組篩竇,因為經鼻修補能直視漏口,可視區域內可進行充分探查,修補材料取材方便,外觀無切口。當然,這種手術也存在修補區域受限制的缺點。
編輯/朱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