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平達
研究表明,補鈣,特別是與維生素D 聯合應用,可降低中老年人的骨折風險。我國《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22)》推薦的中老年人每日鈣攝入量為800~1000 毫克,但我國中老年人平均每日從飲食中攝取的鈣不到400 毫克,故需要通過服用鈣片來補充。
目前市場上鈣劑的種類很多,但是中老年人在選擇鈣劑時,需要綜合考慮鈣的含量高低、是否含有維生素D、有無循證醫學證據、來源是否安全、服用是否方便等因素。現階段可以通過醫保支付且適用于中老年人服用的鈣劑主要為碳酸鈣和維生素D3的復方制劑(本文所說的鈣片指的就是這一類),該類鈣劑性價比高(其中含鈣量可達40%左右),且每天需要服用的片數較少(1~2片)。
建議鈣片隨餐服用或在餐后2小時內服用,而不建議在空腹時服用,這是因為空腹服用鈣片容易出現胃脹、胃痛等不適。鑒于夜間和清晨血鈣水平較低,因此建議在晚餐時或晚餐后2 小時內服用,如果是1 日2 次的咀嚼片,則另1 片建議在早餐時或早餐后2 小時內服用。
中老年人在服用鈣片的同時,建議補充維生素D。這是因為我國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維生素D 缺乏,而鈣片中的維生素D 含量不足,如每片碳酸鈣D3 片中僅含維生素D 125 國際單位(IU),不能有效糾正其維生素D 缺乏狀態。維生素D 缺乏患者可選擇肌注國家醫保基本藥物維生素D2注射液(每次60 萬IU,每月注射1~2 次)來補充維生素D。
約有十分之一的中老年人在服用鈣片后會出現胃脘部不適,甚至便秘的情況。此時,除了選擇較小劑量的咀嚼片并分次咀嚼外,還可以改喝牛奶,一般200 毫升牛奶約可補充240毫克的鈣。也可選擇服用活性維生素D 衍生物,該藥物可明顯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在常規飲食情況下,不必服用鈣片。
很多中老年人不愿意服用鈣片,主要是因為他們擔心服用鈣片后會誘發或加重腎結石,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我們曾對556例經B 超檢查排除腎結石的老年人隨訪4年,結果發現服用鈣片和未服用鈣片的老年人在腎結石發病率上沒有明顯差異(均在5.6%左右),說明服用鈣片不會增加腎結石的發病率。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靠服用鈣片來治療骨質疏松。這是因為骨質疏松的發生和發展,主要是由于體內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下降,導致破骨細胞活性增強,骨質丟失加快,因此要延緩中老年人的骨質丟失,需要盡早接受抗骨吸收治療來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目前常用的抗骨吸收藥物包括雌激素、雙膦酸鹽類藥物和核因子-κB 受體活化因子配體抑制劑(RANKL抑制劑)等。
編輯/朱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