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婧?樊星
人們的養生意識在不斷增強:在“衣”方面,有春捂秋凍、防寒保暖;在“食”方面,有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在“住”方面,還有早睡早起、按時作息;至于“行”,則有動靜結合、科學鍛煉。
作為“食”的一個重要分支,用于解渴的“水”總是備受關注。紅茶、綠茶、黃茶、黑茶、烏龍茶……長盛不衰;桑葉茶、麥冬茶、金銀花茶、蒲公英茶……方興未艾;近些年,曾經出沒在大街小巷的酸梅湯也“卷土重來”,成年的你是否還記得那“銅碗聲聲街里喚,一甌冰水和梅湯”的叫賣聲?時光流轉,以前手藝人熬制好后走街串巷售賣的酸梅湯,如今已“進駐”中醫藥館,方便醫生根據個人體質安排養生。
一、不同“版本”的酸梅湯
目前,市售的酸梅湯已發展出了不同的“版本”,為達到更好的養生效果,建議朋友們在醫生的指導下購買并熬制。
1.古法版酸梅湯
【原料組成】烏梅30 g,山楂25 g,桑葚15 g,陳皮5 g,甘草5 g,薄荷5 g,玫瑰茄(洛神花)5 g,桂花3 g,佐以冰糖。
【操作步驟】先將藥材洗凈,加入1500~2000 mL水浸泡30分鐘,再將藥材和藥水倒入鍋中。用大火煮開后,再轉小火煮30分鐘;將薄荷放入,再煮10分鐘。用紗布過濾掉渣滓,趁熱加入適量冰糖,晾涼后即可飲用。
2.桂花版酸梅湯
【原料組成】烏梅30 g,陳皮10 g,山楂30 g,甘草5 g,佐以冰糖、干桂花。
【操作步驟】先將藥材洗凈,加入1500~2000 mL水浸泡30分鐘,再將藥材和藥水倒入鍋中。用大火煮開后,再轉小火煮40分鐘;加入適量冰糖攪拌至融化,再燜5~10分鐘。用紗布過濾掉渣滓,撒入干桂花,晾涼后即可飲用。
3.丁香版酸梅湯
【原料組成】烏梅250 g,陳皮2 g,山楂3 g,丁香1 g,桂皮1 g,白砂糖適量。
【操作步驟】先將藥材洗凈,并將烏梅、山楂逐個拍破,所有藥材裝入紗布袋中作為藥包。鍋中加入適量的水(5~10 L,濃淡自調),把藥包投入水中,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熬30分鐘,過濾出藥液,趁熱加入白砂糖,融化后即可飲用。
除此之外,還有添加桑枝、豆蔻、玫瑰花等其他“版本”的酸梅湯。值得注意的是,熬制酸梅湯最好選擇砂鍋,陶瓷、不銹鋼、玻璃材質的鍋也可以,不能使用銅、鐵、鋁等金屬材質的鍋,避免藥物遇熱與之發生化學反應。
二、價廉物美的酸梅湯
這個夏天,酸梅湯成功“打敗”了奶茶,憑的就是兩把武器—一為“價廉”,一為“物美”。
先說“價廉”。相比奶茶動輒十幾、二十幾元的價格,一杯酸梅湯往往只需要幾元錢,這極大地鼓舞了追求性價比的年輕人的熱情。另外,酸梅湯也很容易自行配制,到藥店購買材料后“如法炮制”即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成就感和獲得感油然而生,所需花費卻很少。
再談“物美”。奶茶高糖、高脂、高熱量,尤其是由脂肪乳煉制成的奶精和植脂末(反式脂肪酸),除了可引起肥胖外,還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而酸梅湯不含這些成分,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
雖然酸梅湯的組成成分不盡相同,但其主要功效基本一致,都具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平肝降火的作用。酸梅湯中含有豐富的酸性物質,比如檸檬酸、蘋果酸等,可以促進唾液分泌,緩解口干舌燥等癥狀;可以健脾開胃,促進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不振、食積消化不良等癥狀;對肝火旺盛所致的目赤腫痛、煩躁易怒、口苦脅痛等癥狀亦可起到一定的調理作用。酸梅湯中藥物的基本作用如下:
(1)烏梅:據《本草經疏》的記載,“梅實,即今之烏梅也。梅得木氣之全,故其味最酸,所謂曲直作酸是也。”酸亦為中藥五味之首,能收能澀,入肝經,因而烏梅可斂肺、澀腸、生津,亦可安蛔。需要注意的是,有實邪及胃酸過多者忌服。
(2)甘草:素有“國老”之稱。味甘,性平。可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能調和諸藥。需要注意的是,不宜與海藻、京大戟、紅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3)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可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化濁降脂。需要注意的是,胃酸過多者慎用。
(4)陳皮:據《名醫別錄》中的記載,陳皮“下氣,止嘔咳”“主脾不能消谷,氣沖胸中,吐逆霍亂,止瀉”。陳皮味苦、辛,性溫。可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三、酸梅湯使用注意事項
酸梅湯雖有如此多優點,但也并不適合所有人群。簡單來說,酸梅湯不適合感冒患者、糖尿病患者、脾胃虛寒人群及兒童、孕婦飲用;同時,因含大量酸性物質,不宜與牛奶、雞蛋羹等高蛋白食物及檸檬汁等酸性食物同食。
(1)感冒患者:感冒往往伴隨發熱的癥狀,常規的降溫方法為排汗,而酸梅湯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不利于汗液排出,影響病情好轉。
(2)糖尿病患者:酸梅湯制作過程中會適當放入一些冰糖,含糖量較高,為避免引起血糖升高或其他并發癥,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飲用。
(3)脾胃虛寒人群:脾胃虛寒人群長期飲用酸梅湯或可導致病情加重,引起腹痛腹瀉和腹脹。
(4)兒童:兒童胃腸道結構尚未發育完全,胃黏膜結構薄弱,長期飲用酸梅湯容易引發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
(5)孕婦:酸梅湯制作原料中含有山楂,山楂有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易造成先兆流產,因此孕婦不宜飲用酸梅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酸梅湯容易變質,建議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但是,不建議加冰服用,過于寒涼則易傷脾胃。若酸梅湯表面有細細的泡沫浮起,說明已經變質,不可繼續飲用。
近些年,“中藥奶茶”“中藥糕點”等具有中醫藥特色的食療養生之品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大眾視線里,不斷推動中醫藥文化深入人心;但是,“是藥三分毒”,建議大家經過醫生的專業診斷后再購買和食用,避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