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平時,我們經常會聽到“搭橋”一詞,其標準的名稱為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簡稱冠脈搭橋術?!按顦颉毙g是治療冠心病最常見的血運重建手段,術后可以緩解冠心病患者胸痛和局部缺血、改善心肌供血、緩解心絞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風險。
雖然通過搭橋可以恢復冠脈供血,但是患者的冠心病仍然存在。為了延緩冠狀動脈病變進展、保持血管通暢、提高生活質量,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為其處方相應的藥物。
一、抗血小板藥物
合理應用抗血小板藥物,可以提高術后移植血管暢通率和患者生存率??寡“逅幬铮ㄈ缪“瀛h氧化酶抑制劑阿司匹林,二磷酸腺苷受體拮抗劑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可以防止移植的血管中形成斑塊,并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環,防止血管再堵塞。
“搭橋”術后,口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總體原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雙聯抗血小板(DAPT)強化治療,阿司匹林+ADPi(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第二階段是單藥抗血小板(SAPT)長期維持治療。
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會增加出血的風險,用藥期間如出現牙齦出血、鼻出血、皮膚瘀斑等情況,應謹慎用藥,必要時及時就診。
二、降脂藥物
“搭橋”術后,患者應長期堅持降膽固醇治療,控制斑塊進展。而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LDL-C水平、抗動脈粥樣硬化、減少臨床冠心病事件,常用的藥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匹伐他汀、氟伐他汀等?;颊邞L期使用他汀類藥物,使LDL-C降至1.8 mmol/L(70 mg/dl)以下。服用他汀期間,要監測血脂和肝功能,如出現肝功能異常,要及時調整用藥。
對于接受最大耐受劑量他汀類藥物治療仍不能達標的患者,推薦在他汀類藥物基礎上聯合腸道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如依折麥布)進行治療;如果仍然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則應聯合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劑(PCSK9i)進行治療,以進一步減少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
三、擴張血管藥物
硝酸異山梨酯類藥物可以保持血管橋遠端冠脈通暢、改善心肌供血、減輕心臟負荷,緩解胸悶胸痛的癥狀。
四、降血壓藥物
高血壓控制不好,會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左心室心肌肥厚,引起高血壓心臟病,進一步導致心臟功能衰竭;長期高血壓還會引起心臟血管的動脈硬化,影響心肌供血。所以,“搭橋”術后,患者要控制好血壓,減少心血管死亡及心力衰竭事件的發生。常用的藥物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類)、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類)、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除了降壓作用,為了預防動脈橋的痙攣,還會使用鈣通道阻滯劑,如地爾硫卓。
五、β-受體阻滯劑
對于既往心肌梗死和左心室收縮功能障礙的“搭橋”患者,應在沒有禁忌的情況下服用β-受體阻滯劑進行治療,可以減慢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梗發生的風險。常用的有美托洛爾、比索洛爾、阿替洛爾等。如果患者有支氣管哮喘、房室傳導阻滯、重度心力衰竭,則禁止使用。
六、降糖藥物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變是多支冠脈血管受累,而且容易形成血栓和斑塊。“搭橋”術后,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橋血管會更早出現病變狹窄,繼發新的冠心病癥狀,給后面的治療增加難度。所以,術后控制好血糖非常重要。
血糖一直控制不佳的患者或高?;颊呖梢赃x用基礎胰島素加餐時胰島素方案:基礎胰島素,可選用長效胰島素,如甘精胰島素或地特胰島素,24小時一次;餐時胰島素,可選用短效胰島素,如賴脯胰島素或門冬胰島素。一般患者可以選擇口服降糖藥治療,口服降糖藥時,應警惕因使用噻唑烷二酮類(TZD)、磺脲類(SU)和非磺脲類(GLN)促泌劑藥物而出現的潛在心血管風險。
“搭橋”術后,指導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用藥同樣重要。因此,除了藥物治療以外,患者還要定期監測血壓、心率、血脂、血糖等指標,定期復查,保證治療的效果和用藥的安全。另外,戒煙限酒、適當運動、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暢也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少吃油膩刺激性的食品,少喝含糖、含酒精飲料,堅持低鹽低脂、低嘌呤,養成健康平衡的飲食習慣。這對“搭橋”術后患者的預后和心血管風險管理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