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遲道華
這段時間,外賣小哥彭清林火了。
6月13 日下午1 點多,在離水面十幾米的大橋上,外賣小哥彭清林縱身一躍跳入錢塘江中,救起了一名輕生女子。這一勇敢舉動不僅挽救了一條生命,也感動很多人。
被救者的妹妹打來電話表示感謝;其所在平臺,不僅對其給予物質獎勵,還幫他申請免費上大學名額,并納入儲備站長名單;家鄉的縣長帶來慰問金,家鄉的企業捐贈房子;一等治安榮譽獎章、杭州市見義勇為積極分子、“杭州好人”“張家界好人”等榮譽加身;媒體對其事跡廣泛報道,網友紛紛點贊……
這段時間,彭清林收到了來自單位、家鄉、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反饋”,他還因此獲得了免費上大學的機會。而這也正是他所期盼的。想讀書,想上大學,在本職工作外,有對人生的另一份渴求,積極向上的他,值得擁有一個更開闊的未來。
當初選擇救人,完全出于本能,如今面對各方的贊譽和獎勵,讓彭清林有些猝不及防。“跟人命比起來,我覺得這點小事(真沒什么)。”“我是個普通人,我不知道我這一跳的價值,我為何能得到這么多的善意……”勇敢救人是大愛,救人后的謙遜態度,更讓人體會到彭清林內心的純凈和善良。
當榮譽、獎勵接踵而來,這位年輕人說:“我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過,太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了,我希望能發展家鄉的教育。我想把企業捐贈的錢都送給家鄉的學校,讓孩子們好好讀書,把樂于助人的思想,從小就傳播給孩子。”
就如同從小有過溺水被救的經歷,所以學會游泳、學會水中救人一樣,彭清林的社會經歷讓他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把企業捐贈的錢轉贈學校,支持家鄉教育。從彭清林平凡的舉動中,人們看到一種愛與善的雙向奔赴。
因為被救過,所以懂得在水中的絕望,那一跳,義不容辭;因為有切身體會,所以對上學讀書“情有獨鐘”,不僅自己“想要繼續學習”,還捐錢給家鄉的學校。這份溫暖情感,閃耀著可貴的人性光芒。
有的時候,一個社會的人情溫度,可能就在無數個像彭清林一樣的普通人如何看待自身和他人、自身和社會的關系。
18 歲開始工作后,他就沒跟家里要過錢;因為獎勵高,過年時,一個人在杭州堅持跑單。從彭清林的個人經歷中,我們看到一個認真生活的人。
從2012年開始,彭清林便開始全國各地去騎行,跑遍了廣西、廣東、浙江多地,甚至從廣州騎行去了西藏,甚至“還想過去西藏撿垃圾”。我們也由此看到了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和我們每個人一樣,愛生活、愛自己的人生,但把這份愛延展開來,就是彭清林對待他人的善意和同理心。我們今天大張旗鼓點贊、獎勵彭清林,就是把這份人間真情高高托起,在愛與善的雙向奔赴中,讓我們的社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