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研究不同材料進行水稻育秧的效果,運用基質棉(育秧棉)、稻秸稈基質塊以及常規的專用基質等幾種材料,進行了從育秧到大田的試驗。基質棉和稻秸稈基質塊這兩種水稻育秧新材料和新技術,在水稻育秧上效果明顯,取得成功,為水稻豐收又增新保障。
關鍵詞:水稻;基質棉;稻秸稈;基質塊
基質棉(育秧棉)是一種替代基質的經高溫成型的無機礦質棉,無毒(不含重金屬、無病菌)、重量輕、吸水、保水、保肥能力強,顯著增強秧塊成毯的作用,能大幅度提高育秧質量及其穩定性,以及秧苗管理的便利性。稻秸稈基質塊是以秸稈為原料,通過控制性超高溫發酵、生物-機械耦合物料纖維拆解、養分精準化調控、吸濾成型工藝技術創制而成。基質育秧是指我區大面積上使用的運用商品水稻育秧專用基質進行育秧。育秧方式總體上沿著沿用常規毯苗育秧技術。為測試基質棉等幾種材料在本地區水稻育秧上的效果,溧水區作物栽培指導站進行了大田試驗,現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試驗示范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地點、茬口與材料
地點為南京市溧水區和鳳鎮毛公鋪龍頭水庫圩南京市溧水區明頭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水稻種植基地內。
茬口為小麥。
材料:①基質棉(揚州大學水稻產業工程技術研究院提供),②稻秸稈基質塊(江蘇省農科院質環所提供,江蘇海門紅杉樹公司生產),③水稻育秧基質(江蘇科力農業資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水稻品種
品種為“南梗46”,由江蘇省高科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水韻蘇米研究院提供。播前種子處理,針對水稻惡苗病、干尖線蟲病,選用12%氟啶·戊·殺螟種子處理可分散劑7克兌水5~6 kg,浸種48 h。
1.3 育秧情況
播種日期為5月17日。移栽大田時間為6月7日。
采用水稻育秧流水線+暗化模式播種。將基質棉在秧盤中鋪裝好,盡量鋪平。基質棉厚度2 cm,可以完全代替基質底土,僅需蓋籽即可,蓋籽厚度0.5~0.6 cm。播量:秧盤規格為30 cm×60 cm,每盤播種量為140 g。播種流程為:基質棉放入硬盤→育秧播種流水線進口→(播少量土找平)→淋透水(比常規增加1倍以上,要求:噴后提起檢查基質棉反面必須要達到有水漬印、潮濕。如規模小,可以先在流水線上走一遍水再播種。如規模大需要改裝或增加淋水裝置)→播種→基質或營養土蓋籽。播后疊盤暗化48 h。將稻秸稈基質塊放入塑料秧盤中,用浸泡或者噴淋水的方法將基質塊浸透水分,使秸稈基質塊吸水400~600 g/片。基質塊浸透水后,表面撒一層1~2 mm基質土,再進行播種并覆蓋蓋籽土3~4 cm,再進行暗化處理或直接擺入大田育秧。
1.4 試驗示范處理
試驗設3個處理,分別為:(1)基質棉。(2)稻秸稈基質塊。(3)對照為水稻育秧基質。各栽3塊左右相鄰大田,每塊田3~3.2畝,每種方式栽9~10畝。全部采用毯苗機插方式,按照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方式統一田間管理,具體農事如下:3種處理育秧施肥、田間管護以及病蟲害防治管理都是一樣的,6月3日施40 kg復合肥作為基肥,6月4日上水,6月5日整田平田,沉淀2 d后進行大田栽插。6月9日打封閉藥。7月7日進行大田化除,7月14日施10 kg尿素作為分蘗肥,7月27日進行第1次病蟲害防治,8月3日烤田,8月10日上水,施促花肥12.5 kg,8月11日進行第2次病蟲害防治,8月23日施保花肥5 kg。總用氮17.5 ㎏/畝。
2 實驗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育秧方式出苗率和密度比較分析
插秧前選取各代表性毯苗秧塊,切取8㎝×8㎝秧苗一塊,記錄苗數,并計算成苗率和苗密度[成苗率=(總苗數/種子數)×100%]、(苗密度=總苗數/面積),通過6月5日調查,結果如表1。可以看出,基質棉水稻育秧的成苗率和苗密度分別為88.86%和2.89株/ cm2,在3個處理中都位列第1。分別比對照高出10.78%和10.73%。稻秸稈基質塊位列第2,分別比對照高出8.99%和8.81%。
2.2 不同育秧方式秧苗素質比較分析
8月15日進行苗情考察,結果如表2。具體苗情為:基質棉育秧移栽平均苗高68.2 cm,葉齡13.1葉,平均總苗數28.02萬,分別比對照高出10.71%、1.55%和8.35%;稻秸稈基質塊育秧移栽平均苗高68.5 cm,平均葉齡13.2葉,平均總苗數29.13萬株,分別比對照高出11.20%、2.33%和12.65%;作為對照的普通基質育秧移栽平均苗高61.6 cm,平均葉齡13葉,平均總苗數25.86萬。
2.3 不同育秧方式水稻產量比較分析
通過10月16日的理論測產,結果如表3。基質棉育秧折合實產747.14㎏/畝,高出對照(常規育秧)17.98%,與稻秸稈基質塊育秧的實產747.73㎏/畝相當。
3 育秧方式成本投入與水稻種植收益分析
育秧物化產品費用,用基質棉、稻秸稈基質塊的,除本身成本外,分別加上1/5、1/8的基質成本,每畝按23盤計算。水稻為優質品種南粳46,標準水分稻谷售價按3.2元/㎏計算,結果如表4。可以看出,幾個處理間的成本相差很少,基質棉除育秧成本高出對照4.3元,總成本1432.82元/畝,效益達到958.03元/畝,是幾個處理中最高的,高出對照60.20%。
4 小結與討論
通過幾種水稻育秧材料的研究,主要表現如下:(1)在秧苗成苗率和苗密度方面,基質棉育秧有著較好的表現,稻秸稈基質塊次之,但仍明顯高于常規基質育秧5百分點以上。(2)在秧苗素質方面,3個處理的平均葉齡相差無幾。苗高和總莖蘗數基質棉育秧和稻秸稈基質塊育秧差別甚微,比常規基質育秧高出10%左右。(3)在產量方面,基質棉育秧和稻秸稈基質塊育秧在產量組成的穗粒結構上,表現出穗子較大,即穗總粒數和實粒數高,與對照相比,增產效果明顯。(4)在水稻種植效益上,基質棉育秧和稻秸稈基質塊育秧畝均效益都近千元,高于常規育秧60%左右。
綜上所述,基質棉和稻秸稈基質塊這2種水稻育秧新材料和新技術,在水稻育秧上無疑是成功的。建議在本地區推廣。基質棉成本廣大農民基本可能接受,稻秸稈基質塊成本略高,建議能降到1.3元以下,運用前景更為廣闊。由于本次試驗是我區作物栽培指導站組織相關街鎮栽培員進行調查的,數據不夠精細。另外,田塊間的肥力基礎也有不平衡性,因此,效果的精確性還需進一步試驗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1] 張典文.水稻新基質育苗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北方水稻,2007(2):2.
[2] 趙文生,彭友良.圖說水稻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M].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查貴生(1966—),男,本科,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