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大力度進行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可以增強農村群眾經濟收益,為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提供支持,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至關重要。因此,相關人員要提高對于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重視程度,確保農業機械化新技術可以展現出應有價值。本文簡要介紹了開展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重要性,探究了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應用,并提出了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組織、管理思考和推廣措施,希望能夠為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組織;管理
農業技術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支持力,農機新技術的應用,可以使生產更加高效開展,提高農業經濟實力,并使更多新興設備被運用到作物種植中,提高生產水平,為農村群眾創造更多經濟效益,為農業轉型升級提供良好條件。
1 推廣農業機械化新技術作用
推廣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手段,可以在增加農村群眾經濟收益的同時滿足農業轉型升級需要。因此,相關人員要提高對于這一工作的重視程度,可以將推廣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作用總結為以下幾點內容:
1.1 可以使農業生產更加高效
根據相關資料調查分析發現,農業機械化新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我國農業經濟水平,改善農村群眾生活質量,確保農業生產能夠更加高效開展。和傳統模式下由人工進行操作的方式進行對比,運用農業機械化新技術進行農業生產,可以使耕作更加高效,降低農村群眾發展壓力,在增加農村群眾經濟效益的同時,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支持[1]。
1.2 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
在新形勢下,農業機械化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手段。將現代化農業機械應用到農業生產活動之中,并大力推廣,可以使農業生產活動更加有序地開展,增強農業生產實力,為農業種植提供支持,在增加農村群眾經濟效益的同時推動農業發展,提高農業標準化程度。大力宣傳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是以對農業機械設備進行合理應用為前提的,為了達成相關目標,需要明確各人員的權利和義務,并借助于指導、示范,加強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生產之間的聯系,確保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價值可以得到充分體現。
1.3 提升農業機械設備的作業效率
隨著現代化技術水平的提升,對于互聯網技術進行應用,可以幫助農業機械設備使用人員在第一時間搜集、獲取相關資料,明確農業機械設備的構成、應用原理,確保農業機械設備生產能夠更加高效[2]。
2 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應用
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更多現代化技術被應用到農業發展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農業機械設備。在開展農業種植時,要考慮到現實需要,有針對性地選用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裝備,同時,對于生產各環節進行監督管控,確保農業種植和管理工作能夠更加高效、優質發展。
2.1 傳感器
農業傳感器的有效應用是推動農業種植管理自動化發展的重要手段。農業傳感器的特征較為突出,能夠實時、準確地反映出農作物所處生長條件,借助于分析農作物是否能夠正常生長,判斷是否存在異常數據,并將其作為依據有針對性地做出改進。近些年來,傳感器在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得到了普遍應用,不但能夠反映出農作物生長水平,還能夠將質量傳感器運用到收割機中,搜集獲取農作物質量資料。除此之外,傳感器還可以對于糧食存儲濕度進行分析,并根據所獲得的檢測結果對于存儲環境作出調整,提高通風能力。
2.2 機器人
應用農業機器人開展生產,能夠對種植環境形成充分認識,盡可能地避免危險,提高農村群眾進行農業生產安全性。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農業機器人的自我判斷能力也會有所增強,其可以考慮到目前的農業種植條件,選擇最為適宜的作業方式,盡可能地推動農業生產智能化發展[3]。
2.3 液壓技術
加強液壓技術和農業機械化生產之間的聯系,可以使設備的傳動能力得到提升,使大型農業設備得到充分應用。在我國,對于配置液壓技術進行應用的現代化機械設備較多,可以在節能技術支持下,降低能源的過度消耗,將農業生產對周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滿足農業產業轉型升級需求。
3 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組織管理
3.1 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組織
根據相關資料分析發現,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組織必須根據相關流程開展操作,確保新技術能夠得到普遍推廣,提高推廣效果。相關人員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進行工作:
第一,合理選擇農業機械化設備。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推廣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關注,要在經過論證、審批以后,有針對性地挑選農業機械化設備。也就是說,要從客觀角度出發分析機械設備是否處在安全狀態下,能夠適應相關工作需要。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盡可能地選擇現代化程度較高、具有較強適應性、價格合理、操作困難程度較低的農業機械化設備,并將其當作推廣的關鍵。如果所挑選的農業機械化設備并不合理,就必須有針對性地更新相關設備。第二,要挑選示范點。想要增強農村群眾對于農業機械化設備的認識,明確農業機械化設備應用要求、特征,就必須有針對性地挑選示范點,在農業機械化設備支持下合理進行農作物生產試驗[4]。第三,要開展示范活動,合理編制。想要確保農機技術示范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就需要主動與示范單位進行合作,并在合同中明確各人員的權利、義務,只有如此,示范單位才能夠為農業機械化設備生產提供適宜條件。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現實情況制定可靠的農業機械化新技術實施方案,提高示范規范程度,確保相關工作可以展現出應有價值。
3.2 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管理
第一,實施流程。從宏觀角度來進行分析,可以將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劃分為準備、推廣、組織三個環節。(1)準備階段。需要相關人員明確開展場地、細致劃分各項任務,并按照要求簽署相關合同,開展技術管理。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成立完善的組織結構,為工作人員提供學習的機會,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對新技術進行檢驗。(2)推廣環節。對于新技術進行應用,需要構建示范基地,并開展技術推廣,完善相關配套設備。此外,還需要對于種植技術進行推廣,記載相關數據資料,及時調整項目。(3)總結。這需要相關人員對于項目數據進行搜集、測算,分析項目可能會獲得的效益,并進行歸納。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及時將成果告知給上級部門,統一管控各項材料。
第二,選擇出開展地點。近些年來,我國對于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重視程度明顯提升,并出臺了相關規章制度,需要相關人員擴大范疇,有針對性地開展推廣。一般情況下,推廣面積至少要在幾萬畝。在選擇開展地點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1)要將鄉或者是縣區作為基本實施點。(2)要堅持集中成片,對田塊進行整合,達成機械化發展目標。(3)要確保其可以符合路通、水通、電通要求,防止在推廣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時,道路并不平整、沒有充足水資源、電力資源作為支持的情況出現。
第三,要打造項目實施機制。這主要是為了展現出推廣單位、相關行業的功能,妥善應對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政策作為支持,提高實施水平。一般情況下,實施機構體系是由生產單位、項目領導層和技術隊伍組成的。(1)領導層。通常情況下,是由農機主管部門作為支持構建的。需要相關人員分析項目推廣困難程度,制定專門的人員名單,并做好定期檢查工作,充分應用資金和設備[5]。(2)技術組。在開展項目推廣時,需要推廣單位中的業務部門負責,加強業務部門、推廣部門、農業技術部門、科研單位的交流,并將開展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作為工作關鍵。(3)協調組織。這需要相關人員編制推廣方案,并制定明確技術指標,開展進度管理,確保各項工作能夠有序推進。
第四,制定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實施方案能夠為項目推廣提供思路。一般情況下,制定項目實施方案要將以下內容作為重點:(1)要明確重點,并制定明確的技術指標。(2)要對推廣內容形成充分認識。(3)要明確執行場地。(4)要進行進度管理。
(5)制定適宜的組織管理方案。(6)成立專門的領導團隊,精準進行分工。(7)制定明確的技術標準。
第五,做好項目檢查工作。只有將監督檢查工作落到實處,才能夠展現出設計工作的最大化作用。因此,要根據合同作為依據進行檢查,分析項目實施情況和計劃目標,判斷兩者之間的差異,以及引發問題的原因,并及時做出處理,避免相同問題的出現。在這個過程中間,還需要對成功經驗進行匯總,為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檢查監督部門要認識到自身責任和義務,并合理開展整體與局部,內部與外部檢查,在將常規檢查落到實處的同時,做好重點抽查。在尚未進行檢察監督工作時,需要分析工作包含的內容和關鍵點,明確相關步驟,確保檢驗工作能夠有序開展。
4 加大力度推廣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措施
加大力度推廣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是非常關鍵的,可以使農業機械化新技術展現出應有價值,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因此,相關人員要提高對于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重視程度,并從以下幾點出發開展這一工作:
4.1 更新推廣觀念
第一,要對現有推廣思維進行更新。推廣人員在開展工作時,要對自身工作觀念形成充分認識,并大力創新,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工作之中,明確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服務效果。在這個過程中,相關人員還需要開展調研,深入到基層明確當前農業生產水平,及時處理農業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做出改進,達成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目標。第二,要構建整體實力較強的推廣團隊。這需要相關單位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確保工作人員能夠通過學習增強自身整體實力。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做好人才招聘,打造完善聘用機制,并有針對性地對推廣人員進行考核,及時獎勵表現優異的員工,展現出模范帶頭作用。第三,要對現有推廣機制進行優化。此舉可以使推廣工作更加高效開展,提高政府、農機管理部門對于新技術重視程度,并加強政府、農機管理部門和農業機械化企業、技術人員的溝通,為企業運營工作提供保障,確保其有充足資金引進現代化農業機械化新技術。
4.2 調整推廣手段
第一,要建立專門的農機用戶檔案,并在建立相關檔案時,分析探究用戶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推廣方案,確保新技術推廣能夠展現出應有價值。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了解農機用戶在生產環節出現的問題,并進行優化,確保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部門能夠高效提供服務。第二,要對互聯網、新媒體技術進行應用,大力開展宣傳工作,并對相關內容進行匯總,將其上傳到平臺中。推廣人員要將原本的面對面推廣轉變為網絡直播,這能夠在對現代化技術進行推廣的同時和農村群眾進行溝通,了解其實際需要,進而將農機操作規范、維修養護工作落到實處,提高服務水平[6]。
4.3 提高信息服務水平
想要將推廣工作落到實處,必須考慮當地農業生產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農業機械化技術示范、咨詢工作,并借助于互聯網,構建農業智慧管理平臺,為后續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高質量信息服務。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應用大數據技術,及時提供農業技術、生產技術資料,確保農村群眾能夠開闊視野。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對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模式進行創新,在降低推廣人員工作壓力的同時,使相關工作更加高效開展,滿足群眾溝通交流需要。
5 結語
綜上所述,加大力度進行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為了達成相關目標,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政府部門、農業管理部門和推廣部門進行合作,有針對性地推廣各項工作,提高農業生產規范化程度,使農業生產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 杭曉寧.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推廣的意義及發展對策[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1(11):48-49.
[2] 裴洪軒.淺談現代農業機械管理與農業機械新技術應用[J].南方農機,2021,52(19):68-74.
[3] 陳志軍.農業機械化發展對糧食增產增收的影響[J].山西農經,2021(18):164-165.
[4] 覃花菊.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及農機維修措施研究[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1(7):98-99.
[5] 梁耀坤.基層農機技術推廣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路徑[J].廣東蠶業,2021,55(7):88-89.
[6] 劉波.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山區特色農業機械化[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1(6):151-152.
作者簡介:吳艷華(1976—),女,壯族,助理農藝師,大專,研究方向:農業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