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發存,韓金輝,李麗麗,馮海浩,代子陽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 濰坊 261000)
柴油機因具有較強的動力性、經濟性,從而做為主要動力輸出,廣泛用于汽車、輪船、發電、軍工等方面[1-3]。隨著地球上化石燃料等一次能源的減少以及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柴油機的排放法規不斷升級,人們節能減排的意識不斷提高,柴油機的開發也隨之向低油耗,低排放方向發展。影響發動機油耗和排放的參數很多,主要包括:共軌管壓力、主噴時刻、廢氣再循環等參數,不同參數組合方案對發動機經濟性、排放性能的影響差異較大[4-7]。因此,在發動機性能開發時選取的方案要同時兼顧經濟性和排放性能。
模糊層次法(FAHP)是20 世紀70 年代美國運籌學T.L.Saaty 教授提出的一種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系統分析方法。該方法對于量化評價指標,選擇最優方案提供了依據, 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8-11]。
本文主要闡述了在發動機性能開發時,首先通過試驗設計(Design of Experiments DOE),將影響發動機性能的變量如:共軌管壓力、主噴時刻、廢氣再循環等通過不同排列組合設計出多種試驗方案;將所設計的所有方案分別在發動機試驗臺架上進行試驗,分析試驗數據,然后根據試驗結果優化掉明顯不符合標定的方案;將剩余方案利用模糊層次法計算出相應權重,從而確定優選方案。
試驗用柴油機技術規格如表1 所示。

表1 柴油機主要參數
以1 480 r·min-1@780N·m 工況為例,研究不同軌壓、提前角、廢氣再循環參數組合對發動機性能差異的影響。通過設計40 種不同的方案,針對每種試驗方案均利用發動機試驗臺架進行試驗,試驗過程中使用EATS 公司的INCA7.1 標定軟件進行電控數據標定,使用湘儀的電力測功機控制發動機的運行工況,使用日本HORIBA 公司的直采氣體分析儀測量發動機尾氣中的NOx等成分。分析試驗結果,40 種不同試驗方案對應40 種不同的結果,將這40種結果中明顯差的點進行優化、篩除,剩余6 種方案如表2 所示。

表2 試驗結果
將發動機性能標定方案優選作為目標層,燃油消耗率、NOx比排放、煙度等技術指標作為準則層,6 種標定方案作為方案層,以此為基礎構建層次結構的模型,如圖1 所示。

圖1 性能標定方案優選模型
根據所開發柴油機性能要求,初步確定各項性能指標的重要性從大到小排序依次為:燃油消耗率、NOx比排放、483 煙度。以矩陣的形式表達因素對上層某個層次的重要程度。其矩陣元素確定方式如下:(1)當因素優于因素時,因素取值為1;(2)當因素優劣相同時,因素取值為0.5;(3)當因素劣于因素時,元素取值為0。因此組建模糊判斷矩陣如下:
通過表2 中的數據,得到模糊一致矩陣:F1、F2、F3。
在運用模糊層次法進行優選時,最重要的是建立正確的模糊一致矩陣,對模糊矩陣進行求和計算,記為:;同時,由數學變換建立模糊一致矩陣。
將F1、F2、F3、F4 全部轉化為模糊一致矩陣R1、R2、R3、R4。
層次單排序是指針對上層因素,對該層全部元素的重要性和優選權重排序。其公式為:,m為矩陣階數。由計算公式得各指標權重為:W=[0 .5000.3330.167]T,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分別計算出R1、R2、R3 所對應的權重W1、W2、W3 為:
將所得到的W以及W1、W2、W3、W4 的計算結果,計算層次總排序為:
根據層次總排序向量,得到6 種標定方案的相對優劣順序為1#、2#、5#、6#、4#、3#,即1#為最佳方案。
1)性能標定方案優選的過程中,涉及到多個指標的評價,優選困難,根據模糊層次法為性能標定方案的優選建立了科學、高效、合理的決策模型。
2)根據實例進行將試驗結果計算分析表明,運用模糊層次法對發動機性能標定方案進行綜合評估是適用的、有效的。為發動機標定方案的優選提供了全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