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東
初中階段是學生青春期的過渡階段,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幫助學生克服心理問題和順利度過青春叛逆期具有重要意義。因為農村初中留守兒童長期缺少父母監護易于出現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在學習上,留守兒童學習積極性不夠,學習態度不認真,同時學習的自律性不夠,出現遲到、上課睡覺、作業完成質量差和曠課等現象;在宿舍生活上,出現生活自理能力差、個人衛生不到位、晚睡等行為;在思想上,留守兒童思想相對極端,對于學生關系的處理、學習問題的解決等方面,想法比較極端,容易出現打架斗毆、厭學棄學等問題。針對初中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老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老師要考慮到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和心理狀態,進行針對性教育,幫助留守兒童克服心理難題,同時有效的進行校園安全管理。
一、積極聯系家長,做好心理健康交流工作
做好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校園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積極聯系家長。父母不僅是學生的監護人,老師開展工作也需要和學生家長做好溝通,只有達成共識才能更好推進工作進程;另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了解最具備全面性和客觀性。因此,考慮到這兩點因素,老師要做到與學生家長進行及時和全面交流,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期工作做好鋪墊。
例如:其一,在入學前期,老師要積極與家長進行簡單溝通,主要了解班級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包括學生家庭成員組成情況、父母工作城市和工作性質等情況,做到對學生家庭情況的基本掌握;其二,老師要定期與學生家長進行深入交流,主要包括要向學生家長了解學生近期學生思想心理狀態,更重要的是向學生家長反饋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和思想生活狀況,通過雙方及時溝通做到對學生的實際狀態能夠全面準確把握;其三,在出現學生情緒不佳或學生遇到學習問題的情況時,老師和家長要及時溝通做到雙方及時了解實際情況,同時明確并承擔各自的責任,例如學生遇到心理和情緒上的問題,更需要家長進行適時的關懷,學生在遇到學習上的問題時,更需要老師的幫助才能更好的克服困難。
二、開設相關課程,做好心理健康輔導工作
做好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校園管理的第二步就是開設相關的心理健康課程。對初中學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擁有健康的初中生活具有重要意義,老師應該設定情節豐富、內容簡單的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科目,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學習到青春期的時期特點、以及正確認識留守兒童實際生活面臨的問題,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和接受現狀,幫助學生克服實際生活難題和心理問題。老師開展心理健康課程具體可以從幾方面著手。
例如:老師在設計和安排學生課程時,要考慮到三點因素。其一,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初中學生屬于小學到初中的過渡階段,玩心相對較重并且知識的接受能力參差不齊,因此,老師要在開設課程內容的編排上盡量圖文并茂,文字通俗易通,易于學生理解;其二,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專注力不夠,老師在課程開展方面可以盡量多樣化幫助學生接收更多的相關知識。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播放相關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視作品,如《海洋天堂》、《你,最珍貴》等,另一方面老師可以組織學習相關書目作為心理健康教育自學書目,如《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動快樂》等;其三,老師在進行相關課程開展的過程中,要注意時間的安排,初中生課業負擔開始加重、學業壓力加重、同時家庭因素導致的心理壓力加重,因此老師可以選擇學生在考試后、或者自習課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課程教育。通過老師選擇合適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和恰當的課程學習時間來促進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課程的學習和理解。
三、組織校園活動,做好心理健康培養工作
做好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校園管理的第三步就是組織校園活動。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常常表現出話語較少、內心比較自卑和行為比較極端等特征。因此老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自身情況和學校已有的條件,通過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心理健康活動,從實踐方面幫助初中學生形成積極交流和樹立陽光健康的心態。
例如:其一,老師可以組織心理健康知識競賽。老師可以準備200道初中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作為比賽內容,組織學生每3人一組進行參賽,比賽分為必答環節、搶答環節,最后分數高者獲勝。通過競賽的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可以使學生通過準備比賽的這個過程,幫助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其二,老師可以組織心理健康話劇表演活動。老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為5-8人作為一個小組,分別給每個小組進行話劇表演的主題,如打架斗毆、學生與家長關系等,讓學生依據主題自己搜索或者編排話劇作品,自己找時間排練,最后進行集中表演。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和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同時通過實際表演可以更好的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對于培養學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具有積極作用;其三,老師要做好1對1的教育輔導工作。考慮到留守兒童存在問題的多樣性,因此老師要及時與通過集體教育不能有效的學生進行單獨談話,及時解決問題。通過從三方面進行實踐活動,推進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
留守學生的心理問題并不是學生本身的心理疾病,因此,初中階段的學校及教師通過恰當的方式方法來引導留守學生可以有效的減少留守學生的負面情緒、增加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從而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