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謹
現如今,大數據技術正不斷地被引入電商企業當中,這要求企業財務管理實現量化分析與管理,本文從當前電商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的種類入手,分析了大數據背景下國內財務風險管控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風險管控對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現實意義,幫助電商企業在大數據時代應對新型財務風險。
數據爆炸性增長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規避財務風險的重要性。為避免受股東權益受損或償債能力受限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使得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和空間范圍達到預定的財務指標,偏離經營目標,致使企業蒙受經濟損失,本文對大數據背景下電商企業財務風險進行辨識與分析,本文列舉多項數據帶來的財務風險種類并輔以案例分析,提出了與之相應的應對策略,幫助企業在數據時代穩中求進,高質量高效率規避財務風險。
大數據背景下財務風險種類識別
財務數據泄露風險 電商企業的財務數據例如成本信息、運營情況、財務憑證報表、客戶資料是電商企業極為重要的檔案資料,這些累計業務信息是電商企業競爭力的來源,但是大數據時代,人們可以足不出戶竊取電商企業的數據信息,損害公司的利益于無形之中。大數據導致的財務信息泄露往往有以下兩種方式:主動內部泄露和被動外部泄露。
主動內部泄露財務信息是指電商企業內部工作人員自發性地將電商企業財務信息披露。每年財務數據泄露事件發生頻率隨著數據庫的發展呈遞增趨勢,保障財務數據的安全不是一件易事。這是因為目前電商公司使用的數據庫越來越多樣化,財務辦公軟件越來越智能化,會計出納可以根據操作習慣和會計科目的使用頻率設計個性的工作臺或賬簿,有側重地會計科目使用使更容易被黑客盜竊或篡改財務數據。并且,電商企業原本部署的財務數據保護設備,只能用來防范來自電商企業外部的數據安全威脅,然而目前財務數據丟失的主要原因卻來自電商企業的內部。由于員工已經處于電商企業網絡內部,擁有一定的訪問電商企業網絡資源的權限,再加上內部員工對電商企業已經部署的數據安全防范措施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加容易知道其安全防范的死角和盲區在什么地方,也就更加容易找到突破口來得到電商企業中的機密數據。近年來,為了節約固定成本,實行降本增效,越來越多的財務人員被人工智能會計替代,加之國內微小電商企業不重視脫密期和競業期的數據保護效果,促進了這些離職的財會工作者難以避免地帶走公司相關的財務數據。一旦電商企業不能夠及時妥善地處理好這些離職員工的賬戶和權限,那么電商企業中的機密數據就有可能通過離職員工流入到競爭電商企業或互聯網等公共場所。計算機做賬不可能避免病毒木馬的入侵攻擊,另外,當電腦需要維修時,不能確保不被網絡管理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惡意竊取信息。財務數據的泄露帶來的后果有很多,如因為信譽受損導致的客戶開發項目暫停、客戶簽約暫停、供應商斷貨,甚至還會造成公司整頓,成本負荷過重的財務風險。被動外部泄露追責難度大,索賠對象難以確定,給電商企業帶來的損失更為嚴重。
會計人員的技術挑戰導致固定成本增加 大數據代表著信息的及時性,數據系統可以在交易發生的同一時間上傳交易信息,這有別于傳統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的及時性,因為無論是傳統手工賬會計還是現代化計算機會計對“及時性”的定義都是針對過去的經濟事務和交易事項而言,人工的會計相較于數據系統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兩者的時差大小取決于會計人員對交易事項的反應速度和處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對數據系統的操作熟練程度,這對于現代會計人員是一項技術挑戰,若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與數據處理系統不能很好地同步和兼容,就會造成企業財務信息反映不及時、不完整,對于管理者的決策起到負面作用。
數據壟斷降低資本市場穩定性 如今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并存的時代,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是數據的競爭。隨著互聯網用戶激增,手機已經實現了數據化、寬帶化。在瀏覽網站上、使用設備上、通信服務系統里,數據都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隨著數據交易類型的日益豐富、交易環境不斷優化、交易規模持續擴大,但是我國經濟市場的大數據交易整體仍處初級階段。數據信息的有限性和企業對數據無限需求之間的矛盾,迫使同類型企業之間發起數據爭奪戰,得數據者得業績,企業若不主動出擊爭奪有限的數據,將會被競爭者取代市場份額,而優先獲得數據的企業容易一家獨大,形成壟斷,破壞市場秩序,不良的競爭一旦形成,企業將在市場競爭中被迫淘汰。
大數據背景下國內財務風險管控現狀分析
數據存儲運營成本過高 中橋國際調研咨詢針對國內455家電商企業進行調研,發現當前我國電商企業為了避免大數據帶來的財務風險主動搶奪市場數據信息,以此提高競爭力,優化投融資決策而主動,結果在數據存儲方面面臨了巨大的壓力,因為現有的存儲容量根本不能滿足電商企業的信息需求。雖然購買新的儲存設備可以解決海量數據的存儲問題,但是這樣做造成了電商企業運營成本過高的問題。電商企業對海量數據的需求與不充足的存儲設施之間的矛盾、存儲設施的固定成本與財務風險的治理防范之間的矛盾是我國互聯網電商企業面臨的兩大難題,并且由于大數據互聯網經濟到來不久,可借鑒經驗較少,大多數電商企業都是憑借經驗主義調整適合電商企業自己的成本結構。為了應對以上情況,企業增加固定成本用于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和招募具備大數據會計應用能力的專業財務人員已迫在眉睫。
單方面法律治理互聯網壟斷收效不明顯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和大數據智能化的普及,諸如阿里巴巴、美團、百度等集團因為掌握大量的數據信息而把控市場,對此我國政府為了凈化市場環境,促進互聯網經濟健康發展,對其進行了一系列行政處罰,但是這樣的行政處罰并沒有限制該類壟斷電商企業的發展,如阿里巴巴在被行政處罰的第二天上市股價上漲6.61%,這樣的處罰只能對互聯網壟斷電商企業起到警醒作用,卻難以改變其霸占經濟市場的事實。
大數據財務風險管控具體措施
第一,構建文化導向型財務管理體系。在面對財務人員流動這種不可控的外部環境因素時,為了防止主動泄露財務信息,電商企業應當提升員工歸屬感和電商企業認同感,構建專屬本公司的電商企業文化體系,對員工進行財務人員道德素養培訓,強化員工的財務管理意識。
第二,優化資本結構,加大數據管控支出。對上文闡述的兩種財務信息泄露產生原因進行分析,過度節約數據保護成本是一個主要原因。由于事前控制意識的缺乏,部分管理者認為做好數據保護是一件徒增成本而不會取得收益的無效花費,所以在這方面的支出不斷縮減,現有的數據安全軟件和措施滿足不了數據保護的需求,電商企業需要加大對數據保護的資金投入,而增加投入也就是會增加電商企業的成本,這不僅與電商企業縮減成本的近期發展策略相互沖突,而且在內部控制板塊的成本會擠占運營成本人力成本的資金,致使其他部門的效率降低。一方面,為了降低數據泄露的財務風險,電商企業應當加大數據管控支出,增加硬件設施的投入資金,及時更新財務系統硬件設備。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入手:購買并應用雙重數據保護系統、雇傭數據保護專業人員、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素養培訓。其中,前兩點是針對被動外部泄露財務信息,第三點是為了防止主動內部泄露財務信息。另一方面,為了確保數據存儲系統的存儲容量滿足電商企業交易業務擴張需求,電商企業應購置和公司規模相當的數據管理軟件系統,并做好定期檢查和維修工作。
第三,會計從業人員多樣化,衍生成為管理型人才。一方面,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迫使會計人員從財務會計轉型為管理會計,比如在進行會計核算時,財務會計對固定資產的盤點、銀行和電商企業以及稅務部門的往來對賬,這些財務信息可以通過專門的大數據管理系統進行統計,財務會計對以往交易事項的工作內容可以被大數據系統所替代,對此,會計人員應該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向管理會計轉型。另一方面,大數據會計是財務會計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衍生出的一種適應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時代會計業務和信息海量增長的新型會計,善于實現云計算化、會計智能決策,但大數據會計這一專業方向作為新興專業普及度很低,電商企業和國家應該重視這一職業。大數據會計是會計學與大數據相結合的職業,培養能主動適應大數據時代社會發展需要,不僅具備掌握出納、會計等方面的操作技能、兼具財會專業知識理論、大數據分析處理能力、計算機人工智能與IT信息技術理論知識,還要對大數據財務操作系統具有良好的駕馭能力,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專門人才。
第四,及時填補法律空缺和疏漏。如何在開發數據信息商業價值的同時保護企業財務信息安全,不僅需要在兩種價值觀中做出權衡,還依賴立法手段來解決。由于數據交易是種市場行為,還應同時明確政府的市場監管責任,才能形成較完備的責任制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提高立法速度,增強針對性,盡快出臺適配大數據電商企業財務信息保護法律法規。做到既有事前預防,又有事中控制和事后追責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在立法方面要支持數據庫共享,提高數據的透明度,保障數據的公平使用,以避免市場出現以數據庫為杠桿造成的壟斷,促進市場和諧平穩發展。尤其是位于產業鏈最上游的大數據相關電商企業掌握了絕大部分的數據庫,很容易造成壟斷,這時就需要公權力發揮帶頭作用,對壟斷電商企業進行約束,給予小微電商企業適當的政策紅利,保證健康的數據競爭環境,讓互聯網電商企業更公正公平地競爭數據,防止壟斷現象的產生,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電商企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大數據帶來了許多財務風險,如財務數據泄露風險、電商企業間數據競爭加劇、會計人員的技術挑戰、法律規范空缺。盡管大數據起步階段存在諸多不足,但要克服這些發展問題的方法還是很多的。本文列舉的三種應對措施:構建文化導向型財務管理體系、優化資本結構、加大數據管控支出、會計從業人員多樣化,衍生成為管理型人才等及時填補法律空缺和疏漏對電商企業管控大數據帶來的財務風險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可行性。
(作者單位:西安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