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雯
當今財務管理在國有企業管理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助于深入分析企業的經營活動,還能夠全面考量財務關系和財務活動,以便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采取全面的財務管理措施可以極大提高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采取完善的財務管理措施,國有企業將受益于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不僅可以更有效地組織和調度資源,還可以降低風險,減少財務損失,實施成本控制,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可以及時發現生產和運營中的問題,確保資產安全,最終達到資產保值和增值的目的,提升國有企業綜合運營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
強化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資金利用率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有企業的規模和業務范圍在不斷擴大,涉及的領域日益廣泛。由于資金需求量的增長,為了確保公司正常運轉,必須建立健全資金管理機制。融資和籌款是這一過程的兩個關鍵步驟,而如何合理地使用這些資源則是另外一個問題。有效利用國有企業資金,可以確保企業擁有充足的資金,從而避免因資金短缺而面臨的風險,減少損失和麻煩,從而促進國有企業發展。
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應該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這可以通過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和方法來實現。通過實施全面的財務預算和精細的財務管理,加強對國有企業資金的監督與控制,確保其使用符合財務規定,同時為企業的財務發展提供科學的指導。如果面臨財務困難,必須立即采取有效行動,以確保財務有效運作。經過仔細研究,結合當前的實際狀況,采取科學的方法,合理安排資金,避免資源濫用與浪費,以期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國有企業抓住了許多商機,但同時必須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從而對其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經濟形勢,國有企業應當積極投入資源,努力提升其競爭力,不斷改進技術、完善管理體系,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不僅取決于經營活動和規模,還取決于內部管理能力,優秀的內部管理能力可以幫助企業提高風險防范、財務管理和市場適應能力。
強化企業財務管理是提升企業內部控制能力的重要手段,其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明確市場經濟環境和企業發展實際情況,還可以收集、整理、分析各類信息,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從而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采取更先進的決策措施,以提升國有企業的科學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要準確計量和核算所獲得的財務數據,以宏觀的視野為基礎,加強對企業的日常運營的監督和管控,及時發現和解決可能存在的問題,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此而造成的不良后果。通過對風險的全面預測、評估和管理,可以大幅提高企業的風險防控能力。顯然,加強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是促進其內部控制能力的關鍵因素,能夠增強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國有企業的核心任務在于不斷改善和優化其運營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其經濟效益,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管理和運營的全面推進將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所在。以往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認知偏差,認為只有通過擴大規模和不斷拓展業務才能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然而并不清楚財務管理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和價值,導致許多國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沒有給予財務管理應有的重視。
近年來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變化
近年來,政府部門不斷采取多項措施,如實行全面預算、加強內部控制,以提高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通過不懈努力,這些措施的成效已經顯而易見。
資金有效控制和管理 財務管理是企業運營的基礎,也是其成功的關鍵因素。采取全面的資金管理措施,有效防止了企業管理混亂、資金利用效率低下以及可能導致國家財產損失的嚴重后果。為了更好地規范國有企業資金運行,促進企業宏觀把握和控制資金的籌措、運用及其綜合平衡,有效抑制資金風險、發揮資金規模效益、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
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國資委及早采取行動,開展了財務風險預警,以確保國有企業穩定發展。這一體系旨在監測和分析四大類風險指標,包括債務、現金流、盈利能力和投資,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這些風險。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和預防風險,從而起到積極的作用。
管理會計迅速崛起 近30多年來,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從成本管理、預算、績效考核到其他領域,都有著獨特的實踐和理論成果,其中不乏寶鋼集團、海爾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企業。通過在管理會計領域的探索,這些企業不僅獲得了成功,還為其他公司樹立了榜樣。2014年,《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的出臺,為國有企業,尤其是大中型國有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使管理會計的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
當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開始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并采取一系列的針對性措施,引進了先進的管理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由于傳統觀念的限制,這些企業仍然需要轉變和改進。
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發展中,部分國有企業對財務管理不夠重視,制度的建設只停留在表面,沒有真正滲透到企業管理中去,導致財務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如果財務管理體系不完善,就會導致企業資源分配不當,造成資源浪費,降低企業利潤,并對企業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資金管理存在漏洞 國有企業在資金管理方面出現資金計劃性不高、資金風險管理意識不強等問題,導致企業資金保障和效率降低。有些國有企業在資金計劃方面缺乏長遠性,只為解決當前的資金余缺。企業資金安全是至關重要的,但由于管理者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和手段,導致資金監管流于形式,從而使企業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造成嚴重損失。
預算管理不科學 能否做好預算管理,直接影響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資本保值增值。當前,一些國有企業的預算管理存在諸多挑戰,如缺乏充足的基礎數據、缺乏完整的預算規劃、缺乏有效的控制與分析機制、缺乏科學的考核機制、缺乏信息化的管理體系。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強化措施分析
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為了滿足企業的需求,國有企業需要持續改進財務管理方法,并加強相關制度的建立,這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以確保能夠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更好地控制公司的財務風險,需要加強對公司財務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根據當前的發展趨勢不斷完善和創新內部監督機制,以確保公司財務管理得到全面控制。
健全資金管理體系 國有企業資金管理應從兩個方面進行完善: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資金計劃體系。企業的財務管理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從制定計劃、執行、監督、審查,一直到最終的績效評估,都必須經過精心設計與管理。制定合理的資金計劃可以提高資金保障能力,提升資金運作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重點加強對資金管理的風險控制和監督。為了確保資金安全和有效運用,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和監督機制,從上至下,從內部到外部,實現對資金的全方位監控,同時經常對內部控制機制和監督指標的實施進行審核。
提升預算管理的科學性 針對預算管理不科學的問題可以采取以下解決方式:第一,明確預算編制依據,發揮預算的戰略導向作用。企業編制預算之前應制定經營計劃和年度目標,并將目標任務分解下達至各預算部門,各預算部門按照目標任務制定本部門預算,管理層結合公司經營目標綜合平衡各部門預算,最終形成預算方案。第二,細化預算內容,提升預算的精細化水平。企業應深化全面預算管理,規范各項預算編制項目,尤其要提升預算執行中對成本費用的控制能力。第三,完善預算控制,強化預算管控水平。企業應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的監控,定期對預算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和分析,以確保預算有效實施。第四,完善預算考核機制,提高預算執行力。預算考核可以實施分類考核、獎懲結合的預算考核機制。如在績效考核中對業務部門增加預算收入的考核項目,同時適當降低預算支出考核權重;加強對職能部門預算支出的考核,可以按照部門預算支出的金額大小設置不同的考核權重;通過適當的績效獎懲方式,激勵業務部門創收和職能部門控本的積極性。預算考核還應對部門自身可以控制的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進行考核,評價時應剔除客觀原因造成的預算執行偏差。第五,推進預算信息化,以實現更有效的財務管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采用IT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優勢,不僅能夠極大提升預算數據的精度,提高預算編制效率,還能夠為預算分析與控制提供強大的支持。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建議在財務核算系統中引入一套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能夠有效整合財務和預算數據,并應用于企業的日常運作中,從而實現信息化的有效運用,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是其發展的關鍵因素,能夠幫助企業領導層快速、精準地作出決策,同時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和財務風險,從而為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有企業應當更加重視財務管理,完善相關財務管理體系,培養優秀的財務人員,落實完善的預算管理,加強內部審計與監督,以達到更好的財務管理效果,持續推動我國國有企業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萍鄉市國有資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