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春
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傳統的會計行業在當下“互聯網+”時代中所承受的壓力以及所面臨的各種困難挑戰,并對傳統的會計行業該使用什么手段才能更好地使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闡述,以及如何對該行業進行創新等問題。該文章主要圍繞著會計理論、會計人員、會計流程以及服務平臺等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并且對會計行業進行深入的研究,指出“互聯網+”與傳統的會計行業進行相互融合的建議與想法。
在我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互聯網”技術更是日新月異,適用范圍也在不斷的擴大。2015年12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賽上強調,要讓互聯網的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公民。在當下的社會,使用“互聯網+”對經濟、服務等各個行業進行融合與發展,促進各個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創新,是當前社會的一種發展趨勢。而會計作為經濟管理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若不與“互聯網+”技術進行結合,則會與社會脫節,所以,會計行業與“互聯網+”進行結合是大勢所趨。傳統的會計行業在當今的社會已經沒有了先前的活力,若不積極與時代接軌,將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會計行業必須積極與“互聯網”技術進行深度融合,才能讓會計行業充滿活力與競爭力。不停地對技術進行換代更新,適應更新型的技術,才能夠提升經濟的生產力,促進社會的發展,“互聯網+”的使用對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財務會計的發展與互聯網可以進行深度融合,在某些領域的企業、公共機構、公司和各種事務部門的子系統已經進行了實際的使用。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事業單位的財務數據要求變得更加嚴格,所以企業需要對內部的運行模式做出相應的改變,綜合性和特異性也增加了控制的難度。財務會計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的管理部門和管理層,以及業務經理提供適用于企業內部計劃、評估和控制的綜合評估信息的過程。因此,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基于財務會計的快速發展階段,對財務會計操作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且促進互聯網時代下財務會計的快速發展。
“互聯網+”與會計行業的碰撞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如何解決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如何應對新的挑戰,如何促進行業的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各個行業關注的重大問題。當然,除了隨之而來的困難和挑戰外,應用“互聯網+”技術也給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技術革新和發展機遇,使其發展得更加快速。在會計行業使用“互聯網+”技術,使得工作人員不再局限于日常的煩瑣計算,而是使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簡約便捷的計算。在使用“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好處的同時還要面臨帶來的困難,在如今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的時代,會計行業的工作人員要進行大量的數據處理,但是如何更加有效地進行處理,需要不斷地對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要合理地利用好互聯網等的各種信息技術,不斷地加深會計行業與“互聯網+”的結合,進而來提高行業的競爭力。
“互聯網+”與會計的變革與創新
會計理論變革,會計目標側重決策 在信息化時代,因為有了新技術的更新,傳統的會計方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如果仍要沿用傳統的會計方法,會使得企業落后,因此企業要隨時進行技術的更新,形成一個互聯網管理的思維,進而生出一個新時代下網絡型會計。并且網絡公司的不斷出現,使得傳統的會計突破了原有的主體,形成了一種新型主體。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進而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虛擬貨幣,這些都是不能用傳統的貨幣來進行衡量的,所以,不會再局限于貨幣計量。在目前看來,只有不斷地更新理論基礎,減少局限性,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與此同時,與會計相關的一些概念也要進行實時的更新。而且,與之相關的會計觀念和會計原則也受到了影響,也要進行不斷的更新。在會計體系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會計目標。會計目標從先前的“受托責任觀”慢慢變化到了“決策有用觀”,這就更加說明了會計的重要性以及會計所掌握的信息的重要性,會計職能應從企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改變和拓展。而且,會計信息不僅僅能為會計人員提供會計信息,還會為會計人員提供與決策相關的各種信息。
會計人才變革,培養具有互聯網思維的管理型人才 在當今社會的時代背景下,會計專業能力強并且了解計算機知識的財務會計人才更容易吸引到公司以及企業的目光。所以,專業的會計人員要能夠在計算機網絡上進行會計信息的統計以及計算等。與此同時,企業要不斷完善培訓體制機制,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培訓,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科學的決策信息,助力企業發展。同時,也要加強計算機、互聯網等信息的知識普及,不要讓會計人員被傳統的思想所禁錮,使會計人員能更好地了解并接受“互聯網+”的時代以及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會計人才也需要在時代的交替中進行革新,合理地與“互聯網+”進行深度結合,同時還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提高綜合能力,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因為有了互聯網的支持,所以公司以及企業要建立一個財務目標、績效管理、風險評估以及財務分析的綜合管理體系。
會計流程變革,財務信息數據趨于一體化 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會計數據都由紙質版轉變成了電子版,而且,會計進行記賬與數據統計的時候,其流程也越來越方便,越來越智能化。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設計原理是以企業的戰略目標和業務流程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以數據共享為目標,以決策支持為目的。只有在這樣的設計原理的指導下,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才能真正發揮作用,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金融信息交流過程中,新興的金融信息技術——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也隨之出現了。此技術能夠對數據進行特殊的識別,進而進行分類,也可以對其他軟件獲取的數據進行處理。而且還能夠與計算機語言進行結合,以此達到數據利用最大化,也加深了會計信息化的程度,會計信息化能夠讓會計信息快速地進行信息共享以及處理。
構建會計服務平臺,開啟財務共享模式 在“互聯網+”時代,想要提高會計服務水平,就需要構建一個新型的會計服務體制。傳統的會計服務因為有地域的限制很難服務于其他地方的客戶,而新型的會計服務打破了地域限制,變成了線上服務。在“共享”模式中,對財務工作的要求比較低,這樣不僅能讓會計人員把復雜的工作簡單化,還能減少會計人員的工作量。之后,會計工作人員要把工作的重心更多地放到管理上,才能夠進行成本預算、成本控制、成本預測等重要的工作。
“互聯網+”與會計的深度融合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的整體思路、基本原則及十一項具體行動。到2025年,要建成一個智能化、服務化的“互聯網+”生態體系。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會計行業應該積極地和“互聯網+”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慢慢進入到新型的會計服務時代。
建設標準規范,為深化融合提供有利環境 當今時代,“互聯網+”助力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對于會計行業而言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為促進新型會計行業的發展,一是要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積極地創造新型的會計行業模式的公共區域,從國內到國外積極地促進會計行業服務的系統化,為新型的會計行業提供重要保障。二是加強標準制度的建設,完善會計行業標準。在面對當下時代的互聯網環境中,經濟方面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挑戰,要及時地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規定,其中不僅包括會計準則,還包括各種管理方法,使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提升工作效率,還會促使會計的各項工作發展得更加快速。
建立健全完善真實數據庫,深度利用會計數據 在當今社會中,使用“互聯網+”技術給會計行業帶來新型的信息技術,并結合大數據以及互聯網技術對該行業進行改革與創新,這就使得會計進行數據統計以及計算的時候變得更加快捷、便利,會計在進行信息處理的時候更加及時。有更高效的技術人才進行助力,能推動新型的會計行業快速地發展。全面推進會計行業信息化的建設,既符合了時代的要求,也方便了信息的使用者。在當今互聯網的時代下,市場經濟的競爭不斷地加劇,這就會使得使用信息的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要求數據信息要實時的更新,這樣才能讓信息使用者根據各種情況想出各種方法來應對,以此來實現企業發展利益的最大化。會計也要注意所掌握信息質量的實用性和相關性,以確保信息使用者的相關利益不會受到損失。并且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信息的使用要求以及使用范圍更加嚴謹。因此,要全面地建立健全會計的信息數據庫,這也是為了跟隨國家的“互聯網+”行動計劃,確保會計行業以及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這不僅能夠實現會計信息化,還能夠實現管理信息化,提高了會計數據的使用程度,對于國家和企業而言,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綜上,在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中,使用互聯網技術能夠為信息存儲以及調用帶來很大的便捷條件,事業單位在經營過程中也更加方便管理。對網絡加以運用,還可以有效開拓市場渠道,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而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同時,也給財務會計工作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降低了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使其發展受到了一定阻礙。因此就需要財務會計注重對“互聯網+”的了解與分析,選擇更加科學合理的應對策略,提高財務會計工作的整體效率與效果。在此情況下,有了條件也有了發展的動力,因此更加有能力進行創新與完善。不僅在流程上,還要在技術方式上進行全面的改進,同時還要積極地進行會計行業的改進,勢必在“互聯網+”的時代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單位:臨邑縣交通運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