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中國科協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全國學會科技服務“入皖行動”——科技經濟融合創新發展論壇在合肥舉辦。本屆論壇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中國科協年會服務地方建設科創高地系列活動,集中展示全國學會科技服務“入皖行動”階段性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段寧、徐衛林,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進展,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安徽省科協主席韓軍,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張廷安,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賈明星等出席本次論壇。論壇上,賈明星圍繞全國學會服務區域科創方面工作,總結了本次“入皖行動”所取得的積極成果。
賈明星表示,近年來,全國學會在中國科協的帶領下聯合省、市科協和地方政府,不斷創新,謀求發展,增強組織凝聚力、學術引領力、社會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重點從黨建強會、國內外學會交流與合作、科學普及與繼續教育、科技評估與人才評價、人才舉薦、期刊出版、行業和國家遴選與推薦等方面開拓創新,共同推動科技融合發展,助力科技自立自強實施戰略,服務地方特色產業轉型升級。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社會經濟結構,科技和經濟互融互促成為必然趨勢。長期以來,中國科協不斷深化科創中國建設,大力支持安徽創新發展,有力提升了安徽省的區域創新能力,使得安徽省科技創新實力從中游躍升至全國第七。值得一提的是,安徽銅陵、蕪湖還先后入選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創新驅動示范市。
據了解,中國科協聚焦安徽省的戰略和產業需求,深度開展全國學會服務“入皖行動”,自活動開展以來,21家全國學會和1家產業聯盟組織專家服務隊,面向合肥、蕪湖、銅陵等7個地市22個縣區,深入企業開展對接服務52場(次),組織服務專家320余人次,涉及高端制造、信息技術、先進材料、食品等14個領域,面向72家領軍企業的近百項科技需求開展了深度對接,達成合作意向20余項,即將在本屆論壇重磅發布,并舉行簽約儀式。
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科協主席韓軍在致辭中表示,“入皖行動”是安徽省的科技創新和科經融合的重大發展契機。他介紹,今年7月安徽省委召開十一屆五次全會,明確了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特別提出了科技強省等七個鮮明的目標。第二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的召開為安徽省實現科技強省的目標注入了強大動力。安徽省將以本屆論壇為契機,為國家級學會的對接合作,有效鏈接高端智力資源,健全企業需求導向,建立學會送服務、科協搭平臺、地方匯資源的長效機制。安徽省要把握機遇,攜手團結廣大科技工作者有效積聚和引導創新要素,積極開展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在打造科技經濟融合安徽樣板間,賦能安徽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發力,爭取不斷推出新成果。
據了解,“入皖行動”此前已聚焦安徽省征集的14個領域近百項重大產業、重點企業科技需求,團結引領科技工作者提供跨學科、跨領域、跨區域、跨層次的科技服務,幫助企業解難題、辦實事、促發展。
主旨報告環節,段寧院士、徐衛林院士、張廷安院士圍繞清潔能源、現代紡織技術等方面,分別作了《清潔生產關鍵共性技術與流程工業高質量發展》《高性能纖維在航空航天中的應用及其發展趨勢》《“固廢+”資源循環經濟的思考》的主旨報告,交流產業前沿趨勢,探討科技經濟融合新路徑。
為展現全國學會科技服務“入皖行動”階段性成果,論壇舉行了產學融合成果推介及項目簽約儀式,企業負責人代表作交流發言。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化工學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中國金屬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通信學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等圍繞新能源、食品、紡織、電子信息等領域簽訂了15項項目合作協議。會上,還為獲得中國科協“2023—2025年創新驅動示范市”稱號的蕪湖市、銅陵市進行授牌。
未來,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將以年會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與地方黨委政府的合作,持續深入推進全國學會科技服務“入皖行動”,與創新驅動示范市、其他試點城市、全國學會及其他創新主體協同聯動,放大科協“一體兩翼”資源的發展效能和倍增效應,持續推動“科創安徽”建設取得實效,為科技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