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蓉,楊聰妹,林文清
(廈門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口腔頜面外科病房,福建 廈門 361008)
頜骨囊腫是發生于頜骨當中的良性腫瘤,本病病機尚未統一,如熱、損傷、放射性物質以及長期慢性刺激,如殘根、殘冠等,都可成為頜骨囊腫的發病因素[1]。癥狀主要有牙齒病變、面部畸形、繼發性感染等,臨床通常采取手術治療為主。但由于頜骨囊腫手術容易引起強烈的應激反應,可對機體造成多種不利影響,激素和代謝反應較高的手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不利于患者預后,故探究有效的護理干預對行頜骨囊腫手術的患者預后尤為重要。口腔健康宣教是以豐富多彩、務實的內容向患者和家屬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健康自我保護意識,使患者能夠有更好的依從性,配合治療和護理[2]。同時圍術期心理干預作為護理服務的重要部分,在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通過主動與患者家屬良好的心理支持和積極的配合,使患者在治療期間得到安慰和支持,擺脫顧慮,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加快疾病的康復[3]。目前對上述兩種干預模式應用于頜骨囊腫手術后鮮有報道,為此,本次選取行頜骨囊腫手術患者168例,探討對其實施口腔健康宣教聯合圍術期心理干預的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至廈門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行頜骨囊腫手術患者168例,根據干預方法不同將其分成對照組84例和觀察組84例。其中對照組男患者53例,女患者31例,年齡32~49歲,平均(37.20±3.51)歲;囊腫直徑3~6 mm,平均(4.20±0.31)mm。觀察組男患者54例,女患者30例,年齡34~51歲,平均(38.67±4.02)歲;囊腫直徑3~7 mm,平均(4.59±0.40)m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排除合并惡性口腔疾病及同期進行其他手術者。本次研究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1.2干預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術前對患者簡單講解頜骨囊腫手術治療原理、注意事項、可能存在的并發癥及應對措施,提高患者對手術的配合度。術后叮囑患者及其家屬個人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不宜攝入辛辣、油膩及刺激性嚴重的食物,日常注意傷口部位的衛生,避免傷口感染。
觀察組采取口腔健康宣教聯合圍術期心理干預,具體為:①術前護理人員需對患者檢查結果進行全面分析,了解囊腫的形態、生長部位、體積大小、有無功能障礙以及心理狀態,以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②日常正確清潔口腔方法、圍術期配合及注意事項、術前術后飲食要求,同時科室將口腔相關疾病的健康知識錄制成視頻于每日下午進行循環播放,定期召集患者和家屬集體進行PPT宣教,以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等形式積極向患者宣傳術后及出院后的健康知識及注意事項,并由高年資護士在視頻宣教后進行現場答疑,為患者提供周到詳實的健康宣教模式[4]。③針對患者術前的心理特點,護理人員需加強與其多溝通,需盡量解除患者及家屬的緊張不安心理,耐心聽取患者的意見和要求,向患者闡明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對手術的安全作出肯定性的保證,使患者獲得安全感,減少患者對手術效果、預后及相關并發癥的擔心。根據不同病情和治療情況,護理人員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措施。④術后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手術很成功,緩解患者不必要的擔心,溝通過程態度要親切,言語要得當,并做些必要的解釋工作。同時叮囑患者家屬、朋友應協助醫務人員做好心理護理和疏導,在患者面前態度要從容不迫,使患者有安全感。⑤ 頜骨囊腫預后較好,術后告知患者需加強營養攝入,以清淡、營養、柔軟的食物為主。若出現吞咽困難的癥狀,還應盡量給予流質食物或半流質食物補充營養。 護理人員需注意按時為患者清理患處分泌物,叮囑患者進食后做到及時漱口,保證口腔環境的清潔衛生,以免發生感染等情況[5]。⑥觀察傷口敷料的滲血情況,留置引流者應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狀、并保持低位引流以確保引流的通暢。根據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輕則給予安慰療法,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如看視頻、聽音樂等[6]。對疼痛耐受特別差,嚴重影響睡眠者可考慮使用留置鎮痛泵。⑦出院時,護理人員根據患者不同情況,從衛生、心理、飲食方面做好出院指導,并告知其定期復查。兩組均連續隨訪3個月。
1.3觀察指標
1.3.1比較兩組干預前、后情緒狀態:分別于患者干預前、后采取狀態-特質焦慮量表評測,包括恐懼、緊張、憂慮、神經質的體驗,滿分4分,狀態焦慮越嚴重則分值越高。
1.3.2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疼痛介質指標:分別于患者干預前、后采集靜脈血5 ml,以3 500 r/min速度離心10 min后取上層清液,使用酶聯免疫法檢測血清神經肽Y、P物質、神經生長因子、β內啡肽水平。
1.3.3比較兩組干預后遵醫囑情況:包括口腔護理、囊腔沖洗、合理飲食等。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情緒狀態對比:干預后兩組患者恐懼、緊張、憂慮、神經質等情緒狀態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恐懼、緊張、憂慮、神經質等情緒狀態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情緒狀態對比(分,
2.2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介質指標對比:干預后兩組患者神經肽Y、P物質、神經生長因子、β內啡肽水平等疼痛介質指標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神經肽Y、P物質、神經生長因子、β內啡肽水平等疼痛介質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介質指標對比
2.3兩組患者干預后遵醫囑情況對比:干預后觀察組口腔護理、囊腔沖洗、合理飲食等遵醫囑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后遵醫囑情況對比[n(%),n=84]
頜骨囊腫是發生在頜骨內部的一種囊性病變,臨床表現可伴皮膚基底細胞痣、分叉肋、眶距增寬、顱骨異常、小腦鐮鈣化等癥狀,臨床通過手術治療以改善患者病情[7]。但多數患者對頜骨囊腫手術認知不足,加之對手術過程、效果存在一定的恐懼,容易產生劇烈的生理與心理應激反應,這些反應過于強烈,可對神經、循環及內分泌等多個系統產生重要影響,嚴重干擾手術、麻醉的順利實施,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術前如何正確分析患者的心理危機和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是護理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8]。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作為專業的護理人員,如何利用網絡傳播正確、科學的醫學信息使患者獲取有價值的科普知識,是護理工作的又一重點[9]。本研究采取口腔健康宣教,先根據患者疾病、心理社會因素及不同的文化層次進行有針對性的、多樣化形式的專業知識普及,專業的信息來源避免患者通過網絡獲取到的非專業的健康知識信息,進一步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10-11]。此外,圍術期心理干預是護理工作不可缺乏的部分,護理人員通過美好的語言,端莊的舉止,親切的問候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給予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到真誠與溫暖,從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懼感,減少術前術后的應激反應,利于早日康復[12-13]。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恐懼、緊張、憂慮、神經質等情緒狀態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神經肽Y、P物質、神經生長因子、β內啡肽水平等疼痛介質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口腔護理、囊腔沖洗、合理飲食等遵醫囑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證實口腔健康宣教聯合圍術期心理干預能夠減輕頜骨囊腫手術后患者的不良反應及疼痛情況,利于預后。探究原因發現:口腔健康宣教聯合圍術期心理干預是護理人員以專業的知識與技巧,用簡單易懂的話語向患者講解手術和口腔疾病的相關知識,并定期開展PPT宣教,積極向患者宣傳術后及出院后的健康知識及注意事項;并由高年資護士在視頻宣教后進行現場答疑,教授患者日常口腔護理的技巧,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同時因患者性格和精力不同,對手術引起的心理反應也存在差異性,護理人員以成功案例鼓勵患者,幫助患者樹立積極的自信;從入院到出院分階段對患者進行監控宣教,使患者得到連貫性、全面性的護理服務,對術前術后注意事項、口腔護理、康復等方面有所了解,消除患者不良情緒,進一步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增強其機體耐受力,防止術后并發癥,是促進康復的有效措施[14-15]。
綜上所述,口腔健康宣教聯合圍術期心理干預對頜骨囊腫手術后效果顯著,其能夠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囊腔沖洗、口腔護理遵醫囑情況,對預后有著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