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楊每天都笑盈盈的,事情交給她辦,我們開心也放心。”村民樸實的話語中透露出的贊賞之意,是楊淑玲選擇俯身鄉土的最大收獲。
從“山大”到“大山”,
情懷融入鄉土氣
2022年7月,楊淑玲從山東大學畢業后,以選調生的身份回到了家鄉廣西,入職了貴港市平南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同年9月,經組織選派擔任平南縣大鵬鎮大山村黨總支書記助理兼駐村工作隊員。從“山大”到“大山”,開啟了楊淑玲的駐村工作。
剛駐村時,許多工作無法推進,楊淑玲一度很沮喪,總認為自身能力不足,無法走到鄉親的心里去。于是,她從走訪農戶的日常生活開始,主動當上了大山村的“服務員”,讓她對“為民辦實事”這份初心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我耳朵聽不清,但眼睛和手腳還好使?!庇新犃φ系K的謝大姐一邊做著手工電子件,一邊說道。謝大姐前些年生了一場大病,醫療費拖垮了整個家庭。當時小女兒剛初中畢業,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便選擇了去廣東打工補貼家用。如今,謝大姐每月要吃藥調理身體,平時在家干農活、做手工,而丈夫沒有主業,收入微薄,家庭時常入不敷出。說到這里,或許是出于對女兒的愧疚,或許是出于一路走來的辛酸,謝大姐的眼眶濕潤了。
“您放心,只要有符合的惠農政策,我一定幫您申請?!痹跅钍缌岬呐ο?,除了已享受的低保金、殘疾人補貼,謝大姐一家還申請到經營養豬場的小額信貸、產業獎補和兩個女兒外出務工跨省交通補貼。通過產業幫扶、就業幫扶、金融幫扶等政策,謝大姐一家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楊淑玲以實際行動逐漸走進村民的心里,獲得了口口相傳的認可。
以“真心”換“振興”,
民生展現濃濃暖意
“一到晚上,整個村子就完全黑了,干完活走回家總感覺心里慌慌的?!薄懊刻焐舷聦W都要經過這里,下雨天時泥點子濺得褲腿都臟了,不下雨又塵土飛揚的……”村民的意見楊淑玲都一一記在心間。
為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村道缺少照明設施、夜間行走不便的問題,楊淑玲與駐村同事、村干部一次次實地勘察、協商。通過整合駐村工作經費、爭取上級項目撥款和村民自籌資金等多種方式,實現了道路亮化全覆蓋。
教化屯是大山、羅德、花王三個村莊的道路交會點,過去教化屯運動場地由于運動設施老化,已變成村民們的停車場、曬谷地。為進一步豐富村民的休閑娛樂生活、營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圍,楊淑玲向單位申請安裝一批共計3萬元的健身器材。如今,嶄新的健身器材吸引了不少村民運動健身,又讓運動場地煥發了新活力。
八寨屯的入村道路,是大山小學上百名師生每天上下學的必經之路,因失修造成了路面開裂。每逢雨天,孩子們總會被坑坑洼洼的暗溝濺得滿腿泥。收集建議、策劃方案、及早申報……楊淑玲爭取到了使用到村任職選調生工作經費的批復,很快這條被詬病已久的上學路得到了整改修繕,改善了100名師生、2個自然屯、129戶家庭共計500多名村民的出行條件。
路燈亮了,設施新了,道路平坦了,以往坐在“村口情報站”的大爺大媽們現在組建了舞蹈隊、舞獅隊,每天晚上伴著點點燈光翩然起舞;在歌舞聲的伴隨下,孩子們在健身運動場上肆意玩耍。村莊的面貌一點點發生改變,村民的笑容一次次舒展開來,楊淑玲心中為人民幸福而奮斗終身的信念更加堅定了。
既“身入”又“聲入”,
宣傳更有共情力
在駐村工作中,楊淑玲打起了村民們休閑放松的聚集地——村口墻角邊“情報站”的主意。于是便與村委會商量開發新功能,利用這個窗口舉辦每月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戶外交流的形式先后開展了優良家風宣講、移風易俗宣講、全民健身操活動等,帶動村民參與其中,通過互動游戲與樸實話語,把樹立文明新風的理念傳播到群眾心中,讓他們“聽得懂、記得住、放心上”。 當好群眾宣講員的同時,楊淑玲還認真鉆研了黨的方針政策,把理論精髓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并踴躍參與各類宣講活動與比賽。
去年,楊淑玲入選了廣西壯族自治區“00后話百年”宣講團,她緊密聯系自身經歷,結合駐村幫扶工作講述自己的感悟,宣講內容兼具理論深度與情感溫度,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傳遞新時代的“大主題”。此外,楊淑玲還積極錄制宣講視頻,并參與線上優秀微黨課展播,講述“大山故事”,獲得了廣大網友的點贊和好評,受益群眾達3600余人次。
“小楊,我在視頻號里看到你了,你講得真好,繼續加油!”每每聽到村民的暖心鼓勵,楊淑玲感覺底氣十足、動力滿滿。
如今的楊淑玲,初任駐村工作人員的迷茫早已褪去,已經成長為一棵朝氣蓬勃的“樹木”,真正地扎根到大山土壤里。她堅信:一粒種子縱然樸素幼小,只要全力生長、腳踏實地,最終也能成為一片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