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的《農耕探文明》節目將鏡頭對準了甘肅蘭州永登,深度探索苦水玫瑰農作系統的悠久歷史。
苦水玫瑰因永登縣苦水鎮得名,在世界玫瑰品種中自成一派。每年春末,苦水鎮迎來最溫柔的季節,玫瑰點綴下的水墨丹霞被渲染上寫意般的萬種風情。
據了解,永登縣位于甘肅蘭州西北一隅,是河西走廊入口要塞,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在此交匯過渡,祁連山脈東沿與隴西沉降盆地交錯相映,海拔在1590米至3650米之間。受地形氣候影響,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風少雨。長時間的日照和晝夜溫差為作物生長提供了絕佳地理條件,造就了苦水玫瑰香氣濃郁、出油率高的珍貴品質。
苦水玫瑰生長在富含硒元素的丹霞地貌土壤中,為玫瑰生長創造了獨特環境,培養出其卓越的抗逆性品質,耐寒和耐旱的本領遠超大部分花卉。
在花農心中,每一株玫瑰都有自己的脾氣秉性。苦水人深諳玫瑰習性,從采摘、栽培到確定每畝地126棵花樹的黃金株距,都是世代花農不斷摸索總結出的樸實智慧。早期交通不便、物產匱乏的西北地區,調味品格外珍貴。苦水人將少量珍貴砂糖與新鮮玫瑰花瓣完美結合,創造出糖玫瑰這一讓玫瑰芳香長存的美食。央視報道中說,在苦水人的日常面食中,糖玫瑰出場率極高。中秋佳節,制作玫瑰月餅更是遍及縣域的風俗。層層餅皮,刷油拌糖,均勻涂抹玫瑰醬、胡麻、姜黃、紅曲,酸甜苦辣盡在其中。
新鮮采摘的玫瑰花放入專用蒸餾器中加熱,密集的水蒸氣穿過花朵帶走芳香物質,冷卻后變成芳香精油和水的混合物。因油的密度小于水,靜置后兩者逐漸分離,純凈的玫瑰精油就此誕生。玫瑰精油加工提取技藝讓世代栽植玫瑰的苦水人看到了新的可能。
入冬之前,苦水鎮迎來玫瑰管護重頭戲——冬灌。渠長開閘放水,河水迅速漫入主渠,散落田間地頭的水渠如毛細血管般把河水分配到每個角落。花農們在田間地頭等待,移開自備掩體,在田埂上開小口,讓生命之源涌入田間。
200年物競天擇,成就了甘肅永登苦水玫瑰農作系統;一代代苦水人耕耘傳承,塑造了一朵花的深厚底蘊。水墨丹霞間,遍野玫瑰渾然天成,這是獨屬于永登的山河顏色。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