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明清時期的“高麗布”

2024-01-18 17:51:59孫雨苗
古代文明 2023年4期
關鍵詞:紡織品

孫雨苗

提 要:“高麗布”在中朝物質交流中占據重要地位。以往學者在論著中習慣用“高麗布”來概括所有朝鮮的紡織品,但明清時期的“高麗布”一詞有所特指。明代史料中的“高麗布”指朝鮮的細苧布,這種紡織品在清代被稱作“高麗夏布”。清代史料中的“高麗布”指棉布,一種是朝鮮進貢的棉布,另一種是江南地區仿制朝鮮的棉布。“高麗布”含義的發展與演變過程,體現了元明清社會之間的深刻聯系以及棉紡織技術對東亞社會的影響。

紡織品是中朝物質交流的重要內容,“高麗布”作為朝鮮紡織品的代表,頻繁出現在相關史料及論著中。有學者在論著中將“高麗布”作為一個廣義的概念,來概括所有從朝鮮輸入的紡織品,因此在論及不同時代時,“高麗布”一詞也就指代了不同內容。就元代而言,它通常包括各種麻布,比如張雪慧在討論高麗商人售賣的各種麻布之后,稱“可知高麗布長久以來大量販入大都,是市面上常見之物”,1張雪慧:《試論元代中國與高麗的貿易》,《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3期。李春圓在列舉高麗各種麻布之后,稱“高麗布的一匹要比元朝規格長得多”。2李春圓:《元代的物價和財稅制度》,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第116—117頁。就清代而言,涉及的紡織品種類更多,比如劉永連列舉了朝鮮朝貢的多種紡織品,包括各種綢緞、麻布和棉布,接著又稱“可見高麗布即使是上好的表里白棉布、九升白苧布,也不過每匹值米3石”。3劉永連、劉安琪:《朝鮮朝貢參考》,《東疆學刊》,2020年第1期。這些論著所引用的史料中沒有出現“高麗布”一詞,所以學者們習慣用“高麗布”一詞來總結概括。

另外有學者注意到史料中出現的“高麗布”一詞,認為它是一個狹義的概念。章新稱清代朝鮮“貢物中的織物主要有:各色苧布(以白色為大宗)、各色綿綢以及夏布、粗布等。其中苧布即所謂高麗布”。4章新:《清代宮廷外國織物的來源與用途述略》,載任萬平、郭福祥、韓秉臣主編:《宮廷與異域——17、18世紀的中外物質文化交流》,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169頁。實際上,明代史料中就出現了“高麗布”,學者在相關論著中雖有所提及,但沒有深入探討該詞的含義。1參見于子浩:《明代的貢物、蕃貨及其流通》,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第16—52頁。

明清時期的“高麗布”究竟是一個概稱還是有所特指?它在不同時期指代的內容是否有所差異?理清“高麗布”一詞的真正含義是進行學術對話的前提,同時也為進一步研究元明清時期紡織經濟發展以及中朝關系提供參考。

一、明代的“高麗布”

“高麗布”一詞自明代開始大量出現,官私史書中都有記載。《明實錄》記載,皇帝常將“高麗布”賞賜給前來朝貢的外國使者。如洪武五年(1372)正月,皇帝賜西洋鎖里國“卜納的大統歷及織金文綺、紗羅各四匹,斡的亦剌丹八兒山等文綺、紗羅各二匹,傔從高麗布各二匹”。2《明太祖實錄》卷71,洪武五年正月壬子,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第1314頁。按:下文所引明代各朝實錄均為此版。其中有些外國使者會主動求取“高麗布”,如天順二年(1458)“也密火只王朝貢使臣賽弗剌等奏乞大紅織金緞匹及高麗布、琵琶、箏、黃連、丁香、桂皮、沙糖、桐油等物”。3《明英宗實錄》卷293,天順二年七月癸卯,第6263頁。此外,“高麗布”也被頻繁賞賜給朝中諸王和文武大臣等,如洪武七年(1374)正月,皇帝“賜在京文武百官羅、帛各一匹,武官加賜高麗布一匹”,4《明太祖實錄》卷87,洪武七年正月壬午,第1548頁。永樂四年(1406)五月“賜周王橚織金袞龍紗三匹、織金鸞鳳鞠衣材二匹、青暗花紗十三匹、高麗布二十二匹”。5《明太宗實錄》卷54,永樂四年五月乙巳,第806頁。“高麗布”也出現在私人稿件中,如《醫閭集》記載賀欽曾經贈送友人“高麗布一匹,奉為御暑之服”。6賀士咨編:《醫閭集》卷5,《存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668頁。這些記載說明,“高麗布”不但在明代宮廷中有相當多的儲存量,且在社會上廣泛流通,它頗有價值,可作禮品,受到當時人的普遍歡迎。那么,這些所謂的“高麗布”指什么呢?

“高麗布”一詞沒有呈現任何材質信息,只強調其來源,因此首先要理清明代朝鮮輸入的紡織品都有哪些。侯馥中通過梳理明代中朝之間的貢賜貿易、和買貿易、使臣貿易和民間貿易,發現朝鮮出口明朝的紡織品主要是苧布和麻布,7侯馥中:《明代中國與朝鮮貿易研究》,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第143頁。也就是麻織品。8苧布和麻布都屬于麻紡織品,二者所使用的麻纖維種類不同,苧布原料為苧麻,麻布原料通常為大麻。凡是麻織品,都有良好的透氣性及挺括等特點,適宜做夏季服飾,但其缺點是較為粗糙。苧麻是麻纖維中最好的一類,相較于大麻,苧麻織物潔白而有光澤。上文所引材料中賀欽稱高麗布“奉為御暑之服”,也能證明“高麗布”屬于麻織品,因為宋元以后隨著棉布在中原地區逐漸普及,麻織品失去了大眾衣料的地位,開始僅作為夏服的布流行于世。9周啟澄、趙豐、包銘新主編:《中國紡織通史》,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422頁。但是明代的“高麗布”一詞是否包含所有朝鮮的麻織品呢?

苧布和麻布雖同屬于麻織品這一大類,但其價值差別較大。元代高麗輸入的苧布價格要比尋常麻布高1—2倍。10陳高華:《舊本<老乞大>書后》,《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1期。明朝本土所產苧布、麻布的價格差異也很大,如洪武元年(1368),本土苧布價格約為麻布的3倍。11申時行等:(萬歷)《大明會典》卷179,《刑部二十一·計贓時估》,《續修四庫全書》第79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72頁。在二者價格差別較大的情況下,若用“高麗布”一詞來統稱苧布和麻布,無論朝廷賞賜還是私人贈予都會產生歧義。且多處史料記載,“高麗布”的價格非常精確。如《大明會典》記載,洪武元年朝廷制定計算贓物的價格標準中,每匹高麗布30貫,而此時本土的苧布在價格差2貫的情況下也作了詳細區分,細苧布24貫、粗苧布22貫;12申時行等:(萬歷)《大明會典》卷179,《刑部二十一·計贓時估》,《續修四庫全書》第792冊,第172頁。《明實錄》記載,宣德元年(1426),“高麗布”1000貫,本土大苧布150貫、小苧布100貫。13《明宣宗實錄》卷22,宣德元年十月乙亥,第582—583頁。價格如此精確,“高麗布”一詞應有所特指。

筆者認為,明代的“高麗布”應僅指從朝鮮進口的細苧布。對此,有兩處材料可以說明。

其一,《宋氏家規部》記載:“高麗布,有黃、白。”1宋詡:《宋氏家規部》卷4,載樓含松主編:《中國歷代家訓集成》第5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3355頁。《朝鮮王朝實錄》記載,朝鮮向明朝輸出的細苧布以黃、白為主,而細麻布以黑色為主。如朝鮮世宗即位時所進方物有“黃細苧布三十匹、白細苧布三十匹、黑細麻布九十匹”,2《世宗實錄》卷1,世宗即位年九月乙卯,《朝鮮王朝實錄》第2冊,漢城:國史編纂委員會,1955年—1958年,第267頁。按:下文所引朝鮮王朝的各朝實錄均為此版。世宗元年(1419)又進“黃細苧布三十匹、白細苧布三十匹、黑細麻布一百匹”,3《世宗實錄》卷3,世宗元年正月丁卯,《朝鮮王朝實錄》第2冊,第299頁。這種規格被延續下來,余例不一一列舉。“高麗布”與細苧布顏色完全對應。

其二,《皇明永樂志》4《皇明永樂志》即永樂《鄞縣志》,永樂年間修撰,已佚。鄞縣位于浙江寧波,明代在此設寧波市舶司,因此《皇明永樂志》是考察明初朝貢貿易的珍貴史料。本文所引的內容是高宇泰所著《敬止錄》中引述《皇明永樂志》的部分。中有一條日本國出口明朝紡織品的記載,其中列有朝鮮紡織品和日本本土所產紡織品:“高麗布、高麗粗布、麻布、白粗麻布、本色麻布、皂麻布、紅麻布、香色麻布、日本紅麻布、日本白麻布、葛布、花手巾布。”5高宇泰:《敬止錄》卷20,《貢市考上》,《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28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2000年,第460頁。此處在“日本紅麻布”之前應都是描述朝鮮的紡織品,那么“高麗布”一詞并不包含后面的各種麻布,且它與“高麗粗布”并列,因而“高麗布”一詞應僅指細苧布。

明代人為何獨將細苧布稱作“高麗布”呢?高麗俗種苧麻,盛產苧布,早在明代之前,高麗苧布就大量輸入中原地區,受到朝野的普遍歡迎,當時人稱之為“毛施布”。南宋《寶慶四明志》記載:“(高麗)俗種苧麻,人多衣布,絕品者謂之施,潔白如玉而窘邊幅,王與貴人皆衣之,至府者乃其粗也。”6羅濬:《寶慶四明志》卷6,《郡志六·敘賦下·市舶》,《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8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84頁。《樸通事諺解》記載:“毛施布,即本國人呼苧麻布之稱,漢人皆呼曰苧麻布,亦曰麻布,曰木絲布,或書作沒絲布,又曰漂白布,又曰白布。今言毛施布,即沒絲布之訛也。而漢人目麗人之稱,見麗布則直稱此名而呼之,記書者目其相稱,而遂以為名也。”7《樸通事諺解》,《奎章閣叢書》第8冊,漢城:京城帝國大學法文學部,1943年,第95—96頁。元代兩國頻繁的物質交流為毛施布的流行創造了條件,高麗國王常將它作為禮物贈給元朝皇帝、貴族和官員,在《老乞大》《樸通事》的記載中,高麗商人販賣的紡織品也以毛施布為主。8陳高華:《從<老乞大><樸通事>看元與高麗的經濟文化交流》,《歷史研究》,1995年第3期。元代高麗的苧布織造工藝十分精湛,《高麗史》記載,當時有一位高麗尼姑向元朝公主忽都魯揭里迷失進獻其婢子織造的白苧布,“細如蟬翼,雜以花紋”,這是元朝公主都未曾見過的。9鄭麟趾等:《高麗史》卷89,《后妃二》,朝鮮太白山史庫本,第53冊,第3—4頁。因此,織造精美的苧布成為當時人眼中高麗紡織品的代表,于是被冠以“高麗布”的稱呼。

將明代“高麗布”追溯到元代及以前的“毛施布”,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說明。上段所引材料中提到,毛施布以“潔白如玉”著稱,被稱為“白布”“漂白布”。王禎的《農書》中也記載,毛施布是用“一色白苧麻”加工而成,10王禎:《農書》卷22,《農器圖譜二十·麻苧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3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598—599頁。而明代的“高麗布”卻有黃、白兩種顏色。實際上,元代的毛施布雖以白色最為著名,但也有黃色。《樸通事諺解》就記載,元代的高麗商人帶來“十個白毛施布、五個黃毛施布、五個黑貼里布”,11《樸通事諺解》,《奎章閣叢書》第8冊,第95—96頁。其中白毛施布是黃毛施布的兩倍,說明當時社會確實對白色的毛施布更為喜愛。這種對顏色的偏好在明代社會也有所體現,上文已提到,明代朝鮮進貢的紡織品主要是黃、白細苧布和黑細麻布,而在某些場合中,如果只選一種顏色的苧布,朝鮮便只進獻白色的。如朝鮮太宗三年(1403),國王給明朝使臣“白苧布、黑麻布各二十匹”;12《太宗實錄》卷5,太宗三年六月丁未朔,《朝鮮王朝實錄》第1冊,第265頁。太宗九年(1409),朝鮮使臣帶“黑細麻布三十匹、白細苧布二十匹”來京城欲換藥材;13《太宗實錄》卷18,太宗九年八月甲寅,《朝鮮王朝實錄》第1冊,第503頁。太宗十一年(1411),朝鮮使臣進京,“以白苧布、黑麻布各五十匹,為祭奠之資”;1《太宗實錄》卷21,太宗十一年四月庚戌,《朝鮮王朝實錄》第1冊,第580頁。朝貢時獻給皇太子的禮物也是只有“白細苧布二十匹、黑細麻布二十匹”。2《世宗實錄》卷1,世宗即位年九月乙卯,《朝鮮王朝實錄》第2冊,第267頁。除苧布以外,還可發現,元代的“貼里布”即是明代史料中的“細麻布”,皆以黑色為主。

另外,明代史料中出現一種“氁絲布”,有學者根據其讀音認為它是“毛施布”。如王政在文章中稱“古代高麗人常入漢地賣他們盛產的氁絲布(原文注:毛施布)”,作者在后文談及明代時引用的皆是關于“氁絲布”的例子。3王政:《元明戲曲中的“高麗”事象考》,《東疆學刊》,2011年第2期。這一說法與本文論點有沖突,因為《明實錄》中有一處記載,“高麗布”和“氁絲布”同時出現,如果“氁絲布”是毛施布的話,那“高麗布”就應該另有所指。此條記載產生于弘治五年(1492),明朝因冊立皇太子賞賜諸王,“瀋王等二十三王俱銀二百兩、苧絲八匹、紗八匹、羅八匹、錦四段、生熟絹十六匹、高麗布十匹、白氁絲布十匹、西洋布十匹”。4《明孝宗實錄》卷61,弘治五年三月戊寅,第1181頁。但筆者認為,明代的“氁絲布”并不是毛施布,原因有二。

其一,“氁絲布”應是一種毛織品。“氁”字在古代也作“蒙”或“毛”,“氁衫”就是毛衣。《格物鏡原》記載:“今之蒙衫,即古之毛衣。蒙,謂毛之細軟,如《詩》所謂‘狐裘蒙茸’之‘蒙’,俗作‘氁’,其實即是毛衫。‘毛’訛為‘蒙’,‘蒙’又轉而為‘氁’。”5陳元龍輯:《格物鏡原》卷16,《冠服類四》,清雍正十二年(1734)刻本,第10—11頁。明代人也持此說法,程明善在《嘯馀譜》中記載“織毛曰氁”,6程明善:《嘯馀譜》卷10,《中州音韻》,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流云館刻本,第21頁。梅膺祚在《字匯》中稱“氁”為“毛段也”,并且將“氁”與其它毛織品“氀”“牦”等列在一起。7梅膺祚:《字匯辰集》,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刻本,第83頁。劉基在其著作《多能鄙事》中記載了一種“光玉器”的方法,用“細氁絲布包豬牙皂角末揩之”,8劉基:《多能鄙事》卷5,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范惟一刻本,第17頁。擦光玉器需要用表面光滑、柔軟的織物,麻織物是韌皮纖維制成,較硬挺,而毛織物柔軟細膩,更為合適。《清稗類鈔》記載,西康番人“不事桑麻,衣之原料為牛羊毛,織如布,寬六七寸、八九寸不等,名曰毯。牛毛織者色黑,羊毛織者色白,即以氁縫衣。喇嘛之衣尚赤色,則以茜草染白氁為之,余皆黑、白。貧者及野番無氁,但服牛羊皮”。9徐珂:《清稗類鈔》第13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6160頁。所以“氁絲布”應該是一種毛織物,跟本質為苧麻的毛施布沒有關系。

其二,“氁絲布”并非產自朝鮮。《朝鮮王朝實錄》中共出現4處關于“白氁絲布”的記載,皆是明朝給予朝鮮的賞賜。朝鮮文宗即位時,明朝賜朝鮮國王和王妃各“苧絲織金胸背麒麟紅一匹、青一匹、暗細花紅一匹、素綠一匹,羅織金胸背麒麟紅一匹、織金胸背獅子青一匹、素紅一匹、素綠一匹,白氁絲布十匹”;10《文宗實錄》卷3,文宗即位年八月甲戌,《朝鮮王朝實錄》第6冊,第265頁。朝鮮端宗即位時,明朝也賞賜了類似的織物,其中有“白氁絲布一十匹”;11《端宗實錄》卷3,端宗即位年閏九月丙子,《朝鮮王朝實錄》第6冊,第542頁。朝鮮端宗三年(1455)、世祖二年(1456),朝鮮國王皆收到了類似的禮品。12《端宗實錄》卷14,端宗三年四月丁酉,《朝鮮王朝實錄》第7冊,第34頁;《世祖實錄》卷3,世祖二年四月己未,《朝鮮王朝實錄》第7冊,第127頁。明廷給外國的賞賜皆是該國稀有的產品,比如上述材料中的各種織金絲綢,這樣才能展示其珍貴性,明廷沒有理由將自朝鮮而來的苧布再賜給朝鮮國王。已有學者指出,“明代對于蕃物的轉賜也是考慮到該國是否出產該類物品的,比如將西洋布賞賜給朝鮮,將高麗布賞賜給東南亞國家”。13于子浩:《明代的貢物、蕃貨及其流通》,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第44頁。至于“氁絲布”的產地,多處材料顯示它應來自陜西、四川以及再往西的地區。《典故紀聞》記載:“永樂中,以駝毼溫暖,令內官于所出地方索買,且令專業者給官料,織造五十匹,自后歲以為常。至正統初,陜西右參政年富奏:‘本司原造綾、絹、氁、毼九百余匹,復加造駝毼五十匹,民力不堪,乞免造。’從之。”1余繼登:《典故紀聞》卷11,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88頁。光緒朝的《安徽通志》記載一個叫年富的人,他任陜西左參政期間,“疏罷歲織綾、絹、氁、毼、駝毼九百五十余匹”,2(光緒)《安徽通志》卷197,《人物志》,清光緒四年(1878)刻本,第8頁。說的應是同人同事。《大明一統志》記載,四川的天全六番招討使司地區出產“氈、氁”。3李賢等:《大明一統志》卷73,《四川布政司》,明弘治十八年(1505)建陽慎獨齋刻本,第5頁。嘉慶朝《四川通志》記載,松潘直隸廳地區的人“衣惟氁衫是尚”。4(嘉慶)《四川通志》卷61,《輿地志六十》,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刻本,第16頁。再如上述,《清稗類鈔》記載,“西康番人”用牛羊毛織氁衫。因此,“氁絲布”應非產自朝鮮,自然也就不是所謂的毛施布。

二、清代的“高麗布”

清代史料中的“高麗布”有些復雜,主要分成兩類,其中一類與宮廷有關。《清稗類鈔》記載,“高宗自少至老,襯衣及褲皆以高麗布為之,寒暑無間”。5徐珂:《清稗類鈔》第7冊,第3203頁。服飾制度規定,皇帝冠服中的行帶“佩帉以高麗布,視常服帶帉微闊而短”。6趙爾巽等:《清史稿》卷103,《志七十八·輿服二》,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3037頁。在宮廷的各種喪葬祭祀和宗教活動場合,“高麗布”占據重要地位,“陵寢祭品、包袱等項,理宜全用高麗布,以昭誠潔”。7阿蘭泰:《奏為遵議三陵祭祀以細布抵補高麗布給發事》(乾隆十九年閏四月二十五日),宮中朱批奏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4―01―14―0027―037。此外,“高麗布”也是清廷給前來貢貂的東北邊疆各族的重要賞賜,這種紡織品由內務府來協調發放。8遼寧省檔案館、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沈陽故宮博物館譯編:《三姓副都統衙門滿文檔案譯編》,沈陽:遼沈書社,1984年,第3―5頁。

章新認為,就清代宮廷而言,“苧布即所謂高麗布”,9章新:《清代宮廷外國織物的來源與用途述略》,載任萬平、郭福祥、韓秉臣主編:《宮廷與異域——17、18世紀的中外物質文化交流》,第169頁。此說法沒有具體依據,可能受元、明相關研究的影響,有待商榷,此事需要回到滿文語境中考察。“高麗布”一詞很早就出現在女真社會,明朝官方所編的《女真譯語》中將其音譯為“素羅斡博素”,10賈敬顏、朱風輯:《蒙古譯語·女真譯語匯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43頁。滿文為“sοlhο bοsο”,其中sοlhο是“高麗、朝鮮”之意,《御制增訂清文鑒》將“高麗布”(sοlhο bοsο)整體解釋為“sοlhο gurun i bοsο be sοlhο bοsο sembi”,11傅恒等:《御制增訂清文鑒》卷2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3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778頁。譯為:稱朝鮮國的bοsο為“高麗布”。其中bοsο一詞是釋義的關鍵。《御制增訂清文鑒》將bοsο漢文注釋為“布”,但實際上它與漢文語境下的“布”指代范圍并不相同。bοsο的釋義為“kubun i sirge i jοdοhο hacingga defelinggu jaka be bοsο sembi”,12傅恒等:《御制增訂清文鑒》卷2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32冊,第779頁。其中kubun意為“棉花”,整句可譯為:稱棉線所織各種整匹之物為bοsο。可見,滿文的bοsο僅指棉布,因而“高麗布”(sοlhο bοsο)也僅指朝鮮的棉布。對此,除《御制增訂清文鑒》的解釋外,有5處相關記載能夠佐證。

其一,《朝鮮王朝實錄》記載,朝鮮仁祖十四年(1636):

自丁卯(天聰元年,即公元1627年——引者注)以來,輸歲幣于金國者,雜色綢合六百匹、白苧布二百匹、白布四百匹、雜色木綿二千匹、正木綿五千匹……今年又因金國詰責,遂加白綢二百匹、白布二百匹、正木綿三千匹。13《仁祖實錄》卷32,仁祖十四年二月己卯,《朝鮮王朝實錄》第34冊,第623頁。

《滿文老檔》記載,崇德元年(1636)朝鮮所獻春季禮物:

紅綿綢(fulgiyan miyanceο)二百、草綠綿綢(οrhοi niοwanggiyan miyanceο)二百、白綿綢(?anggiyan miyanceο)二百又增加二百,白高麗夏布(?anggiyan mu?uri)二百、白布(?anggiyan bοsο)四百又增加二百、紅布(fulgiyan bοsο)三百、青布(yacin bοsο)三百、藍布(lamun bοsο)四百、粗白布(muwa ?anggiyan bοsο)一千、粗布(muwa bοsο)五千又增加三千。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編譯:《內閣藏本滿文老檔》第13冊,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6872—6873頁;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編譯:《內閣藏本滿文老檔》第20冊,第689—690頁。

兩份材料所記的種類和數量大致對應,對比可知,《滿文老檔》中的各種bοsο在朝鮮史料中被記作“木綿”,即棉布,2本文所引史料中的“綿”實際指“棉”。現在漢文中二字含義不同,綿是蠶絲結成的片狀或團狀物,而棉是植物纖維。但古無“棉”字,只有代表蠶絲材質的“綿”。棉花傳播以后,很長時間內,古人使用“綿”字來稱呼、記載它,后來為了將二者區別開,才發明了“棉”字。中國南宋始出現“棉”字,元代仍經常混用。參見周啟澄、趙豐、包銘新主編:《中國紡織通史》,第285頁;王渝生主編、楊常偉編著:《農業史話》,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9年,第174頁。而朝鮮的“苧布”被清廷用滿文記作mu?uri。

其二,順治三年(1646),《朝鮮王朝實錄》記載,朝鮮國王贈敕使每人“綢二百匹、細麻布六十匹、綿布三百匹”。3《仁祖實錄》卷47,仁祖二十四年正月戊午,《朝鮮王朝實錄》第35冊,第255頁。順治五年(1648),清廷修訂了此標準,要求朝鮮給正使“棉綢二百匹,布二百匹,苧布六十匹”,并以此“永為定例”。4《世祖實錄》卷36,順治五年正月戊申,《清實錄》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291—292頁。按:下文所引清代各朝實錄均為此版。順治十一年(1654)的一份滿文檔案記載了此年實施的具體數目,其中給正使的禮物“miyanceο

juwe tanggū,mu?uri ninju,bοsο juwe tanggū”,5郎球等:《題為朝鮮饋贈給清朝前去送詔書官員之財物仍給發官員事》(順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內閣滿文題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2―02―012―000824―0039。譯為:綿綢二百匹,高麗夏布六十匹,bοsο二百匹。對比這三則材料可知,bοsο在《清實錄》中被記作“布”,而《朝鮮王朝實錄》記作“綿布”,更為準確。

其三,康熙三十二年(1693),清廷下令“(朝鮮)年貢內黃金百兩、藍、青、紅木棉嗣后永著停止”,其中“木棉”一詞在同檔滿文中被記作bοsο。6禮部:《為交送朝鮮國恭進謝恩禮物事致總管內務府》(康熙三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內務府來文,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5―13―001―000001―0098。同年《朝鮮王朝實錄》記載“清國敕令,永減歲幣中金一百兩、綿布六百匹”。7《肅宗實錄》卷25,肅宗十九年三月庚戌,《朝鮮王朝實錄》第39冊,第276頁。可見,boso分別被內務府官員和朝鮮實錄官員記作“木棉”和“綿布”,它們皆能反映其紡織品本質。

其四,乾隆六年(1741),朝鮮年貢紡織品有“白苧布二百匹、紅綿綢一百匹、綠綿綢一百匹、白綿綢二百匹、白木綿一千匹、木綿二千匹”。同檔滿文記作“?anggiyan mu?uri juwe tanggū,julgiyan miyanceο emu tanggū,niοwanggiyan miyanceο emu tanggū,?anggiyan miyanceο juwe tanggū,?anggiyan bοsο emu minggan,eshun bοsο juwe minggan”。8三泰:《題為朝鮮國王遣使送上萬壽元旦冬至禮物事》(乾隆六年二月初四日),內閣題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2―01―005―022738―0006。對比可知,內務府官員將boso記作“木綿”,而苧布依然用mu?uri來稱呼。

其五,乾隆七年(1742),內務府官員在奏折中這樣描述,“查得每年朝鮮國恭進高麗布、夏布、綿綢、高麗紙、油厚紙、水獺皮、龍紋席、各色涼席等物數目”,9總管內務府(廣儲司):《奏報朝鮮國進高麗布匹紙張獺皮等項事》(乾隆七年元月二十九日),內務府奏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5—0047—046。顯然“高麗布”與夏布、綿綢并列,它僅包含棉布這一范圍。

以上5條結合《御制增訂清文鑒》,可確定bοsο即棉布,清代宮廷語境中所謂的“高麗布”(sοlhο bοsο)僅指朝鮮的各種棉布。針對它所包含棉布的范圍問題,除上述材料以外,雍正九年(1731)的一份內務府檔案也能說明。此年,內務府官員將“高麗布”變價時奏稱“查庫內現存頭等、次等、各色、生、熟高麗布共四萬八千五十匹”,結合上文的分析可知,清廷語境中的“高麗布”一詞是將不同檔次、顏色、生熟棉布都包含在內。

進而可以發現,清代宮廷中“高麗布”的含義與明代截然不同,這代表女真社會的“高麗布”最初并非從明朝傳入,而是直接傳自朝鮮。朝鮮方面的記載也顯示,當時給女真的賞賜以棉布為主。如朝鮮太宗五年(1405),遣人給“童猛哥帖木兒管下人八十二、波乙所管下人二十,都賜木綿一百二十匹、白苧布三十匹”,并賜“童猛哥帖木兒所使千戶河乙赤草笠帽、珠具、木綿夾衣一領”;1《太宗實錄》卷9,太宗五年二月己丑,《朝鮮王朝實錄》第1冊,第319頁。世宗六年(1424),“兀良哈指揮洪所老等六人來獻土宜,賜衣服、笠、靴,回賜綿布有差”;2《世宗實錄》卷26,世宗六年十二月庚午,《朝鮮王朝實錄》第2冊,第643頁。世宗九年(1427),女真指揮、兀良哈指揮及千戶、百戶、兀狄哈指揮、斡朶里指揮及千戶等“來獻土宜,回賜綿布一百四十九匹”,3《世宗實錄》卷35,世宗九年正月癸卯,《朝鮮王朝實錄》第3冊,第58頁。余例不一一列舉。

明代朝鮮向中原地區主要輸出苧布和麻布,而向東北地區輸出棉布,這與棉紡織技術在東亞社會的發展順序有關。棉紡織技術首先自元代傳入中原地區,于明代傳入朝鮮半島,而女真社會的棉紡織要到明末清初時才開始發展。天命元年(1616),“始行養蠶,于國中推廣種棉”,4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編譯:《內閣藏本滿文老檔》第19冊,第15頁。然而薩爾滸戰役后,被俘虜至建州女真的李民寏看到當地“女工所織,只有麻布”。5遼寧大學歷史系:《柵中日錄校釋 建州聞見錄校釋》,沈陽:遼寧大學歷史系,1978年,第43頁。皇太極在天聰七年(1633)稱,“朕亦謂資之他國,終不如使民自力,下令督織,已經五載矣”。6《太宗實錄》卷15,天聰七年九月癸卯,《清實錄》第2冊,第208頁。在棉紡織發展以后,棉布通常代替麻布成為最主要的服飾紡織品。而就女真社會來講,地處東北較為寒冷,棉布比麻布更多了一層保暖的優勢。這是明代朝鮮向女真社會大量輸出棉布的社會背景。清政權入關以后,延續了傳統,在稱呼上仍稱朝鮮棉布為“高麗布”。

而明朝所謂的“高麗布”,即細苧布,在清代宮廷內被稱為“高麗夏布”(滿文mu?uri),它的數量遠不及棉布。另外需要強調,清代的“高麗夏布”在某些材料中也被稱作“細麻布”,但是它與明代朝鮮輸入的以黑色為主的細麻布不同。根據韓國學者的研究,朝鮮時代的“黑麻布”由最初的純麻布變成絲麻交織,因而這個詞匯逐漸不被使用,進而被“春布”取代。7???:《???? ???(黑麻布)??? ??》,《????》?7?,2019,p.159-193.

清代私人文集以及江南地區的方志記載,當時有一種本土織造的“高麗布”,這需要與上述“高麗布”予以區別。關于它的來歷,《清稗類鈔》記載,“乾隆時,嘉定安亭鎮有殷氏女,得其輸入而仿為之,大行于時”。8徐珂:《清稗類鈔》第12冊,第6059頁。筆者所見,它最早出現于《木棉譜》,該書是乾隆年間上海人褚華所著。9褚華:《木棉譜》,清嘉慶間南匯吳氏聽彝堂刻藝海珠塵本,第1頁。所以乾隆年間應是這種紡織品仿制成型的重要時期。這可以看作是朝鮮棉紡織技術對于中原地區反哺的實例。

現有研究皆認為這種本土織造的“高麗布”也是棉布,10如[日]西嶋定生著,馮佐哲譯:《中國經濟史研究》,北京:農業出版社,1984年,第608頁;[日]松浦章:《徽商汪寬也與上海棉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0年第4期;范金民:《明清時代的徽商與江南棉布業》,《安徽史學》,2016年第2期。它有兩個特點:一是表面有凸起紋路;二是質地厚實,觸感粗硬。關于前者,《木棉譜》記載“文側理者為斜紋,文方勝者為整文,文綾起者為高麗”,11褚華:《木棉譜》,第14頁。《上海縣續志》載其“經文凸起如柳條形者”,12《上海縣續志》卷8,民國七年(1918)南園志局刻本,第28頁。《清稗類鈔》載其“緯文棱起而疏”。13徐珂:《清稗類鈔》第12冊,第6059頁。這一特點被諸多學者提及,并成為“高麗布”區別于其它棉布最顯著的特征。14西嶋定生稱,“斜文布、整文布、高麗布是由它們各自織文的差異相區別的”。徐蔚南認為當時上海所產棉布最重要的有四種,除高麗布外另有扣布、稀布、標布,后三種布以幅寬和匹長來區分,唯有高麗布以紋樣為鑒別依據。參見[日]西嶋定生著,馮佐哲譯:《中國經濟史研究》,第608頁;徐蔚南:《上海棉布》,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第3—10頁。關于后者,《清稗類鈔》載其“質堅而厚”,15徐珂:《清稗類鈔》第12冊,第6059頁。廣東省石牌村的村志載其“質厚耐久,質感粗硬”,16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石牌街道石牌村志編纂委員會編:《石牌村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18年,第91頁。王向陽回憶20世紀60年代家里曾使用的兩塊“高麗布”,稱它“是一種織得很粗糙、很蓬松的土布”,“質厚耐久”,觸感粗、硬。17王向陽:《我家兩塊高麗布》,《文史博覽》,2013年第4期。

這種紡織品在當時頗為流行,銷量很大。據《上海縣續志》記載,它主要產自“洋涇、金家、張家橋”等處,年產量可達3—4萬匹左右,主要銷往廣東。另有一種流行的“高麗手巾”,本質同“高麗布”一樣,只不過織造時“每匹分十條,分條處有裂縫,每條兩頭有藍緯紗數經”,其年產量達4—5萬匹,銷路遍及上海本地及鄰近各省,還有福建、廣東和山東等地。1《上海縣續志》卷8,民國七年南園志局刻本,第28頁。

三、結 論

中朝兩國歷代的物質交流極為頻繁,而紡織品在其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在討論相關問題之前,理清“高麗布”一詞的真正含義,是必要的。部分學者將“高麗布”作為一個廣義的概念,涉及不同時代,這個詞匯也就指代了不同的內容。本文主要辨析了明清史料中“高麗布”一詞的含義,并聯系社會背景進一步梳理了各種紡織品之間的聯系。

就“高麗布”一詞的含義而言,明代史料中的“高麗布”指細苧布,而清代的“高麗布”指棉布,清代與宮廷相關史料中的“高麗布”是朝鮮各種棉布的統稱,而乾隆朝以后江南的地方志以及私人文集中所記載的“高麗布”則是江南本土仿制的一種具有特殊紋路和質感的棉布。明清時期的“高麗布”都是指朝鮮輸入的紡織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那一種,它由苧布轉化為棉布的過程,體現了棉紡織技術在東亞社會中循序發展的過程,而本土“高麗布”的出現則是中原地區紡織技術接受反哺的過程。

就各種紡織品之間的關系而言,明代“高麗布”的前身是“毛施布”,這種紡織品在入清以后被稱作“高麗夏布”,滿文寫作mu?uri,其本質都是苧布。而元代的“貼里布”即是明代的“細麻布”,本質是大麻布,這種紡織品后來因材質發生變化而逐漸被稱為“春布”。

明代社會對“高麗布”的喜愛,體現了元、明之間的延續性。元明清社會之間的關系,一直備受學界關注,2李新峰:《論元明之間的變革》,《古代文明》,2010年第4期。紡織服飾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可以很好地反映社會發展變化的過程。羅瑋通過考察明代的蒙元服飾遺存,認為蒙古服飾在元帝國崩潰后,以不同形式在明代社會中廣泛流傳。3羅瑋:《明代的蒙元服飾遺存初探》,《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本文通過對明代“高麗布”一詞的考察,也揭示出明代社會在紡織品方面對元代社會的繼承。明代“高麗布”的地位和當時人對其顏色的偏好,都延續了元代社會的喜好。只是這種傳承由于文字表述不同,容易被忽略。而清代雖也有“高麗布”一詞,但其含義與明代卻截然不同,這在后續研究中需尤為注意。

猜你喜歡
紡織品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紡織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應用
自清潔紡織品的制備方法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5:12
第七類直銷產品猜想:紡織品能否“獨立” ?
紡織品靠什么獲得抗菌性能?
《產業用紡織品》理事單位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紡織品流行趨勢
涂層紡織品研究進展
歐盟通過紡織品使用NPE禁令
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綜述
2006S/S紡織品流行趨勢
流行色(2005年4期)2005-04-29 00:44: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xxxxx免费视频| 亚洲午夜片|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伊人色在线视频| 欧美一级在线看|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99在线观看国产| 91无码网站|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www.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第一页亚洲|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 日本a级免费| 2022国产无码在线| jizz在线观看| 欧亚日韩Av|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伊人久综合| 欧美色视频日本|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五月婷婷伊人网| 欧美亚洲网|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99ri国产在线| 欧美激情福利|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午夜国产理论|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综合色在线|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91福利免费| 亚洲性影院| 欧美一级在线| 国产精品浪潮Av|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伊人91视频| 色国产视频| 538精品在线观看|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播放| 色婷婷色丁香|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导航|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97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97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欧美综合激情| 中文无码毛片又爽又刺激| 日本黄色a视频|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夜色视频| 五月天久久综合|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va在线|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