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民
新西部編輯部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進入新時代,大健康產業作為以人類健康為核心,通過整合醫療、醫藥、保健、食品、生態、旅游等多種領域資源,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務和產品的產業,正在成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
經過多年實踐,中國的大健康產業已成為資本追逐的風口,讓多元細分領域充滿了機遇和挑戰。從2023年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趨勢看,大健康產業面向的年齡段更加廣泛,其所包含的訴求也就更加多元,因此大健康產業勢必將與健康、文化、康養保健相互融合發展。但是,目前支撐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商業模式還比較缺乏,大部分消費主體找不到合適的消費渠道或一站式解決問題的消費場景。企業如何去打通場景聚攏客戶,通過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政府又如何采取措施,激勵和引導企業逐浪大潮,找到利潤增長點?面對這些問題,誰能迅速找到答案,誰就能夠在大健康產業布局中搶得先手,占得先機。
陜西擁有醫藥、醫療、生態、旅游等多方面的優勢資源,發展大健康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基礎。近幾年,全省各地積極落實《健康陜西2030規劃綱要》,立足當地優勢資源,競相布局,多方發力,著力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力圖在這一極具發展前景的產業中搶得一份蛋糕。一些地方、企業“春江水暖鴨先知”,較早掌握主動權,并獲得一定利益和成效。但是,與國內發達地區相比,陜西目前還存在健康服務供給總體不足與需求不斷增長之間的矛盾,健康領域內部發展的整體性、均衡性以及健康與經濟社會環境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都有待增強,發展大健康產業任重道遠。
2023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指出,陜西要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在鞏固傳統優勢產業領先地位的同時,勇于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培育競爭新優勢。顯然,大健康產業正是培育競爭新優勢的新領域和新賽道。全省各地及相關企業應因勢而謀、乘勢而上,通過政策引導、科技創新、跨界融合,促進資源有效整合,實現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要求;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則是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對擁有眾多大健康優勢資源的陜西來說,發展大健康產業,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