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剛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高質量推進新疆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且系統性工程,是一場持久戰、戰略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任務艱巨而復雜,持續優化整合鄉村人力資源和發展環境是重要驅動之一。結合喀什鄉村發展實際來看,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當務之急,作用不容小覷。本文結合喀什地區農情,秉持問題導向,探析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內在聯系,并提出喀什地區培育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路徑舉措。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之一。這一重大部署意味著我國“三農”工作重心已經實現了歷史性轉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入了新階段,新時代“三農”工作站在了新的更高的歷史起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十屆七次全會指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高質量推進新疆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且系統性工程。相比于脫貧攻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服務于鄉村全域發展,以全體農民為服務對象,實現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的全面振興,是一場持久戰、戰略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貫穿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強國的始終,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1]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任務艱巨而復雜,持續優化整合鄉村人力資源和發展環境是重要驅動之一。鄉村要發展,全面精準是核心。全面精準要貫徹實施,高質量載體是抓手。結合喀什鄉村發展實際來看,傳統小農經濟比重偏高,農民個體散弱特征尤為明顯,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當務之急,作用不容小覷。
培育壯大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實現
喀什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依托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指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指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這就表明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以農民為主體,在自愿的基礎上,以合作制方式進行生產、經營、分配、管理的互助性合作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鄉村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培育壯大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抱團共贏謀發展,深化鄉村產業生產分工,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持續激發鄉村發展活力的重要載體。
(一)培育壯大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加快建設喀什新型農民隊伍的重要陣地
新型農民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新型農民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實現新型農民由量到質的轉變,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具有先天優勢。縱觀個人發展規律,從不文明走向文明,個人從自然人、單個體轉化為組織人、社會人是重要標志。在農村,依托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首先要實現個體農民的組織化轉型。其次,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內部成員加大管理培訓、分工協作、崗位設置等常態化運管,在日常工作開展中不斷提升個體綜合素質。再次,依托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維護和發展成員利益,穩步增加成員收入,增強合作社成員對合作社的黏合度。農民專業合作社來自鄉村、服務農民,對加快建設喀什新型農民隊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二)培育壯大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不斷解放和發展喀什農業生產力的強大驅動
世界農業強國發展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先進農業生產力除了科技、人才、資金、現代機械等基本要素外,高水平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增強國家的農產品競爭力、農業生產力方面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例如:美國柑桔協會長達100多年歷史,它們統一商標、統一售價,為美國果農提供產品推選、形象策劃、現代倉儲等全方位服務,實力十分雄厚。這對喀什鄉村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具有較強的指導和借鑒意義。相比個體,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資金規模、技術應用、產品銷售、設備購置、渠道開拓以及抗市場風險等方面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未來,喀什地區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產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產業化、智能化,實現農業現代化,各類高層次、專業化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重要力量基點和重要抓手。
(三)培育壯大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打造喀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集聚磅礴力量
生態興則鄉村美。生態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內在要求。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上百個。鼓勵和支持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鄉村建設行動,對打造喀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民意收集、決策建議甚至資金支持等方面集中表達社員訴求,積極協助基層黨組織開展鄉村各項工作,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工作的難度和總量,對高質量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建設美麗鄉村益處良多。
喀什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現狀及困境
近年來,喀什地區積極推進“三農”領域新型經營主體建設,依托惠農政策扶持,突出典型示范,加大培訓管理,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總量穩步提升。喀什地區有7家農民合作社入選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等7部門公布的2022年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名單,依次是疏附縣布麗布麗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澤普縣金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澤普縣新鼎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莎車縣精靈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葉城縣薩依瓦克鄉核桃王農民專業合作社、巴楚縣阿禮屯庫孜農業專業合作社、巴楚縣愛力格達瓦農業專業合作社。截至目前,喀什地區共有各類農民合作社7916家,入社成員8.12萬人,其中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20個、自治區級147個、地區級111個。[2]培育壯大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建設農業強區、助力鄉村振興、帶領農民增收致富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綜合來看,相比于喀什地區340萬以上的農村人口,2461個村,現有農民合作社的規模和質量很難滿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需要,與此同時,喀什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量少質不優的特點仍然較為突出。
(一)農民對合作社意愿不強、認識不全面
調研發現,認為有必要成立合作社的農民數量不足被調研農民總數的15%,對合作社缺乏了解的占到被調研農民總數的75%以上,認為合作社作用不明顯的農戶占比達60%以上。部分村尚未有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致使村民對合作社的積極作用缺乏了解。長期小農經濟下的農民思想相對封閉,習慣性生產生活方式導致與外部聯接不緊密,缺乏抱團謀發展的意識。部分村致富能手、技術能人、種養殖大戶等更多樂于獨自發展,帶動村民共同致富的欲望不強烈,缺乏牽頭成立合作社的主動性;部分缺乏技能又有加入合作社訴求的農民苦于無社可入,長期處于發展不足階段。諸多原因導致喀什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總量不足。
(二)部分鄉村基層黨組織和主管部門認識不到位,缺乏引導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有效推進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部分基層黨組織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工作理念,對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熱情不高,對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支持不夠,持有順其自然的心態,缺乏相關領導、管理、幫扶激勵機制的建立健全。個別鄉鎮領導對此認識不到位,缺乏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積極性。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資金扶持、業務培訓少,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氛圍還未形成。
(三)現有合作社普遍規模較小,服務層次不高,合作領域狹窄
目前,喀什地區大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服務僅限于一般性的農產品收購、技術指導、產品回收倒賣、低水平信息服務等,服務以種養殖為主,質量不高,合作社社員平均10人左右。部分合作社名存實亡,長期停留在無產可生、無務可服的尷尬境地,“僵尸”合作社比重較高。現有過半農民專業合作社產品及服務缺乏競爭力,科技含量低、淺加工的產品服務比重較大。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更多以服務本社社員為主,對當地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輻射服務乏力。
(四)部分合作社內部機制不健全,管理不規范
首先,喀什地區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多沒有內部規章制度或者有而不守,更多以口頭約定為主,當成員利益受損時,往往賠償補償較為困難。其次,內部人控制問題突出。社員民主控制決策的機制尚未形成,從資金來源看,普通社員由于投入資金少,在合作社中往往處于從屬地位,話語權有限,自身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再次,利益聯結機制脆弱,合作社與社員利益黏合性不強。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多以單次利潤完全分配為主,無二次分配,無利潤分紅返還。例如,某村農機合作社,農忙收割機收取費用采用社員平分的方式,無留存發展資金,社員對合作社普遍缺乏認同感和依賴度。除此之外,雙重利益目標追求的兩難選擇也一定程度上阻礙著合作社的壯大。與企業不同,農民專業合作社既要對外追求合作社整體利潤的最大化,也要對內追求社員個體利益的最大化。雙重目標追求嚴重制約著合作社的盈利水平,使其難以在短期內迅速實現發展資金積累。
鄉村振興視角下培育壯大喀什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路徑舉措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民是主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等不來、也送不來,要靠廣大農民奮斗。農民個體之上的抱團聯合發展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驅動,著力培育壯大喀什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一項戰略舉措。
(一)穩步提升廣大農民創立參與專業合作社的主動性、積極性
首先,要加大專業合作社宣傳力度。針對農民對創立參與合作社意愿不強、認識不全面的問題,鄉鎮主抓產業發展的主要領導以及村基層黨組織要利用好周一“三結合”等村民聚集的場合,著重向村民普及成立或加入專業合作社的諸多利好,全面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相關內容,引導廣大農民增強對合作社的關注度、認同感,對有意愿的農戶要予以支持幫扶,及時了解解決其創立或加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提振村民創立參與合作社的信心。其次,加大典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引領作用。以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功實踐,讓農民切實感受到合作社在增加農民收入、助推產業發展以及提高社員綜合素質等方面的獨特優勢,逐步增強廣大農民的組織化意識和抱團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二)各級黨委政府要多措并舉賦能農民專業合作社高質量發展
在鄉村經濟社會發展中,要依托現有惠農支農政策,在資金投入、對外合作等領域,優先支持考慮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層黨委政府在規范制定鄉村產業發展政策、農畜產品價格、農資產品價格和發展規劃時,要組織開展聽政會,認真聽取并尊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意見和建議。要賦予農民專業合作社必要的村級職能。建議將部分協調、服務和行業管理等職能下放或劃撥給農民專業合作社,例如:村某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相關農民專業合作社要挑大梁,基層黨組織更好發揮服務作用。村產業政策主要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協助落實,農業主管部門和科研部門的新品種、新技術等也要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協助推廣。要常態化引導農民合作社規范性發展。針對各類型農民合作社發展的實際情況,基層黨組織可邀請相關負責領導以及合作社研究專家實地解決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例如:產權結構、運轉機制、年底分紅等社員高度關注的問題,為農民合作社更好發展保駕護航。
在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過程中,尤其是在其建設剛剛起步階段,基層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給予必要的扶持。在資金信貸方面,基層黨委政府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融資拓寬渠道,暢通金融機構特別是政策性銀行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道,切實解決合作社資金不足等現實困難,確保其正常運轉。在物資保障方面,利用發展項目、社員自籌、民間入股等形式,吸引匯入更多物質推動合作社高起點發展。在技術支持方面,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訓技術骨干,通過科技推廣和應用,優化合作社產品和服務質量,逐步提升合作社知名度和品牌效應。在信息服務方面,充分利用基層發展信息中心和農業信息網等媒介平臺,積極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各方面發展信息,例如:市場信息、產品質量、農產品加工與銷售等。在領導機制方面,要把合作社發展作為對基層黨委政府考核目標之一,全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
(三)以現代經營理念做大做強農民專業合作社
一要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及服務規模。根據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需要,基層黨組織要有意識引導動員有意愿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加強合作社負責人專業培訓,使其更好發揮帶頭引領作用。細化內部分工,提升生產效率,規模化生產服務更好推進,真正實現“1+1大于2”的溢出效應,持續增強內部協調性、系統性、有機性。二要品牌化引領合作社發展壯大。高水平市場經濟對市場主體及產品品質要求極高。農民專業合作社要提早謀劃、主動作為,在打造優勢品牌方面狠下功夫。喀什地區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應更好突顯區域、民族、產品特色,提升合作社知名度,打造更多優秀品牌合作社。三要積極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大聯合,形成合作社聯盟。黨委政府應立足各區域、各行業發展實際,引導支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合作社大聯合,快速增強其發展的資金規模、人才合力以及產品服務質量,更好服務當地產業發展以及農民增收。積極發揮合作社聯盟在渠道拓寬、擴大宣傳、科技研發應用以及對外合作等方面的優勢。推動內部分工更加細化、生產效率加速提高、產品或服務競爭力顯著提升。
(四)建立健全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益聯結機制
社員利益問題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頭等大事,也是持續增強社員對合作社信任度、依賴度的關鍵。一要建立良性產權架構。在合作社建立之初,根據入股金額明晰政府、合作社、社員、龍頭企業以及其他參與主體股份份額,杜絕產權混淆現象。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原則,合作社股份占比應過半,避免合作社本位喪失。制定合作社內部章程,規范開展各項業務。不斷增強社員黏合性,持續壯大合作社發展實力。二要完善合作社利益分配機制。要以產權為基礎,采取按交易額返利和按股權分紅相結合的辦法,大膽創新利益分配機制。三要建立健全利益風險保障機制。針對農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合作社必須建立風險補償制度,當因不可抗力或突發性因素造成的社員重大損失,最大限度保障社員收益。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服務農業、農民、農村的重要載體,是聯結農戶和市場的重要推手,是鄉村種養殖技術推廣和經驗交流的組織者,是賦能鄉村產業發展的排頭兵,是提高農民綜合素質的鄉村學校。培育壯大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得力助手。因此,喀什各縣鄉村要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有效開展鄉村各項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高位推進、系統謀劃,促進喀什地區各類農村專業合作社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載《求是》,2022(7)。
[2]喀什地區農業農村局:《喀什地區7家農民合作社被認定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http://www.kashi.gov.cn/ksdqxzgs/c106693/202305/c8882fe3fd32449082b7067878a010a3.shtml?share_token=874f79e4-621f-4572-8dea-99441e03d9ed。
作者簡介
劉明剛 中共喀什地委黨校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