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李德志
靜脈血栓栓塞癥是繼缺血性心臟病和腦卒中之后位列第三的心腦血管疾病。雖然靜脈血栓位列心腦血管“殺手”第三位,但是人們對它知之甚少。
靜脈血栓是指血液在靜脈血管內不正常的凝固,通俗地說就是血管里有“血塊”。在正常狀態下,體內的血栓會自然分解,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患上一些基礎病、久坐不運動以及生活壓力等原因,人體分解血栓的速度會變慢。血栓一旦無法順利分解,就會積存在血管壁上,很可能隨著血液流動而移動,然后像塞子一樣堵塞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
靜脈血栓常見于下肢血管,包括淺靜脈和深靜脈,且左下肢靜脈血栓更多見,嚴重時可引起肺栓塞、腦血栓等并發癥。血液高凝、血液流速緩慢、血管內膜損傷是造成血管內血栓形成的三大元兇。嚴重外傷、急性感染、妊娠、惡性腫瘤、心臟病患者等人群也是靜脈血栓青睞的對象。其中,全髖關節或全膝關節置換術,是靜脈血栓發生的極高危因素。患者術后應接受抗凝治療來預防血栓的形成,否則60%的患者會在術后十天左右發生深靜脈血栓。此外,攝入過多脂肪、久坐、缺乏運動等因素,也是形成靜脈血栓的原因。調查發現,每靜坐一個小時,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會增加10%,坐90多分鐘會使膝關節血液循環降低50%。
冬天是靜脈血栓的高發季節。雖然靜脈血栓的后果很嚴重,但是該病是可以預防的,專家給出了幾點建議。
1.下腹部、盆腔和下肢手術后減少臥床時間,盡早下地活動。
2.醫療彈力襪,能夠明顯改善下肢靜脈血流淤積的狀況,促進靜脈血回流,可有效預防下肢靜脈血栓,降低肺栓塞致死的可能性,更可緩解或減輕久坐引起的下肢腫脹。
3.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因為高脂肪飲食是引起血栓病的重要因素。
4.戒煙。有研究顯示,每天吸煙在20支以上、時間持續長達20年以上者,其血栓病發病率較同齡不吸煙者高出數倍。
5.長久處于某一體位或活動量少的人群,應適當加強運動,如做工間操、散步、肢體運動等,以增加血液循環,防止血栓尤其是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6.肥胖、老年人群,以及癌癥或心臟病患者,如進行手術,術前、術后應預防性給予抗凝藥物,防止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