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亦峰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這是我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關鍵時期舉行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在我國金融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11月底,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發展念茲在茲,再次親臨上海考察,對新征程上上海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對上海發展作出新的戰略擘畫,為做好上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上海保險業充分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生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在支持臨港新片區發展、支持科創中心建設、服務長三角一體化、服務進博會等方面做出特色,有力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我們更深切認識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是引領各項事業發展的總遵循、總綱領,是抓工作、干事業、謀發展的制勝法寶,必須堅定不移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不斷開創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局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等一系列重要論述,飽含人民領袖深厚真摯的為民情懷。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上海保險業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金融“為民、利民、惠民、安民”,深耕民生服務的金融創新,圍繞普惠金融、新市民金融、養老金融等領域,不斷增加服務層次,豐富保障范圍,拓寬民生領域金融服務的邊界,加速破解各類民生難題,給人民帶來更強的幸福感、便利感和安全感,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金融生活的向往。
“滬惠保”是上海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面向超1900 萬上海基本醫保參保人,不限年齡、不限職業、不限健康狀況,無需體檢,高齡老人、高危職業、既往癥人群均可投保,已成為全國普惠保險的“閃亮名片”。同時,“滬惠保”新市民版還面向“快遞小哥”等職業群體,解決部分新市民關于普惠性健康保障、便捷性就醫用藥及標準化工傷康復等痛點難點問題,切實化解“費用普惠、保障充足、服務便利”之間的矛盾。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太平洋保險踐行國資國企社會責任,不斷精進專業能力,厚植“責任、智慧、溫度”的太保服務理念,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方面,通過商業養老保險科學籌劃養老資金,通過長護險為老年人提供長期護理服務,同時,主承保“滬惠保”以解決老年人有險難買的難題;另一方面,打造“產品+社區+服務”新模式,探索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養老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滬上各保險機構在監管部門的指引下,積極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完善消保服務頂層設計,加大消保工作宣講力度,竭誠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公平、優質、高效和安全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深入推進消保“一把手”工程,推進全流程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建設,不斷深化多元糾紛化解機制。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產業布局優化調整的大背景下,金融支持服務實體經濟對于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上海保險業圍繞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充分發揮浦東引領區、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先行先試作用,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航運保險、科技保險、再保險服務體系,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建設。
上海保險業聚焦上海市“2+3+6+4+5”現代產業體系布局,助力上海企業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提高,固鏈強鏈,深耕科創及金融服務,不斷深化與三大先導產業、六大高端產業集群中的“專精特新”企業、智能制造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合作,重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國家重點戰略新興產業中的科創企業金融服務,著力提升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水平,全力支持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
上海保險業大力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出口及海外投資,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外貿新業態出口,積極推進出口產品責任險、出口貨運險、出口信用險業務,支持服務及數字貿易出口,加大出運前訂單保障力度,為訂單提供信保保障;積極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出口支持保障;圍繞“雙碳”目標精準支持產業轉型升級,聚焦光伏、儲能、風能及新能源汽車等細分領域,協助企業快速打開并占領海外市場,形成貨物貿易出口新動能。
C919大飛機試飛、中國集成電路共保體成立、全球最大單體自動化智能碼頭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建設國產大型豪華郵輪H1509船舶建造、中國最大液化天然氣(LNG)加注船建造等標志性承保項目的成功,是上海保險業秉承服務國家戰略,聚焦保險主責主業,圍繞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等關鍵環節,深化產品服務創新,不斷完善協同機制,充分依托科技賦能,助力產業優化升級,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集中體現。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上海保險業要始終把合規經營擺在首位,強化合規創造價值、合規促進發展,爭當完善公司治理、合規經營的排頭兵。按照中央“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從講政治高度,切實扛起風險防控主體責任,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突出風險防控重點領域,強化風險監測預警和識別分析,完善應對處置機制,做到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在支持金融創新發展的同時,上海保險業要認真履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職責,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穩定。
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承擔著協調行業自律的重要職能。2023年8月31日,上海市保險業公會牽頭組織的上海地區人身險業務高質量發展會議暨銀保業務自律公約簽約儀式順利進行,11月1日正式印發了《上海保險中介行業自律公約》,通過行業自律的方式,加強對相關業務的監督和管理,防控化解行業成本走高的經營風險,為行業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前述自律公約不僅是上海市人身保險行業自律工作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全國保險行業自律制度建設的積極探索。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五個領域既相對獨立、各有側重,又緊密聯系、相互關聯;既是推動經濟提質升級的新動能,也是未來金融政策、金融服務和金融創新的落腳點,為金融支撐服務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圍繞這“五篇大文章”,上海保險業要研究透徹、下足功夫,以實業心態做金融、堅守主業發展定力。
科技金融方面,上海保險業要全力創新科技保險產品,積極為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等領域提供風險保障,用好保險資金優勢,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努力為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綠色金融方面,要創新開發碳交易損失保險、碳配額質押貸款保證保險、清潔能源發電收入補償保險、海洋碳匯指數保險等產品,積極融入“雙碳”綠色發展大局,推動重點領域保險產品服務創新,持續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不斷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養老金融方面,要深入參與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大力拓展個人養老金、商業養老保險等養老第三支柱業務,創新開展“保險+養老”服務;普惠金融方面,要不斷優化升級“滬惠保”“滬家保”等一系列惠民產品,為“一老一少”、新市民、農村居民等人群提供適配化保險保障;數字金融方面,要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完善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推進智慧金融的應用探索,創新數字化轉型的保險產品和服務,強化數據保障與信息保護,推進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助力管理水平提升。
回望走過的路,上海發生的每一個變化、取得的每一項成績,歸根到底都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導、親自關心的結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上海保險業站在更新、更高的起點上,要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會議各項決策部署,強化使命擔當,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奮力在上海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新征程上,譜寫更加壯麗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