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和重要保障。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積極培養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調查研究能力,完善調查研究制度,營造調查研究氛圍,創新調查研究方法。作為高校輔導員,在做好增強自身調研研究本領時,做好科研育人,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的調研能力也至關重要。基于此,本案例介紹的是大學生課外學術創新活動之一的浙江省大學生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競賽對拔尖創新人才質量提升的情況。該項競賽對于大學生的調查、分析、實踐能力要求較高,是提高大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載體。
浙江省大學生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競賽的前身是2006年由統計與數學學院主辦,統計調研學會承辦的“浙江工商大學調查方案設計競賽”,賽事在經過兩年的發展之后,在2008年,由浙江省統計研究與信息發布中心、浙江省省屬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共青團浙江工商大學委員會、浙江工商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聯合發起并舉辦首屆浙江省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競賽。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大學生調研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和處理實際問題能力,加強各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合作,2012年,由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統計局聯合發文舉辦“浙江省大學生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競賽”,正式列入A類競賽。
時至今日,該項競賽已舉辦11屆。浙江工商大學統計學院通過組織本科生參與統調大賽,一方面,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學以致用,培養了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調研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通過組織、管理、運營積累了大量的辦賽經驗,助力了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和質量提升,取得了卓越成效。
(一)黨政重視,齊頭共進
學院黨政領導對于本科生參與學生科技競賽,其是與本專業息息相關的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競賽高度重視并給予大力支持,包括競賽費用、培訓指導、空間提供等方面提供了堅實保障。學院黨委書記作為該項競賽的主要負責人,副書記、副院長、系主任、學辦主任、教務主任作為成員,全方位為競賽團隊進行專項指導和運營維護,從隊伍選拔、系統維護、競賽報名、競賽評審、對外聯絡等方面,確保高效運行。
(二)校際交流,多方協同
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競賽賽參賽學生涉及多個學科專業,是以經管類為核心多學科交叉的省類A級科技競賽,因此團隊成員需要具備多學科背景。以2022年參賽學生專業分布情況為例,所有參賽學生的專業達到125個,經管類專業占到45.57%。
該項競賽也特別重視通過校際交流,不斷開闊視野,拓寬思路,以學促思,以學促改。近年來團隊成員及指導老師多次去浙江財經大學、杭州師范大學、嘉興學院等兄弟高校交流經驗和項目展示。各個高校積極申報大賽承辦權,主動對接,精心組織,極大提升了大賽的影響力。
(三)成果轉化,反哺社會
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競賽是以調研、分析、撰寫報告為主要核心要素的科技競賽,其特點對“挑戰杯”競賽項目的孵化和成果轉化,是非常有益的。僅以2023年浙江省挑戰杯省賽決賽獲獎為例,統計學院推薦的3個項目全部獲得金獎,且全部通過前期的統調競賽孵化而來,充分展示了統計學子的學術科技素養和水平。通過大數據分析,在近年的學院學生保研、考公中,100%的學生都有參與浙江省大學生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競賽的經歷。同時,該項競賽由省統計局“民生民意調查中心”全程指導,競賽中的許多作品貼近社會熱點和普通民眾的需求,許多優秀作品在參加競賽后被浙江省統計局“民生民意調查中心”收錄用于其工作開展,并幫助了其他部門分析工作對策,一定程度上反哺了社會。
科研育人是“十大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在科研領域中探索,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還可以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起到思想政治引領的作用,是高校發揮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徑之一。統計與數學學院以“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競賽”為抓手,依托學科專業優勢,提升拔尖創新人才質量,促進科研育人。
統計與數學學院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摸索,形成了大一培養興趣、大二集中參與、大三重點實戰、大四反哺社會的統計調查競賽模式,形成了“人人都參與,人人有項目”的良好局面。充分利用A類學科優勢,設置個性化學術導師,加大對拔尖人才的培養力度,豐富學生能力提升與個性化發展的學業輔導內容,完善培養課程科目,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提高學院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質量,力爭為學校本科生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探索一條可借鑒可實施的道路。
作者簡介:武山山,男,山東寧津人,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學、思想政治教育。2016年7月參加工作,現為浙江工商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學辦主任,除輔導員本職工作外,長期以來主要負責浙江省大學生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競賽的組織運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