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建琳
小兒哮喘是兒科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臨床表現是喘息、咳嗽、氣促或者胸悶,尤其是在夜間或者凌晨癥狀較為嚴重。對于小兒哮喘,除了積極治療外,做好日常護理也非常重要。
小兒哮喘的發病因素
(1)環境因素:動物的皮毛、螨蟲、霉菌、被動吸煙、灰塵、花粉等過敏原都可能是小兒哮喘的誘發因素。
(2)飲食因素:牛奶、蛋類、豆類、辣椒、八角等食物也可能引發小兒哮喘。
(3)遺傳因素:研究證明,小兒哮喘具有遺傳傾向。即有哮喘家族史的家庭,子輩出現哮喘的概率較大。
(4)天氣因素:小兒哮喘患者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尤其當氣溫、濕度、氣壓等發生明顯改變時,發病率會大大增加。因此,季節交替是小兒哮喘發病的高發期。
(5)心理因素:情緒劇烈波動易誘發哮喘。
哮喘的危害
(1)出現并發癥:在小兒哮喘急性發作期,可能出現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神志障礙等多種并發癥,對患兒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2)影響正常飲食:部分患兒在哮喘發作時,出現食欲下降,導致日常營養攝入不足,影響身體發育。(3)損害肺功能:小兒哮喘會影響兒童的肺功能,成年后出現肺部疾病的概率會增加。
小兒哮喘的護理
(1)飲食調理:哮喘患兒不宜食用過甜、過膩、過咸或可能誘發過敏的食物;忌進食過飽;注意清淡飲食,適當增加飲水量;調整飲食結構,多食用菌類,如香菇中含有香菇多糖,可提高人體抵抗力,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減少哮喘發作頻次。(2)積極鍛煉:可以促進機體血液循環,改善肺部功能,增強抵抗能力,降低哮喘發病的概率。尤其是要有意識進行一些耐寒鍛煉,可預防因氣溫降低所致的哮喘。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鍛煉方法,注意循序漸進。(3)加強心理疏導:哮喘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過程較長,以至于患兒容易產生較多的負面情緒,甚至影響治療效果。家長需密切關注患兒的情緒變化,當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時,可使用轉移注意力或獎勵等方式,提高患兒的治療配合度。部分患兒在治療過程中難免出現恐懼心理,此時家長要多鼓勵,幫助患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4)消除發病因素:要想降低小兒哮喘的發病率,防止與各種過敏原接觸非常重要。家長要定期做好室內通風,避免孩子接觸花粉、動物、皮毛、塵螨等過敏原,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5)掌握正確的用藥方法:家長要密切關注患兒的情況,和醫生保持有效溝通,遵守醫生定制的治療方案。哮喘的最佳給藥途徑是吸入式治療,家長需正確掌握噴霧劑的使用方法,以保證治療效果。(6)掌握發病先兆:大多數患兒在發病前有一定的先兆臨床癥狀,如打噴嚏、鼻癢、流涕、流眼淚等,一旦患兒出現上述癥狀,家長需按照醫囑進行治療。如果治療效果有限,則要及時就醫。
結束語
小兒哮喘重在預防,家長應做好日常的護理,同時要用心觀察,知曉哮喘的發病先兆。一旦發現哮喘急性發作,采取正確的措施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