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 丁文彬
摘要:目的 探討復雜性上尿路應用結石微創綜合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復雜性上尿路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5例。對照組實施微創經皮腎穿刺輸尿管手術,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中醫綜合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指標、血清炎癥介質水平、并發癥發生情況、生活質量和治療滿意度。結果 研究組術后清石率、術后14 d清石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出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hs-CRP、TNF-α、IL-6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生理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和精神健康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微創經皮腎穿刺輸尿管手術治療復雜性上尿路結石患者的療效確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后清石率,縮短出院時間,抑制炎癥反應,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且患者治療滿意度高。
關鍵詞:復雜性上尿路結石;微創綜合治療;臨床效果
上尿路結石通常指的是腎結石或者輸尿管結石,屬于常見疾病。患者發生結石的原因較多,如遺傳、環境或飲食等。若結石屬于鹿角形結石或其他類型,則可以納入復雜性上尿路結石范疇,患者會出現疼痛、血尿癥狀,需盡快予以治療[1]。
微創經皮腎穿刺輸尿管鏡碎石術具有創傷小、恢復速度快等優點,但結石清除率低,且伴有一定的并發癥發生風險。近幾年的臨床研究發現,在微創治療基礎上配合中藥湯劑治療能夠有效提高結石清除率,保障療效[2]。本研究旨在探討復雜性上尿路結石應用微創綜合治療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復雜性上尿路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45~58歲,平均(48.24±9.69)歲;結石直徑2.1~2.9 cm,平均(2.56±0.36) cm。研究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45~57歲,平均(48.35±9.42)歲;結石直徑2.2~2.8 cm,平均(2.61±0.38) c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微創經皮腎輸尿管手術:明確結石具體位置后,按照患者身體情況進行手術。借助腎鏡置入輸尿管導管,并引入導絲,利用筋膜擴張器擴張手術區域,構建經皮腎鏡取石以及碎石手術通道。利用氣道彈道取石的形式,將碎石取出,并留置腎造瘺管。術后需要給予患者抗感染治療,并在術后第2天進行結石復查,查看是否存在殘留結石,拔出造瘺管,在術后第4周拔出雙J管。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中醫綜合治療:首先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方法同上。術后第1天,給予中藥湯劑服用,湯方:雞內金和金錢草各30 g,海金沙20 g,丹參、赤芍、王不留行各10 g,滑石、陳皮各15 g,甘草6 g,水煎取汁,熬制400 mL湯汁,2劑/d,持續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治療指標:包括術后清石率、術后14 d清石率和出院時間。(2)比較兩組血清炎癥介質水平:包括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3)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4)比較兩組生活質量:從患者生理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和精神健康等方面展開評估,分值為0~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5)比較兩組治療滿意度:包括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總滿意=滿意+基本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1 兩組治療指標比較
研究組術后清石率、術后14 d清石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出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hs-CRP、TNF-α、IL-6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2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3.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生理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和精神健康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兩組治療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滿意率為97.7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4.44%(P<0.05)。見表5。
3討論
復雜性上尿路結石為臨床常見疾病,中老年人為高發群體,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患者會出現血尿、腹部不適等癥狀,也有可能出現腎功能不全、感染等,嚴重的還可能危及生命。復雜性上尿路結石通常包括鹿角形、馬蹄形或多發性腎結石等,其發生可能與代謝異常、尿液酸堿異常、草酸異常等有關[3]。
臨床對復雜性上尿路結石進行治療時主要以減輕疼痛、控制感染、清除結石、保護腎臟功能和防止復發為目的。既往臨床主要采用開放手術取石等方法治療復雜性上尿路結石,其所造成的創傷較大,患者恢復速度緩慢,且并發癥發生率較高,也較容易引起醫患糾紛。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以及臨床對結石風險因素的關注,此類疾病的治療逐漸朝著微創和綜合治療的方向發展[4]。
當前,復雜性上尿路結石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微創治療。相較于開腹取石手術,微創手術具有安全、效率高、創傷小等優勢,是一種高效的上尿路結石處理方式,逐漸應用于該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微創手術可以明確患者結石位置,便于采取相關操作,以發揮出較強的取石作用。采用微創方法,既可以降低對患者的傷害,又可以確保準確度和排石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從而保障療效[5]。此外,微創治療可借助醫療器械預防患者出現大出血,改善機體炎性反應。然而,微創術仍是有創手術,雖然對患者造成的損傷較小,但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身體正常機能,術后也容易出現并發癥,且此方法結石清除率不高,不利于預后。
為了保證臨床療效,可以通過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方式以發揮協同作用,最大限度發揮各自優勢,以保證治療療效。該方法是在對復雜性上尿路結石患者進行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中醫治療模式的輔助作用,提高微創手術治療效果,有效緩解患者疼痛、血尿等癥狀。在中醫的治療過程中,要結合辨證和論治,采用不同的方式調節患者體質,促進預后。同時,可通過針刺、煎煮中藥等方式使結石逐漸縮小,并逐漸排出、溶解。針刺治療可通過刺激穴位、經脈傳導影響患者機體血液流動,有效調控臟腑功能活動,改善疼痛,促進疾病治療。此外,中藥療法還可以增強患者身體素質,提高抵抗力,減少術后并發癥。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清石率、術后14 d清石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出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hs-CRP、TNF-α、IL-6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生理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和精神健康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微創經皮腎穿刺輸尿管手術治療復雜性上尿路結石的療效確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后清石率,縮短出院時間,抑制炎癥反應,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且患者治療滿意度高。
參考文獻
[1]陳昌珍,吳妍婷,王宇,等.一次性電子輸尿管軟鏡和可重復使用纖維輸尿管軟鏡治療老年上尿路結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較[J].老年醫學與保健,2023,29(2):377-380,389.
[2]張萬生,鄭明超,于航,等.智能超聲引導兩步法建立標準通道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附42例病例報告)[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23,44(2):87-90.
[3]覃志華.逆行輸尿管軟鏡手術與微通道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2.0~3.0 cm上尿路結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觀察[J].大醫生,2023,8(3):42-44.
[4]袁國銘.自制可吸引軟鏡鞘應用于輸尿管軟鏡治療上尿路結石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22,35(12):1887-1889.
[5]張強,譚旻喆,趙安華,等.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2 cm上尿路結石的效果及對VAS評分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7(35):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