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要:目的 分析硫酸特布他林霧化吸入結合頭孢地尼顆粒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支氣管炎治療小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和分析組,每組41例。參照組采用硫酸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分析組采用硫酸特布他林+頭孢地尼顆粒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癥狀轉歸時間、炎癥介質、肺功能、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分析組咳嗽消失時間、發熱消失時間、喘憋消失時間及呼吸困難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P<0.05);用藥后,分析組PCT、hs-CRP水平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治療后,分析組PEF、MEF及FEV1水平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分析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χ2=1.405,P=0.235>0.05)。結論 在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治療中應用頭孢地尼顆粒+硫酸特布他林,可顯著改善患兒肺功能,降低炎癥介質水平,縮短臨床癥狀轉歸時間,且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硫酸特布他林;頭孢地尼顆粒;霧化;效果
小兒急性支氣管炎是臨床兒科中的多發常見病。誘發該病的因素主要為機體受到病毒、細菌或支原體感染,最終導致小兒出現支氣管炎癥狀。發病時,主要表現為嘔吐、腹脹、咳嗽和發熱等癥狀[1]。若未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疾病將會愈發嚴重,最終發展為支氣管肺炎等疾病,嚴重影響患兒支氣管的結構、功能,甚至導致患兒出現肺氣腫、肺不張等嚴重并發癥,威脅小兒的生命安全。當前,臨床上可用于該病的治療手段諸多,但單一用藥可能導致治療成效不佳。故臨床上多給予聯合用藥治療[2~3]。本研究選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支氣管炎治療小兒為研究對象,探討硫酸特布他林霧化吸入聯合頭孢地尼顆粒的治療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支氣管炎治療小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和分析組,每組41例。參照組:男20例,女21例;年齡1~12歲,平均(5.41±2.28)歲;發病時間1~5 d,平均(2.31±1.01) d。分析組:男19例,女22例;年齡1~12歲,平均(5.39±2.47)歲;發病時間1~5 d,平均(2.46±1.03) 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滿足急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年齡≤12歲;發病時間<5 d;家長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文件。
排除標準:伴發機體重要器官(心、肝、腎)等生理學指標異常;不耐受本研究用藥;非解剖性肝伴發肺結核、哮喘、支原體肺炎;未能全程參與研究。
1.2 方法
兩組小兒入院后均接受常規對癥治療,如解痙治療、平喘治療糾正酸堿失衡及電解質補充等治療等。
參照組采用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治療:取2 mL藥物與0.9%氯化鈉注射液2 mL相互混合后,霧化給藥。單次治療時間控制在15 min,2次/d,持續治療7 d。
分析組采用硫酸特布他林+頭孢地尼顆粒治療:頭孢地尼顆粒按照7.0 mg/kg的劑量給藥,2次/d,持續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癥狀轉歸時間:包括咳嗽、發熱、喘憋及呼吸困難消失時間。
(2)比較兩組炎癥介質:抽取兩組患兒肘部靜脈血,測定PCT、hs-CRP指標水平。
(3)比較兩組肺功能:借助肺功能檢測儀測定小兒PEF、MEF及FEV1的變化。
(4)比較兩組臨床療效:FEV1較治療前提升25%為顯效;提升10%~24%為有效;FEV1提升<10%為無效。總有效=顯效+有效。
(5)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1 兩組臨床癥狀轉歸時間比較
分析組咳嗽消失時間、發熱消失時間、喘憋消失時間及呼吸困難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炎性因子比較
用藥后,分析組PCT、hs-CRP水平均顯著低于參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肺功能比較
治療后,分析組PEF、MEF及FEV1水平均顯著高于參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3。
2.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分析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7.56%,顯著高于參照組的85.37%(P<0.05)。見表4。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后,參照組出現腹瀉1例、嘔吐1例及皮疹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32%(3/41);分析組出現腹瀉2例、嘔吐1例及皮疹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20%(5/41)。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χ2=1.405,P=0.235>0.05)。
3討論
研究表明,小兒急性支氣管炎主要是由支氣管受到肺炎支原體等各類病毒感染,使得患兒的呼吸功能受到影響而致病。發病早期,患兒的臨床癥狀與普通感冒相似,出現咳嗽、咳痰及發熱等表現[4~5]。隨著疾病的進展,患兒進而出現發熱、肺部出現啰音所導致的呼吸困難等問題。臨床上多采用綜合治療手段對患兒進行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分析組咳嗽消失時間、發熱消失時間、喘憋消失時間及呼吸困難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P<0.05);治療后,分析組PEF、MEF及FEV1水平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由此可見,通過頭孢地尼顆粒口服、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治療的聯合應用,能夠顯著縮短患兒臨床癥狀轉歸時間,改善患兒肺功能,加快其康復速度。二者聯合應用不僅可以發揮極為有效的治療效果,還可使得藥物迅速地被胃腸道吸收,使其廣泛分布在患兒各組織中[6~7]。兩者共同產生協同增效效果,利于保持小兒氣道通暢,最終有效地改善了小兒的肺功能水平。
從炎癥介質變化的角度看,用藥后,分析組PCT、hs-CRP水平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說明頭孢地尼顆粒、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治療的聯合應用兒可顯著降低患兒機體的炎癥介質水平。頭孢地尼是一種廣譜抗菌藥物,從藥物的形態結構上看,與頭孢甲肟相似,但是在分子結構上的第7位羥甲氧亞胺基被亞硝基-氨噻唑側鏈所取代[8]。這一側鏈的結構改變,極大地增強了頭孢地尼的抗菌效果。而聯合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治療,則能夠使得痰液軟化,從而加快患兒排痰速度。
表3數據顯示:分析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說明頭孢地尼顆粒口服、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治療的聯合應用的治療療效較好。頭孢地尼顆粒主要為顆粒狀,水果口味,易沖泡,易被兒童所接受。此外,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χ2=1.405,P=0.235>0.05)。說明聯合用藥不會增加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從藥代動力學的角度分析,頭孢地尼口服后能夠在機體中迅速吸收,藥物的平均達峰時間為3 h,終末半衰期則為1.5 h[9]。因此,頭孢地尼大部分會在體內代謝后以原形的形式從腎臟中清除。同時,頭孢地尼的生物利用度也處于較高水平,該藥物空腹給藥后經胃吸收效果良好,可達90%~95%。此外,頭孢地尼很少會被代謝,不會在患者體內發生蓄積,藥物應用安全性較佳[10~11]。
綜上所述,小兒急性支氣管炎治療應用頭孢地尼顆粒+硫酸特布他林,可顯著改善患兒肺功能,降低炎癥介質水平,縮短臨床癥狀轉歸時間,且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常艷紅,馬威.布地奈德聯合硫酸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7(3):96-98.
[2]鄭瑩瑩,王菲菲,陳麗.吸入用布地奈德聯用硫酸特布他林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母嬰世界,2020,5(22):178.
[3]孫淑蘭,馬賀賀,朱東華.吸入用布地奈德聯用硫酸特布他林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20,8(30):58-59.
[4]焦玉榮.布地奈德聯合硫酸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臨床效果[J].健康之友,2022,5(21):272-273.
[5]周皋理,張軍,徐春華.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霧化吸入聯合口服孟魯司特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20,32(36):49-50.
[6]楊云橋,劉穎格,吳昌歸,等.頭孢地尼治療輕中度呼吸道感染114例臨床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20,34(1):92-94.
[7]張明發,辛海濤.頭孢地尼的臨床應用評價[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9,4(5):269-273.
[8]張娜.兒科門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31):259.
[9]王麗,董雪,李林楷,等.某院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處方用藥合理性分析[J].抗感染藥學,2020,17(5):668-670.
[10]沈時鵬,馮浩.頭孢地尼的抗菌活性和藥動學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21,4(15):30-31.
[11]林芳,張前,廖貞球.硫酸特布他林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2,22(22):107-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