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禮發

作為一名教師,“教育情懷”至關重要,萬不可丟。教育情懷體現于“道德高尚”“教書育人”“敬業樂業”“教學有方”等諸多方面。倘若在工作中,能時時處處想到“兩個假如”,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并且將“兩個假如”帶入教育教學中,那么,他一定能成為一個好教師。
一次稀松平常的教研活動,一陣“兩個假如”的主題發言,一片為之奮斗的師者仁心……陳校長是一位有教育情懷的人,他講到的“兩個假如”,讓我眼前一亮。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有必要學會換位思考,有必要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有必要以父母的姿態對待學生。
陳校長所謂的“兩個假如”,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雖然,我平日里也經常關注新出現的教育金句或者理念,但這“兩個假如”卻是第一次聽說,并且深深地觸動了我。
陳校長講“兩個假如”,無非就是想告訴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學會換位思考,要有愛心和耐心,要注意工作方式等。這些本就是一名教師所必備的優秀品質,卻不知從何時開始被摒棄了。來自單位、家庭、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壓力,以及繁雜的教育教學及其他各種任務,已經讓部分人變得初心不再了,甚至把一些最基本的東西都丟掉了。這是一件可悲而又可怕的事兒,可悲于忘了來路,可怕于斷了去路。
假如我是孩子。我會怎么想,我會怎么做,我會做成什么樣子。
換位思考確實很重要。從孩子的視角出發,設身處地地考慮問題,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許多問題便能迎刃而解,許多困惑也將變得更易理解。
當你要布置繁重的作業時,當你抱怨這些孩子笨拙時,當你看到孩子們調皮搗蛋的模樣而準備大發雷霆時,當你看到某個孩子屢教不改而怒火中燒時……請停下來想一想,假如我是孩子,又會怎樣?
假如我是孩子,我能不能保證從早到晚每節課都認認真真地聽講,能不能做到入室即學、絕不貪玩,能不能做對每一道題,能不能每門課都考高分,能不能戒掉手機……如果能,那我當年為什么沒能成為學校的學霸,為什么沒有考上頂尖大學?如果不能,那我憑什么要求我的這些孩子們,樣樣都做到令人滿意?
也曾見過許多老師,動不動就滿腹牢騷、怨天尤人,動不動就情緒不穩、喜怒無常,動不動就當著全班學生的面破口大罵……我希望這些老師,學會欣賞孩子,學會放過自己。何必在責難孩子的同時又要自我為難?
要學會欣賞孩子,就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俗話說“孩子是自家的乖”。怎樣才能做到有愛心和耐心呢?記住一句話就可以了,這句話就是“假如是我的孩子”。當覺得自己的耐心不足時,默念這句話;當覺得自己的愛心不夠時,默念這句話;當覺得自己情緒不對時,默念這句話……
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樣教育孩子,我會怎樣要求孩子,我會怎樣處理這些問題,我會用什么樣的態度面對孩子,我會選擇什么樣的說話語氣……若能夠用對待自己孩子的方式,對待全班的孩子,那么,就可以成為一個有教育情懷的人。
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學會換位思考,多一些愛心和耐心,充分了解孩子們的小心思,掌握孩子們的內心需求,與孩子們進行平等的溝通與交流,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的關愛和尊重,讓孩子們信任和理解自己,讓孩子們更快地進步和成長。只有做有愛心和有耐心的老師,才能讓自己不忘教育初心,才能讓自己有教育情懷。
希望所有的老師們,都能夠時刻記著“兩個假如”,做有教育情懷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