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趙 霞 王秀屏 萬 露
歐盟委員會《數字十年政策計劃》于2023年1月9日正式生效。作為協調和實現歐盟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工具,該政策計劃提出了歐盟數字化轉型的具體目標和指標,以及在2030年前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點領域。2023年9月27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首份關于“數字十年”進展的報告《2023數字十年狀況》,該報告以在《數字十年政策計劃》中提出的2030年目標為基礎,全面審視了目前歐盟數字化轉型的進展。當前,歐盟正在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戰略,研究其政策、舉措及進展情況,可為我國加速新型工業化提供借鑒。
“數字十年”是歐盟委員會對2030 年數字經濟發展和歐洲企業轉型的前瞻性戰略愿景。早在2020 年,歐盟委員會就提出“數字十年”計劃,明確2030 年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和原則,旨在確保歐盟能夠按照其價值觀和戰略利益推進數字化轉型。2021年3月,歐盟委員會發布文件《2030 數字指南針:歐洲數字十年之路》,提出歐洲數字化轉型的2030 年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里程碑和方法。2021年9月,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表盟情咨文的同時,歐盟委員會提交了《通向數字十年之路》提案,確定了推動歐盟2030年數字化目標落地的具體機制安排。2023 年1月,旨在支持所有歐盟公民實現繁榮的數字未來的《數字十年政策計劃》正式生效。2023年9月,歐盟委員會發布第一份監測和評估報告。歐盟表示,為實現“數字十年”計劃中概述的目標,歐洲議會、成員國和歐盟委員會的行動將圍繞公民的數字技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安全和可持續的數字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數字化四個關鍵領域進行。該政策計劃對每個關鍵領域提出了以下具體的數字化目標。

一是提高公民的基本和高級數字技能。歐盟認為,隨著對技術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數字能力和技能已成為公民參與社會、利用數字公共服務以及在勞動力市場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數字十年”計劃提出,到2030 年,歐盟16歲到74歲的人群中至少80%具備基本的數字技能;歐盟至少擁有2000萬名信息通信技術專家,同時實現男女性別比例的均衡。
二是大力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歐盟致力于提高企業對新技術的采用,并提出量化目標:到2030 年,至少75%的歐盟企業在其運營中采用云計算服務、大數據或人工智能;90%以上的歐洲中小企業至少達到基本的數字化水平;前沿和顛覆性創新應受到特別關注,因此,在擴大創新規模、改善融資渠道的基礎上,到2030 年,歐盟獨角獸企業的數量將翻一番。
三是構建安全、高效、可持續的數字基礎設施。歐盟將進一步推進互聯互通、計算和數據基礎設施,到2030 年,所有家庭應實現千兆網絡連接,所有人口密集地區應實現5G網絡覆蓋。包括處理器在內的所有尖端、可持續半導體的產量應至少占世界總產量的20%;歐盟應部署至少1萬個氣候中立、高度安全的邊緣節點;在2025 年前,歐盟應配備第一臺量子計算機,到2030 年,歐盟將躋身量子領域前沿。
四是提供便利、高效、個性化和安全的數字化公共服務。到2030 年,確保向歐盟所有公民和企業提供100%的線上關鍵公共服務;確保100%的歐盟公民都能在線訪問其電子健康記錄,即在網上查閱自己的就診檔案;確保為100%的歐盟公民提供安全電子身份。
歐盟委員會表示,“數字十年”政策計劃的目標包括提供安全可靠的數字技術,為中小企業提供有競爭力的在線環境,提供安全的網絡實踐,使每個公民平等地獲得擁有數字技能的機會,以及發展可持續、能源和資源高效型創新。同樣,該政策計劃還確立了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合作機制,具體措施除每年發布《數字十年狀況報告》、評估數字化目標進展情況之外,還包括支持成員國之間的共同行動,啟動5G、量子計算機和互聯公共管理等領域多國項目等。
《數字十年狀況報告》是對歐盟“數字十年”政策計劃進展的第一次全面評估。歐盟委員會表示,持續的監測和評估有助于確定其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需要改進和調整的關鍵領域。從結果看,其政策計劃在取得成效的同時也暴露出一定的差距。
在數字技能方面恐難達到預期。在16至74歲的人群中,目前有約54%具備基本數字技能(完成了目標的68%);歐盟雇傭的ICT 專家人數為937萬(占目標的47%)。依照當前條件,到2030 年,估計只有59%的人口能掌握基本數字技能,ICT 專家的人數可能也不會超過1200萬。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與發達經濟體相比仍顯緩慢。目前,歐盟使用云計算的企業占比約為34%,采用大數據的企業占比約為14%,采用人工智能的企業占比約為8%;達到基本數字水平的中小企業占比約為69%。如果沒有進一步的投資和激勵,按照基線軌跡,到2030 年,預計使用云計算的企業僅占約66%,使用大數據的企業僅占34%,使用人工智能的企業僅占20%。獨角獸企業培育方面,過去十年,歐盟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已大幅增加,照此趨勢,2030年目標將能實現。然而,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相比,歐盟的發展仍然存在差距,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23 年初,歐盟獨角獸企業數量為249家,而美國已有1444 家,中國已有330 家。

在數字基礎設施方面歐盟的差距較為明顯。從千兆連接看,目前,光纖網絡僅覆蓋56%的家庭;5G 覆蓋率為81%,農村地區則降至51%;55%的農村家庭仍沒有任何先進的網絡服務;9%的農村家庭沒有任何固定網絡覆蓋;5G獨立網絡的部署相對滯后,5G質量與最終用戶的期望和行業需求仍存在差距。歐盟預計,至少需要2000 億歐元的額外投資才能實現2030 年目標。從半導體看,目前,歐盟生產的先進半導體全球占比約為10%,盡管在研發和制造裝備上擁有核心優勢,但還必須解決芯片設計和封裝方面的問題。歐盟已發布的《芯片法案》將發揮歐洲優勢并解決弱點,同時還應制定措施來防備、預測和應對未來的供應鏈中斷。從邊緣節點看,歐盟發展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2022 年,歐洲邊緣節點的商業部署僅有3個。要使邊緣節點數量在2030 年達到1萬個,則需要建立一個整體生態系統,從技能、基礎設施、安全、創新以及公私合作方面共同發力。從量子計算看,2022年,歐洲高性能計算聯盟宣布選擇6 個成員國托管和運營第一批歐洲高性能量子計算機。自2021年以來,至少有8個成員國啟動了國家量子計劃。然而,在私營部門投資方面,歐洲與世界其他一些主要地區(如美國)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全球約25%的量子行業參與者位于歐洲,但資金只占不到全球的5%。

在公共服務數字化方面的進展則比較樂觀。目前,提供給公民的數字公共服務已有77%能在線訪問,提供給企業的有84%可在線訪問;有72%的公民可獲得其電子健康記錄;有78%的公民可獲得安全電子身份。許多成員國已做好充分準備,能夠實現公共服務和健康記錄的全面數字化,并為公民部署電子身份證。不過,歐盟還需要大量投資來提高公共服務的跨境可用性。歐洲數字身份錢包正在全面部署中,預計將于2030 年完成。
此外,《數字十年狀況報告》還評估了為支持《歐洲綠色工業協定》而進行的數字化轉型的進展。目前,歐盟已采取的行動包括:《適應數字時代的歐洲戰略》設定了到2030 年實現歐盟數據中心氣候中和的目標;《歐洲能源系統數字化行動》將ICT 部門確定為對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投資的驅動力。評估報告表示,“數字十年”確定的目標將確保數字基礎設施和技術變得更加可持續、更有彈性、更具能源和資源效率,以期對環境和社會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從歐盟宏大的“數字十年”政策計劃看,雖然仍處于計劃推進階段,但歐盟在戰略規劃、監測評估、扶持手段等方面的做法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一是打造有利于數字化創新的生態系統。歐盟通過“數字十年”四大戰略目標聚集優勢數字創新資源,注重形成平臺網絡效應,通過服務中小企業、政府部門,推動全歐盟數字化均衡發展,其做法最大化地促進了先進數字技術的推廣。

建議我國在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密切政企之間的聯系,連接創新鏈、價值鏈上的各類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實驗室等,發揮人才、技術、平臺等數字創新資源的力量,形成創新生態系統和網絡,加強創新的集聚效應。
二是完善數字化轉型的績效監測和評估機制。歐盟委員會確定了一套衡量“數字十年”進展的量化評估指標,同時宣稱,將通過每年推出“數字十年現狀報告”,對相關戰略目標的進展進行更新、評估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議。
建議我國借鑒其做法,加強企業數字化成熟度和行業數字化總體水平的評估,通過業務轉型范圍、數字基礎設施以及人工智能等關鍵核心技術的應用程度、創新能力、數字化轉型所處階段等評估轉型進展。
三是把握數字化、綠色化融合轉型機遇。數字化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發展循環經濟和實現碳中和目標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字化是歐盟實現“綠色新政”的基礎,歐盟致力于數字化和綠色化“雙轉型”,非常重視兩者的協同發展,不僅在生產端鼓勵通過數字化應用優化生產工藝,節能增效,同時政府也在統籌協同推進綠色轉型,創新數字化應用場景。
當前,我國數字化技術和綠色技術的結合更多側重在企業生產端,建議在終端消費和政府治理領域借鑒歐盟經驗,進一步拓展數字化和綠色化應用場景。
四是加強中歐數字和綠色領域合作與交流。中國和歐盟作為世界兩大主要經濟體和數字領域的重要力量,在這一領域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和較強的互補性,加強數字領域溝通交流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在應用場景、算法、數據等領域具有一定的優勢,可與歐盟在基礎創新和監管規則等方面的優勢互為補充。綠色轉型方面,中歐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領域也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存在互補空間。中國擁有全球近1/3 的可再生能源專利;歐洲在智能電網、氫能、碳捕集與封存以及建立安全、可循環和可持續的電池價值鏈等低碳技術研究方面領跑,但在創新規模化和商業化方面相對較弱。歐盟強調戰略自主,但并不希望切斷與中國的貿易及科技合作。
中歐在實現數字化轉型和綠色轉型方面有著巨大合作潛力與共同利益,雙方已建立了數字領域高層對話機制和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機制。建議未來中歐雙方挖掘優勢,取長補短,在數字技術和綠色技術等領域加強合作,深化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領域合作和標準規則對接,開展多邊治理合作,共同促進全球數字化轉型和綠色發展。
歐盟委員會將《數字十年政策計劃》打造成一個全面的框架,指導歐盟與數字化轉型有關的所有行動,同時規定了一個監測2030 年目標進展情況的機制。我國可借鑒其做法,大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在數字化轉型中的應用,科學評估數字化轉型的效果,同時,打造更具韌性的供應鏈,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更加協調充分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