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紹艷
“今年糧食收成怎么樣?畝產能達到多少斤?收購價格是多少?”……近日,萊州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走進田間地頭,深入種糧大戶生產基地,詳細了解糧食種植、銷售和農民增收情況。這是市人大常委會持續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生動縮影。
萊州素有“膠東糧倉”的美譽。如何做好優質高效農業發展文章,一直是萊州市委工作的重頭戲。市人大常委會圍繞中心同向發力,積極創新監督方式,完善監督鏈條,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貢獻人大力量。
結合萊州市委“1343”工作體系和《萊州市振興縣域經濟五年行動計劃(2022—2026 年)》對農業發展的部署要求,萊州市人大常委會找準工作立足點和切入點,將群眾關心關注的耕地保護、糧食安全等議題納入今年監督計劃。
今年3 月,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市農業農村局關于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步伐的報告,提出了合理規劃農業產業布局、加強農業產業鏈建設、培養農業人才等審議意見。此外,常委會充分發揮調查研究在監督工作中的先導作用,通過實地察看、座談研討、專家咨詢等多種形式,先后圍繞糧食安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耕地保護等方面進行“解剖麻雀”式調研。
在人大持續監督下,市政府先后制定出臺了《萊州市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措施》《萊州市耕地保護激勵資金監管辦法》等相關文件,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按下“快進鍵”。
“加大種苗產業扶持力度”“加快農產品深加工賦能鄉村振興”……今年1 月,在萊州市第十九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代表們緊緊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大局,立足萊州實際,積極建言獻策。
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把辦理代表建議與“點單式”監督結合起來,組織代表全過程參與建議辦理工作。代表對承辦部門辦理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進行“點單”發問。根據代表“點單”內容,市人大常委會納入年度監督清單,通過辦理、反饋、再辦理、再反饋、再落實,切實形成破題的強大合力。
同時,閉會期間,市人大常委會用好用活代表聯絡站和基層立法聯系點兩個平臺,深入開展2023 年度各級人大代表“深化雙聯制度、促進代表群眾滿意”主題活動,采取“接待+活動”“站內+站外”“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組織代表深入基層走訪調研,收集農業現代化發展方面意見建議30 余條,涉及土地整理、農機保障、農田水利建設等方面。常委會相關委室按照程序要求,及時做好“派單”工作,確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對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提出的以示范帶動推進產業鏈發展的意見,我們高度重視,圍繞肉雞、糧油、大姜、海珍品、果蔬等方面的產業優勢,當前著力打造肉類料理品加工、禽類產品加工等6 個農產品龍頭產業帶動區……”在8 月底的市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和農業專家聽取了市政府對審議意見的辦理情況,切實做好監督“后半篇”文章。
意見建議落實是人大監督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推動改進“一府一委兩院”工作的關鍵環節。市人大常委會堅決做到審議意見不落實不過關、突出問題不解決不罷手,實施清單管理機制,對當年聽取的專項工作報告、提出的審議意見、視察調研發現的短板弱項等進行掛賬督辦、逐一銷號,形成“意見提出—交辦督辦—落實反饋”的閉環監督模式,確保監督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